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道德观
天道以“日月星三辰”为基本要素,其运行规律归结为阴阳,地道以“五行”为基本要素,其是植物、动物的变化规律,归结为刚柔,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物质与环境的基本认识。有了阴阳和刚柔这样的高度抽象概括的认识之后,君子就可以通过《易》的阴爻和阳爻来表示天地之道的基本要素,再根据阴爻和阳爻的不同组合可以标志天地与万物的不同形态和运动方式的组合。于是,天地之道就与《易》合为一体,就像当年伏羲把观天法地的认识归结为八卦一样,《易》把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认识归结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卦爻符号体系。显然,《易》始终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而发展,就像文字和数学符号一样,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智慧浓缩形成的又一种符号系统,《易》的卦爻符号体系。
所谓“立人之道”即人道。人道是人对自然的正确认识。圣人的明是“自诚明”,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的实践活动。君子、聖人們作為農耕者,他們最關注的物是農作物,體察农作物與人、地、天的關係,了解明白农作物的性、命、道、理,是古代君子、聖人們格物的主要功夫所在。於是人、天、地、萬物也就都有了明顯的農業文明的烙印,而理就在其中。由物候、天象、农事活动的周期性变化而引发的圜道观念,是农耕文化特有的思维特征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易经、道德经、论语等古代经典的智慧,就是源于此。人道最重要的方面表现为治国理政中由于明而德的仁政与功德。
德者得也。《管子》曰:“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间之理者,谓其所以舍也”。
老子说“何以得德”?曰:“由乎道也”。若没有这个“道”,则所谓“德”是根本谈不上的,因为所谓“道者”,乃是“物之所由也”,而所谓“德者”,则不过只是“物之所得也”,而且是“由之乃得”周易天地人三才之道是什么,也就是说,若不由“之”,不由这个“道”、不“中”这个“中道”的话,则物就无生无成,人无也就无所得了,“德者”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无从谈起。中即道也”,“道无不中”;而所谓“德者”,则相应地也只能是“和”。正像若没有“中”便没有“和”一样周易天地人三才之道是什么,若脱离于“道”,则也就不会有圣人这个“德者”了,显然道与德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也许正惟如此,《老子》才被称之为“道德经”,而且即使帛本《老子》因编排上“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而与《韩非子•解老》篇的顺序若合符节并被惯称为“德道经”,但为其所根本凸显的亦无疑乃是这其中的一个“道”而非“德”字,而且此二者间并不平列,亦不可等量齐观。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事事和物性行道有得,淳德全道,才能成为至人。
帛书《要》篇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有仁□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向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稀也。祝巫卜筮其后乎。”所谓“明数而达乎德”,是说能够把握天数的人参赞天地化育万物有得有功的人才能达到德的境界。不明天数,而只限于通神卜筮者为巫觋;虽明天数和卜筮,无得无功者谈不上有德只能为祝史。孔子虽然与巫觋、祝史一样学《易》,但巫觋重其卜筮,祝史重其卜筮和天数,孔子则重其德,故孔子云“同途而殊归者也”。在孔子看来,君子明理行道之得进而德是寓于“易道”之中,可与天道相通,既无须经常祭祀去祈求神灵赐福,也不必经常卜筮去窥测天意。从这一段记载可见,孔子对《易》的研究是基于天地之德义,把天地之德义归结为人道,就是人对天地万物的认识程度,这个德是人参赞天地生物成物有得之德,而绝不是思想品德之德。
把“德”纳入到《周易》体系中去,完成了“德”的思想与卜筮体系的整合。但这一行为容易被后人误解为孔子重视卜筮,从《要》篇的对话来看,孔子的弟子子贡当时就有这样的认识,以致孔子对卜筮和德的关系做了详细说明。
乾坤两卦的天地之道、损益两卦的损益之道,孔子总结出“德合天地”的重要思想,把人道合于天地之道中,最终形成系统的三才之道的思想体系。《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系辞上》第七章又曰“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帛书《二三子问》亦云:“德与天道始,必顺五行”。《孔子家语"五仪解》有孔子曰:“所谓圣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孔子家语"好生》又曰:“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静虚,化若四时而变物。”从帛书《易传》,到《文言》、《系辞》,再到《孔子家语》,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的“德合天地”思想的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以“德”为中心的天道观,进入《易》的演绎模式,形成“易道”。由此可见,三才之道思想的形成归结为《周易》,而其思想基础则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之上。历史上孔子可能是对《周易》认识最深刻人,孔子对周易的贡献,在于把《易经》观天地万物变化、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深化为三才之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