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自己写过的旧文,转过来
元代设立蒙古翰林院,专掌蒙古文字诏敕文书,并且兼领蒙古国子监。
翰林院不论蒙古翰林院与否,都不是皇帝发布政令的主要机构,皇帝发布政令主要由身边的怯薛负责,所以翰林院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
至于元代学校,
中央分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注意三者的主要区别是授课内容不同,蒙古人、回回人和汉人都可以在三者中的其一就学。
国子学是专门学习汉文化的学校,各个民族都可以入学。学生中蒙古人所占比例最高,元史选举制记载:百人之内蒙古人四书五经,蒙古半之,色目、汉人半之。学习内容为先学《孝经》、《小学》和四书,之后为五经的内容。
蒙古国子学,蒙古人占到一半,其余为色目人与汉人,注意,并不是只有蒙古人才能入学,又要注意,汉人,不包括南人,主要教授翻译成蒙古文的《通鉴节要》,学生精通者,授予官职。
回回国子学,是专门学习亦思替非文字,也就是波斯文字的学校,属于现在的专门外国语学校,招收也不限制民族。
那么地方上呢,设立了路学、府学、州学、县学以及社学,都是汉语的儒家系统的学校,另外有一些专门学校,比如阴阳学、医学,这些学校的教员全部是汉人(也有谙熟汉文化的蒙古、回回人),当然采用汉语教学,值得说明一下,社学是元代的一种教学创新,主要设立在农村地区,在农闲空暇时间教授农家子弟初等教育,对发展农村文化教育有很有益的影响。
另外有蒙古字学,这个目的在于培养、传播、普及蒙古语言文化,我需要说明一下,当时的蒙古字学,教授的是八思巴蒙古文。学生待遇很好,这是蒙古人普及蒙古文化的一种措施,借鉴与金朝的女真府学和女真国子学。
总体来说,蒙古人并没有强制推行蒙古文教育,因为没有这个必要。为什么呢?因为蒙古人的朝廷,蒙古人和色目人加在一起,成为了统治主体,汉人是自己主动要求进入中枢的,说白了,没人求着你,你愿意学蒙古文,你自己去学,实在不行找翻译,也都可以,因为多你不多,少你不少。而汉人士人对于学习汉族以外的语言是抵触的。
我在这里想说一点,就是,一般认为满洲人对于中国的统治比蒙古人成功,其实不然。蒙古人对于汉人的统治比满洲人甚至之前的所有侵入型蛮族都更有效,只是他的统治时间很短罢了。
举个栗子,清朝二百多年,除了汉军八旗和包衣之外蒙古人四书五经,几乎没有汉人起满洲名字者,而汉人的服饰是被满洲人强迫改变的,汉人的生活习俗没有发生趋向于满洲人的变化。
而元代,汉人自觉地开始取蒙古名字,比如刘哈拉巴图鲁,张帖木儿等等,蒙古的服饰,婚姻制度,丧葬制度,都被汉人逐步的主动接受,以至于明朝初年要下严令才能禁止。
为什么会这样成功?因为首先,蒙古人没有像满洲人那样把本民族和汉民族在生活空间上严格分开,蒙古习俗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汉民族,又由于他是统治主体民族的习俗文化,其影响巨大。
但这还不是主要的,女真人的金国也同样如此,为什么反而被汉人同化连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失去了呢?
主要原因在于,汉民族同化外来民族的手段有两个,人口和汉文化。而经过蒙古灭金灭宋,人口大量减少,而文化呢?蒙古人聪明的地方在于,我自己的人数不太够,我叫别人来,只要是不是在中国本土生活的人,一律来,各色名目,都归到色目人,第二等,我们大家一起统治本土的民族,我自己的文化不强,我吸取其他的外来文化来抗衡你所谓强大的本土文化,蒙古人是成功的,但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汉民族是有韧性的民族,不就到来的汉民族大起义,打破了蒙古人的优势统治,但蒙古人应该感谢他们的祖先,因为他们没有被汉化,保留了自己的文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