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一为动词,一为名词。一本书成书时必先要谈书写,那么要谈书籍的起源首先就要了解文字的起源(可见“汉字的起源”),要了解文学、科技、文化的发展,他们之间有着紧密的不可或缺的联系。
《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竹书纪年》指出:“黄帝轩辕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周易的起源和成书,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沈约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图书之说自古有之,而且是图、书分开使用的,伏羲根据这种“图”和“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给书籍定义为:除去封面至少有49页的非期刊性质的印刷出版物。籍此,书的形成离不开文字和文字载体这两大要素。我国古代对书的定义理解的两个角度:一是从记载的载体角度去定义,《说文解字》提到“著于竹帛谓之书”。二是从记载内容的角度定义,《史记·索隐礼书》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
书籍的历史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最早的文字记载于甲骨、青铜器和石头上;到了殷商时期,古人所用的材料,大部分就是竹片和木板了,竹子做的叫竹简,木头做的叫木简,又叫版犊,稍宽长方形木片叫“方”。据《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简的长度不一样,长的有三尺,短的只有五寸;人们写信的时候往往用一尺的简,所以后来把信叫做“尺牍”。在简上写字的时候,往往还准备一把刀,万一写错了就直接削掉重写,所以修改文章也叫“删削”。把简用绳子、丝线或者皮带编在一起,这样就叫做策(册),也就是我们最原始的书了。绳子或者皮带叫做“编”,孔子读“易”时,韦编三绝,指的就是串简的绳子断了好几次。
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来看,在商周时期,简册已经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当时载录档案文书与书籍的主要载体。到了战国时期,竹简的使用变得十分广泛。
竹简
《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在竹木简上写字要比在甲骨上刻字容易,而且也便于编连,这样就使古人有了编书的条件,书籍就由此走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古代典籍周易的起源和成书,如《尚书》、《诗经》、《春秋左氏传》、《国语》、《史记》以及西晋时期出土的《竹书纪年》、近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孙子兵法》等书,都是用竹木书写而成。
今天,我们提到某某人有学问时总会说他“学富五车”,也就是说,他读了五车的书。事实也是如此,在古代因为生产力发展的限制,书籍的制作传播不易,“学富五车”确实很厉害,算得上读了很多书。这个成语出自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庄子·天下》中的一句话“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说他出行的时候要用五辆车装他所带的书,被认为是博学之士,其实所谓的他的书就是一捆捆的竹木简,如果用纸来印的话,恐怕也没有几本。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当时的公文也是写在竹木简上,他每天要看的公文只怕不下100公斤吧。西汉时,东方朔给汉武帝提建议竟然用了三千根竹简写了一篇奏章,由两个人给抬进宫去。
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艰难的选择之后,确定的文化保存和传播媒体。它第一次把文字从社会最上层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以浩大的声势,向更宽广的社会大步前进。所以,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现,才得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同时也使孔子、老子等思想和文化能流传至今。
后来,人们还用缣帛来书写,称之为帛书。《墨子》有“书于帛,镂于金石”的记载。帛书是用特制的丝织品,叫“缯”或“缣”,故“帛书”又称“缣书”。
马王堆帛书
公元前 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桥纸。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加以改进制成蔡侯纸 (公元105)之后,纸张便成为书籍的主要材料, 纸的卷轴逐渐代替了竹木书、帛书(缣书)。
公元 7世纪初期,中国已经使用雕刻木版来印刷书籍。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轴。公元10世纪,中国出现册叶形式的书籍,并且逐步代替卷轴,成为目前世界各国书籍的共同形式。公元11世纪40年代,中国活字印刷术在世界上最早产生,并逐渐向世界各国传播。东到朝鲜、日本,南到东南亚各国,西经中东到欧洲各国,促进了书籍的生产和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公元14世纪,中国发明套版彩印。
从15~18世纪初,中国编纂、缮写和出版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性质和丛书性质的出版物── 《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
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
书籍的功能和作用 从书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它在逐步得到轻便、耐久,易于记载、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材料上, 通过不断完善的技术手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传递信息,具有宣告、阐述、贮存与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