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周代的易学之父《归藏三绝》

《周易》的成书过程_周易的起源内容目的及影响_周易的起源和成书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周易的起源和成书,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周易的起源和成书,以致《韦编三绝》,即穿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多次。孔子从《易经》中受益很大,被誉为“易学之父”。 关于《易经》,简单描述一下:

《易经》是中国第一经,它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还对我国的哲学、史学、文学、宗教、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严格说来《易经》和《易传》构成了《周易》;而《周易》、《连山》、《归藏》又构成了《三易》。《连山》是夏代的易学,《归藏》是殷代的易学,《周易》是周代的易学。可惜,《连山》、《归藏》已失传。

《易经》又称本经,简称《易》,成书于西周初至晚周,距今约三千年前。《易经》由卦辞及爻辞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而《易传》有十翼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杂卦十篇。《易传》成书于春秋至战国中期,是对易经的注释和发挥。史学界认为《周易》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合著,即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著爻辞,孔子撰《易传》。

易经的核心就是著名的“三易说”,即:简易、变易、不易。

简易: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再复杂再深奥,一旦人类的智慧达到,就可以把它们转换成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问题。

变易: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发展着,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如果离开这种变化,宇宙万物就难以形成。

不易:是指在宇宙间万物皆变的前提下,还有唯一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万象之物的东西不变;即是说万物皆变的规律是永远不变的。

所谓"不易",就是基本平衡;"变易"就是发展变化,就是不平衡;"简易"就是世界上所有最复杂的事物可以用最简单的符号来概括。发展变化、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易经是中国儒家千年总结的哲理和经验,它包罗万象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包括在内的一部百科全书。易经给人类带来三把金钥匙。

第一把金钥匙是“阴阳”,世上任何事情阴阳平衡就达到了和谐,和谐就能发展进步。第二把金钥匙是“五行”,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五行的身影,风水的命理学和位理学都从它而起。第三把金钥匙是“八卦”,由八卦延伸为“文王六十四卦”。他告诉我们宇宙的六十四个密码,大千世界都逃脱不了这个秘密。

下一篇: :书,一为动词,那么要谈首先就要谈书写
上一篇: 周易的核心思想在于阴阳和五行的哲学体系之一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