首先表扬一下楼主。楼主意识到看这方面书籍需要注意出版社、版本,就已经比那些随便拿本粗制滥造的地摊翻译本就开始装逼的人要高了太多。
其次,在说版本之前,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先捋一捋“四书五经”这个概念。虽然“四书五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称谓,但四书具体是哪四书,五经是哪五经,彼此有啥关系,还是有很多人并不清楚的。
说四书之前先说五经。因为第一,五经这个概念比四书这个概念产生的早多了(五经的概念是西汉提出来的,而四书的概念则是到了南宋才有的)。第二,四书当中的两书,本来就出自五经中的某一经。
五经,原称《诗》《书》《礼》《易》《春秋》,也称《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需要注意的是《礼》和《仪礼》的关系。在先秦时期的《礼》是否就是《仪礼》,目前还无法确定。到了汉代,高堂生最先出来讲授《礼》,所以人民也就把他讲授的这个版本称为《礼》或者《礼经》,后来又被称为《仪礼》。在高堂生之后,戴德和戴胜伯侄俩又分别编撰了《大戴礼记》《小戴礼记》两部文献。到了唐朝孔颖达编“五经正义”的时候,就把其中的《礼仪》给换成了《小戴礼记》。然后从这里起,逐渐逐渐,《小戴礼记》就取代了《仪礼》在“五经”中《礼》的位置。
到了南宋,朱熹把《小戴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文章拧出来,搞成“经、传”的形式,再加上《论语》《孟子》,于是就有了“四书”。
通过上面的梳理来砍,四书当中,《论语》《孟子》是两部书现在带版四书五经,而《大学》《中庸》则是《小戴礼记》中的两篇文章,我们要了解这二书,就只需要找一个靠谱的《小戴礼记》(今天一般称《礼记》)译注版本即可。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春秋》,《春秋》是一部特别特别简略特别特别惜字如金的史书,全书好像就只有一万六千多字。非常难以理解。到了汉代,讲解《春秋》的大概有公羊派、谷梁派、夹氏派、邹氏派以及左氏派等几派,不同派别的看法各有侧重。这几派中,夹氏、邹氏后来失传,公羊派和谷梁派有《公羊传》《谷梁传》传世,但由于都主要是侧重分析挖掘《春秋》的所谓“微言大义”,远不如侧重记载详细史事的《左传》流传范围广。今天了解《春秋》一般是借助《春秋左氏传》,专门研究春秋学的,才涉及《公羊传》《谷梁传》。
下面推荐版本:
《论语》: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孟子》: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诗经》:雒三桂、李山《诗经新注》,齐鲁书社。如果有余力,还可以看看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比较经典的作品。
《尚书》:江灏、钱宗武《今古文尚书全译》现在带版四书五经,贵州人民出版社。其实我更有意推荐的是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煌煌四册,不仅翻译解释,而且还对内容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阐述。只是阅读难度可能要大一些。
《小戴礼记》:吕友仁、吕永梅《礼记全译·孝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周易》: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这里我强烈推荐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清华大学出版社,是去除神秘回归文献本身研究的典范之作。只是目前好像没有简体横排本而只有繁体竖排版。阅读难度可能要大一些。
《春秋》:李梦生《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这里我强烈推荐的是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是《春秋左氏传》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研究《左传》绕不过去的著作之一。只是阅读难度要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