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无妄,虚妄,迷妄,也不可取

相传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浑沌,盘古开天辟地,将浑沌一分为二,天为阳,地为阴,由此有了阴阳的概念。后来古人根据生产、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的事实,逐步把太阳、男性、力量、光亮、热等带有向上的、运动积极、肯定的、善意的、热情的属性归为阳,把月亮、女性、软弱、黑暗、冷等带有下沉的、静止的、消极的、否定的、恶意的、冷淡的属性归为阴,并由此总结出一套阴阳相互作用的学说以解析说明世上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把它应用到自然界、人类及生老病死就有了后来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八卦学说和古老的中医理论。

对待传统文化,常见的有几种态度:无妄,虚妄,迷妄。这三种态度均不可取。迷妄者,也可能继续迷妄,也可能通过虚心学习而不再迷妄,这都无关大局。问题则常出在持无妄或虚妄态度者,往往会擦抢走火!

哲学讲究境界

人缺乏形而上思维,未能将思维细化。西方机械论假设促使西方科学的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更加有机的自然主义哲学。

周易两种解释:周代的易学;普遍适用的易

阳爻:刚健强象征积极向上,奇数13579表示中9表示

阴爻:柔阴,用6表示

周易两部分:经、传(战国人解经的文字)

一阴一阳之谓道。

反者道之动——老子。

思维方式:人类按照自己的特殊需要和功利目标,运用一定的思维工具去接受反映或者改造客体。

周文王周易的故事百科_周易和周文王的知识是什么_周文王注释易经

周易非逻辑,人通几之学。通几(知几其神乎。神:莫测的状态。几:动之微,事物运动的最微小的表现。在有无之间。微言大义。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如中医);西方人质测(通过实际测量、验算,运用实证方法研究自然物的属性。在西方形成传统的形式逻辑学。

周易是整体、有机、模糊、直观,更多体现一种经验的分析。多动态考察,普遍联系。战国时期名家(如白马非马等)是早期的形式逻辑。

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包罗天地人物的完整的系统。"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完整、和、循环、封闭、形象思维方式.整体性、有机性、直观性、模糊性。

文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人看问题与西方人有差距,文化基因不同,思考方式也不同。目前人的价值判断正在发生巨大的反变,以前大学生谈恋爱脸红抬不起头来,现在不谈恋爱似乎没有噱头。

人自身灵肉分离。需要对人类的行为进行反思,300年的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改革,而重要的改革是人思维方式。文化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不同,根源在周易,周易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已有上万年了。

学习周易实在不是短期所能,北京回来后,我专门买了四书五经和有关周易的学习书籍,利用平时闲暇时间细细品学,对我来说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真觉得很有意思。以下是我根据有关资料整理的学习作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 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周文王周易的故事百科_周文王注释易经_周易和周文王的知识是什么

《周易》

《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

《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李教授说到,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谁是谁的先生?觉得好奇。于是便有如下资料:

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农历二月十五日;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释迦牟尼,幼名乔答摩·悉达多,约生于公元前565年,正是我国春秋时代。

释迦牟尼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劫比罗城。其母摩耶夫人在回娘家途中于蓝毗尼园(今尼泊尔南部)生下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从小就具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喜欢思考人生的真理。十九岁的时候,释迦牟尼抛弃了王位,离开了王宫,出家修行。当时的印度,有各种宗派的修练方法。这些修法,在释迦牟尼以前就已经存在。释迦牟尼先修 “无想定”三年,最后终于修成。但他认为那不是道,不是根本,就舍弃了。释迦牟尼又修“非想-非非想定”三年,最后达到了这个境界。但他发现那也不是道,所以又丢掉不要了。释迦牟尼两次“知非即舍”,当时再也找不到明师,只好自己到酷寒的雪山上去修苦行。他一天只吃一个干果,饿得不成人形。他这样苦修,是要找出一个真理来。但是六年之后,他认为苦行也不是道,就下山去了。

释迦牟尼来到恒河边。瘦弱的他饿得实在撑不住了,昏倒在河边。恰好有一个牧羊女经过,给他吃很好的乳酪,释迦牟尼得到了营养,恢复了体力。但他没有办法找到一个能够指导他的明师,便渡过恒河来到一棵菩提树下打坐,发誓非成“无上正等正觉”不可,否则便死在那里。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第四十九天凌晨,他抬头望天,看到了天上的明星。这一望,神通与功能瞬间炸开,他的思维在刹那间被打开,一下子想起了自己以前修炼的东西,知道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及种种开悟后应该知道的事情。由于开悟时释放出的能量冲击波,很大的一个地理范围在释迦牟尼开悟的那一瞬间震动起来。当时的人认为发生了轻微的地震、山崩和海啸,其实是释迦牟尼佛开悟所致。当然,佛的能量是慈悲的,不会伤害到人。释迦牟尼知道自己得道了,因为他已经具备了开悟后的智慧与能力。经过十二年艰苦卓绝的修行,释迦牟尼佛终于睹明星而悟道。之后,释迦牟尼佛便开始了四十九年的传法生涯。

周文王周易的故事百科_周易和周文王的知识是什么_周文王注释易经

释迦牟尼佛的法门的特点叫作“戒、定、慧”。戒就是戒去常人中的一切欲望和执著,定是指人入定修行,慧是指人开悟开慧。大藏经多少万卷,都不离这三个字。当然,它具体的表述铺展开来相当庞杂,但其实质就是这三个字。

二、关于易之基本内涵

易在春秋时期上升为哲学并形成其庞大的体系。哲学是意识文化形成过程中的最高形态,具有最高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易,从其字面构成为上日下月,蕴含天地变化之规律。易,古时也通蜥蜴,寓变化也。

我们讲易有“三易”:

一是不易:讲宇宙变化周期的大规律。万物变,天道规律不变,是为天道;

二是简易:人类知变、应变的**则;

故易不仅仅是预测学,更重要易是其哲学形态,故有:易贯儒,道、禅,道统天地人。易为道家三玄(易、老、庄)之首,也为儒家五经(易、诗、书、礼、春秋)之首。我们知道,自春秋后,文化的正统是道家和儒家,还有后来为易打败和融合的佛家周易和周文王的知识是什么,的禅。我们也从中看出易之基本内涵和其崇高无尚的地位。

国际《易经》不同于世界任何一种经典,因为它有一套符号系统,其即—阳爻“——”,—阴爻“— —”衍生而成。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六十卦,三百八十四爻。万物之生,负阴而抱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莫不有太极,莫不有两仪。易同时又有与符号系统对应的一套文字系统。即“易经”①卦爻彖(六十四卦,符号系统)

②卦爻辞(三百八十四爻周易和周文王的知识是什么,文字系统)13是为周文王所作“易传”

①“彖传” ②“象传” ③“文言传” ④“系辞传”⑤ “说卦传” ⑥“序卦传” ⑦“杂卦传”

其七篇,称为十翼,为孔子作,文字系统。

易之中心为象,即卦象,故有高人看“象”之说,是一个事物整和基本的表象,象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辞”,即卦辞和爻辞;一为“意”,代表其内涵和意义与想法。任何一卦(彖),均包含有三才,即天、地、人;任何一卦有六爻,上两爻喻天,中两爻喻人,下两爻喻地。我们可以从象,从爻辞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及规律,看出“不易”、“简易”、“变易”,从而指导我们的行为。如乾卦之卦象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分别为儒道两象之思想源头。

下一篇: 周易和周文王的知识是什么 走近羑,牌坊式大门傲然,壮观
上一篇: 易经入门基础知识《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