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周易》和传统文化的研究

*定价:298.00元

*配套资源(二维码/光盘/无):无

*开本:16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图书分类(参照天猫分类代码):0502

*关键词搜索建议(自拟2-3个):《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辞校释

易经卦象古籍详解_易经卦象古籍详解_易经卦象古籍详解

内容简介

易经卦象古籍详解_易经卦象古籍详解_易经卦象古籍详解

本书对《周易》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做了逐卦逐爻的校勘、注释,全书依今本《周易》卦序展开,每条卦爻辞之下有“异文”“易传”“释义”三部分,“异文”旨在辨析异文、校勘经文,是“释义”的基础。“释义”重在训释卦爻辞,以训诂为主。“易传”是“释义”的参考。是一部颇有特色的易学研究作品,以精细校勘为基础训释《周易》经文,既能充分吸收新材料、新观点,又能吸收传统易学中的一些优长,能补充已经出版的同类作品的不足,可以推动《周易》和传统文化的研究。

作者简介

王化平,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副所长,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古典文献学)后备人选,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2015—2016)。主要从事易学、简帛文献学等研究。出版《帛书易传研究》《万物有数:数字卦与先秦易筮研究》,发表论文50多篇。

编辑推荐

此书利用传世文献中的异文材料和近年新出文献,如楚竹书《周易》和清华简《筮法》《别卦》等,对卦爻辞做了全面校勘,旨在前贤时修的基础上,校成讹误最少的《周易》古经文本。作者在训释卦爻辞时既注意采撷古注,又能吸收二十世纪以来的新解新义;在重视语言学方法的同时,适度运用象数逻辑,对卦爻辞中一些疑难字词给出了新解。《周易》卦爻辞虽然艰涩难懂,但作者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从《诗经》《左传》等古籍中引用同期语料或古史故事,使人茅塞顿开。

自 序

这是我的第三本小书,前两本有劳师长赐序,我至今铭感在心。现在想换一个方式,不敢再惊扰师长,自己动手写一篇“序”。

我之所以研究《周易》,起初并非主动选择。2000年9月,硕士入学后与导师魏启鹏先生第一次见面是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荷花池边易经卦象古籍详解,魏师给了我一本《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其中有马王堆汉墓帛书《要》篇的释文,他要我先看看。爲了读懂这篇文献,我开始看《周易》。越看下去,越觉得有趣。

我一开始学习《周易》,就被卦爻辞搞得混混噩噩,爲了读懂,有时会去翻很多书。随着新材料的增多,“新解”风起,而与古注相比,很多“新解”其实未必靠谱。后来研究数字卦,接触到一些出土材料和民族志资料,我对象数从最初的质疑转向尽可能地理解。不过,我注释卦爻辞时,虽用一些象数方法,但力求克制,以免演绎过度。具体来说,基本不涉及汉以后的象数,所用者大体不出《彖》《象》二传和《左传》《国语》的范围,卦象主要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父母六子,爻方面主要是阴阳和爻位。不求变化多端,但求简洁平实。卦爻辞本爲卜筮之用,完全摒弃象数过于极端。卦爻辞创作时间较早,不在西周初年,就在西周中晚期,所用象数直接、简单的可能性更大,过于复杂多出于后人的演绎。

在象数之外,卦爻辞的训诂还必须遵循语言学的规律。我们现在看到的卦爻辞是系统性很强的文献,不管是流传过程中的不断编辑、改写造成,还是创作之初既已具备,这个系统性都是无法否认的。因此,释读卦爻辞中的字词,有必要兼顾它们在同一个卦内,乃至《周易》全书内的用例。内部用例之外,还有外部用例。我赞成《周易》卦爻辞与《诗经》中很多作品的创作时代比较接近,即应在西周中晚期。有鉴于此,我在注释卦爻辞时常会参考《诗经》中的词句。

每部文献都有其独特性,尤其像《周易》这样的文献。解释一部文献中的字词,不能不基于它的独特性。《周易》的最大独特性是它用诗性的语言承载了卜筮的功能。所以卦爻辞的解释最好能够帮助何以有吉凶休咎之不同,因此有时不能不兼顾象数。就训释卦爻辞来说,象数不仅是易学问题,也是语言学问题。任何语言都有其语境,象数就是卦爻辞的语境之一。

基于以上想法,我在解释卦名时会参考卦象,并将《序卦传》附在每卦之下。在解释卦爻辞时,尽可能贴近所在之卦的主旨,有时还考虑卦象、爻象。爲方便参考,将《彖传》和《象传》也抄下来,以供读者参考。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彖传》和《象传》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系统最完备的释《易》之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抄録下来也是有必要的。我既不主张经、传分观,也不主张完全循着传统的经传合观的思路去解释经文。我一方面用到一些出土文献及古文字学带来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又注意卦爻辞的特殊性和系统性。

比如释干卦卦名时,我赞成此卦有“健”义,并认爲“干”卦卦名可能源于阳爻之外形与旗杆之形的相似性,后者固然有一定的揣测成分,但个人认爲与卦爻辞的语言特征和卜筮性质都较契合。释坤卦中的“直方大”,推测可能与卜兆相关,主要依据也是卦爻辞的卜筮性质。认爲屯卦中的“即鹿无虞”之“鹿”不应读作“麓”,是据《诗经》中“鹿”的意象与朋友相聚有联系,而屯卦也有相聚之义。在辨析蒙卦卦辞所见“告”与“吉”这组异文时,虽然有石经等材料的佐证,但仍从卜筮背景和传世文献所见引《易》材料出发,认爲宜作“告”字理解。需卦的卦名在上博简中写作“乳”字,与“养育”和“饮食之道”相关,似乎证明《象传》《序卦传》的解释有其可信度。不过,西周初期铜器铭文中的“需”字字形可以较直观地表现需卦上下卦的卦象[1],故此相信卦名最初可能写作“需”,到战国时期纔出现作“乳”的写法。履卦上九爻辞历来有争议,基于履卦文例及《诗经·小雅·大东》中的“君子所履,小人所视”,我选择了与郑张尚芳先生相似的解释。泰卦六五爻中的“帝乙归妹以祉”解释起来同样有争议,我在书中选择了俞樾、于省吾等人基于通假和卦爻辞文例提出的两种意见。豫卦九四爻辞不仅异文多,而且歧解也多。本书在解释时根据帛书用字,并从九四爻多疑惧的角度出发,认爲“勿疑朋盍簪”当读作一句。解释咸卦时,我没有采信一些古文字学者的看法,坚持认爲“咸”宜读爲“感”,不宜依“钦”字作解。在清华简《筮法》公布之后,认爲咸卦与夫妇之道相关的传统观点看起来更有可信度,更何况卦辞中有“取女吉”,显然指向夫妇之道。同样基于象数,本书认爲临卦初九和九二中的“咸”字也当释作“感”。讼卦中,逢阳爻皆有讼,逢阴爻则不讼。四阳爻中,唯九五爻讼而大吉。同样与爻之阴阳属性及爻位相关的是蛊卦诸爻,此类现象都可证明阴阳和爻位是卦爻辞编撰者的部分参考依据。由于卦爻辞并非成于一人一时,故此许多象数条例未必会贯彻始终。师卦中的“在师中吉”,有学者读作“在师,中吉”,因卦爻辞中除此之外别无仅言“中吉”的用例,故不予采信。至于“舆脱辐,夫妻反目”“壮于大舆之辐”中的“辐”字,则依据古代车马形制、《汉书·扬雄传》中的文例和“舆脱辐”乃“夫妻”关系的比喻,认爲“辐”字不宜作“輹”字解。

总之,本书在解释卦爻辞时,试图在象数与语言学方法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在两者之间的取舍当然不能完全避免主观,但总比两者取一更趋合理。我在书中做出的一些选择或新的解释,不敢说完全正确,但总有一定依据,不是凭空臆想。

这本书的初稿是在2015年完成的,在此之前,我做了一个资料长编,收集了前人的许多注释意见。2016年对初稿做过较大修改,2017年和2018年断断续续修改,2019年又做了较多的修改,甚至推翻了之前的某些看法。我不敢肯定以后还会坚持书中的一些意见,不排除会有修改调整。修改书稿的过程中,有时会很气馁,因爲陆续发现起初自以爲首创的想法其实前人早已提出。现在科研撰书,常提到“独创”“创新”,我对自己的这本书,现在丝毫不敢说创新。自古至今,释《易》说《易》者难计其数,我能想到的,前人恐怕早已想到,关键看我是否注意到。因此,书名虽是“《周易》卦爻辞校释”,事实上我主要是在集释的基础上,选取某些个人认爲较可信的意见。撰写的目的不在资料性,故此篇幅不大。

虽不敢谈创新,但我自认爲每一个卦名,每一条卦爻辞的解释,都经历过再三斟酌。此书是个人学术生涯中的重要一步,人们说到自己的作品时,常说“敝帚自珍”,大概也是因爲如此。不过我天资鲁钝,常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书籍出版之后,必有许多可供学界同仁批评的地方,对此我衷心愿意洗耳恭听。

易经卦象古籍详解_易经卦象古籍详解_易经卦象古籍详解

后 记

从2012年起,我计划在异文辨析和古今注释的基础上,释读《周易》卦爻辞。201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时完成初稿,此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终于可以付梓。书稿之所以拖延了这么长的时间,是因爲在2016年至2020年间,我还同时参与了另外两项课题的研究。虽然对书稿仍有许多不满的地方,但我短期内不想再做修改。再过若干年,等想法更成熟时,也许会再修改。

2015年上半年在费城写作这本书时,基本天天把自己关在房子里“闭门造车”。幸好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中国文化方面的藏书还算不少,尤其是港台文献,正好弥补此前在国内编撰的资料长编的不足。完成初稿之后,又写了几篇相关的论文。回国后,随着书稿的修改,我慢慢发现这组论文还不够深入,所以这次没有一起出版。想给自己再多一点时间,思考得更深一点。

在初稿的写作过程中,幸遇阙光贤先生,他在美国生活多年,不仅英文好,人也周到热情,给我的生活提供了许多帮助。阙光贤先生是抗日名将阙汉骞将军的后人,也算是湖南人,所以我们有一些共同话题。到周末时他把我和其他租客组织在一起,或介绍我认识一些朋友,大家聚餐、逛街、聊天,鼓动我给大家占卜、解读《周易》。

在2016年时,我把初稿给杨效雷先生、何宗美先生看过,两位先生提了一些意见,对我很有帮助。2017年,将书稿中的部分文字综合成一篇札记在《周易研究》上发表。2018年,将书稿中讨论屯卦的文字扩充成一篇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得到孟蓬生先生的一些建议。同年,还将书稿中引用《诗经》的文字与卦爻辞进行比较,撰成一文易经卦象古籍详解,先在成都参加学术会议,第二年又在北京参加学术会议,得到一些学者的热心建议。

在书稿的校对过程中,高月、江玲、邱雯蓉、田雪梅、范育均等同学帮忙看过书稿,发现了很多错误。在书稿修改阶段,我还曾与西南大学易经研究会的同学研读《周易》,讲过书中的一些内容,邓玲等同学在讨论中提出过一些很好的意见。在编辑过程中,责编李浩强先生非常认真细致,多得他提醒,更正了书中的一些错误。尽管经历了多次修改,但书中肯定还有不少错误。古人云“《诗》无达诂,《易》无达占”,书中值得讨论的地方肯定会更多。

书稿即将出版,心情仍然忐忑不安,所以一直拖着不写这篇“后记”。寒假里看书,发现有相关内容,马上翻出自己的书稿,还是会找出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书写起来很快,修改起来却很慢,都快把自己逼成强迫症。不过,事情不可能没完没了,总得有个了断。撰写此书的初衷是想尽可能读懂《周易》,到书写完时,却完全不敢说自己读懂了这本古老的典籍。书中有太多谜团,也许以后会解开一些,也许一个也解不开。

[1]在本書初稿完成後,我看到李守力先生在解釋需卦卦名時,也引用了銅器銘文中的字形。不過,他由“需”聯想到“儒”,與我的思路有很大不同。參見李守力《周易詮釋》,蘭州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92頁。

下一篇: “三全本”即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上一篇: (李向东)《周易》中的六十四卦,你知道吗?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