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古代尊师礼仪,传承中华优良基因

引言

古代礼仪是如何形成的?其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各界人士都以不同的方式来展示尊师重教。我国古代尊师礼仪是展现尊师重教的最基本方式。

其作为民族发展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优良品德与尊师重教风尚盛行的见证者。

杂谈中华传统礼仪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

有着丰富的历史教育价值、知识教育价值与艺术教育价值。我国古代尊师礼仪与我国传统教育发展几乎同步,其见证了传统教育发展的历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独特的文献资料。

当下弘扬古代尊师礼仪对于我们更好的传承中华优良基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

一、古代礼仪的形成

古代尊师礼仪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髓,提升中华文化自信杂谈中华传统礼仪,塑造民族精神是每一个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

子曰:“人无礼,无以立”。中华民族有“礼仪之邦”之称,拥有着辉煌的文明成就和醇厚的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早已形成了丰富而又浓厚的礼仪文化。

在古代,统治者重视“以礼治国”的治国理念,“礼”作为一种制度,而“仪”便是礼的具体表现。

礼仪在不断丰富与强化过程中涵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古代有“五礼”之说,其中包含了祭祀礼仪、丧葬礼仪、冠婚礼仪、军旅之礼以及宾客之礼。

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礼仪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意识,上至国家统治、法律法度,下至吃饭穿衣、待人接物都在其规范与约束之下。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

因而,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是民族精神的积淀见证了民族历史的发展历程,其蕴含着丰富民族基因。

在当代无论是对于社会发展还是塑造国民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人类社会文明曙光绽放之初礼仪便相伴显现。礼仪的起源应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前的原始社会中、晚期。

首先在理论上,随着生产工具的出现,人类社会从原始群居、采集阶段逐步迈向生产性经济阶段,也就是从原始人群步入氏族公社时期。

为维系族群发展,需要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人伦秩序”应运而生,这便是原始“礼”的范畴。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类婚姻关系从原始乱婚状态进入群婚制,这也是伦理社会萌芽崭露头角的标志。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维系社会发展的“人伦秩序”不断丰富,“礼”的概念也随之不断深化。

其次在表现形式上,原始祭祀活动便是礼仪的萌芽,由于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在面对自然变化以及与自然作斗争时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因而早期人类对自然是敬畏又无能为力的,他们认为变幻莫测的自然界是受不同神灵所操纵的。为保证更稳定的收入与发展,早期人类将此寄托于祭祀。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

以庄严而神圣的形式来祈求神灵的庇佑。原始社会时期的祭祀仅以祭天、敬神为主,祭祀活动与形式随着文字的产生以及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原始时期是礼仪的萌芽时期,这时候的礼仪是简单而又纯粹的,并不具有阶级性。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氏族社会瓦解,人类社会逐步迈入私有制文明时代,此外阶级制度逐步建立,人类进入奴隶社会。

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将原始社会时期的礼仪发展成为符合巩固奴隶社会发展的礼制,礼被打上了阶级烙印。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

根据记载在夏商时期就已有相应的夏礼与商礼,夏礼可称为是中华礼仪的奠基,夏朝是比较典型的神权时代。

其将一些有利于巩固统治的旧有的习俗加以规范进一步完善,这些被统称为“礼”,在礼的内容与形式上还是以“神”为核心。

到殷商时期,“礼”是作为奉神行礼之器,主要作为祭祀而延续,但礼仪也逐步有了政治意义与社会意义。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

《论语》记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的回答恰说明殷商继承了夏礼,周朝继承了殷商之礼,在殷商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约公元前1050年的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涵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制度。

周礼作为夏商周礼仪制度的集大成者奠定了中华礼仪发展的基本方向,在继承以往礼仪制度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涵盖“凶、军、宾、嘉、吉”五礼的《周礼》。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

周礼作为维护西周时期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的礼制,其核心是维护当时的尊卑等级制度。

而后为维护政治伦理及社会道德,礼仪的内涵得到极大的丰富,同时也奠定了中华民族礼仪制度文化的基调。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

二、古代礼仪的变革与丰富

随着分封制的分崩解析周天子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由于社会阶级缺乏流动性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加之统治不利周王朝逐渐走向灭亡。此时,西周礼章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争论。

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虽处于礼崩乐坏的社会纷争之中,但以孔子为首的诸子百家对礼教进行系统研究与梳理,系统阐述了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

在理论上全面且深刻的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例如,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基础;孟子认为“礼”是善性的发端之一。

诸子百家在继承西周礼制的基础之上不断推陈出新,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华礼仪文化,此时的“礼”的内涵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也进一步走向丰富与完备。

杂谈中华传统礼仪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

秦一统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状态稍瞬即逝。

秦始皇为巩固统治,实现“大一统”,采纳李斯建议“废分封行郡县”,为在短期内实现国家统一,实行“焚书坑儒”限制人们的言论与思想自由。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

在此之下中华文化如同遭受灭顶之灾,中华礼仪文化也遭受空前打击。幸而,这种局面在汉代有所缓和。汉代建立之初,因群臣文化水平偏低,时常出现争执。

为改善当时的风气,统治者刘邦采纳叔孙通的建议,倡导考证与研究古礼,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朝堂礼仪。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儒学复兴以及传承儒家礼仪文化奠定了基础。

到汉文帝时期,贾谊深受荀子思想文化的影响极力倡导“以礼为治”,他认为相较于“法治”,“礼治”更有劝善扶正的作用。

到汉武帝时期,统治者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学术思想方面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

董仲舒与贾谊有着相似的理念,倡导采用礼仪对文武百官以及广大百姓进行教化,实行“以德化民”的治国方式。

同时,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等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伦理纲常,以及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五常”。

三纲五常的建立使得社会进一步稳定发展。在汉代,基本形成了以“礼”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体系,对于后世礼仪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到魏晋南北时期,由于社会风气发生转变,人们虽没有刻板的遵循古礼原则,但是传统礼仪的精髓早已深深影响着每一代人。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

鲁迅先生曾指出:“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杂谈中华传统礼仪,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

在魏晋时期传统礼教表面上是受到打击的,实则是以不同的形式深入发展的。

从当时古书典籍中可略见一斑,例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作为家训之中的典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礼仪文化思想,详细的阐明的家族礼仪风范。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

颜之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推崇儒家明人伦的思想,也继承了儒家的礼仪思想,《颜氏家训》也堪称家礼之典范,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礼仪无论面临如何境遇,都能绝处逢生、绵延不息。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

三、古代礼仪的强化发展

直至宋代,传统礼仪文化的发展又面临着新的转折点。自唐代以后朝政再次发生巨变,历经五胡十六国建立多个民族政权。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

到宋代各民族逐渐兼收并蓄、相互融合,在此基础上宋代经济飞速发展,思想文化发展也有了新的契机。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

由于当时统治者十分重用文人,使得文人的地位大幅提升,在宽松的文化氛围之下众多学识流派骤然兴起,其中脱颖而出的便是“理学”。

由于朝代的更替,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政治分权、传统伦理道德分崩解析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到宋代重新确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为稳定社会发展巩固政权统治。

杂谈中华传统礼仪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

宋代统治者致力于重塑道德伦理纲常,同时倡导崇儒读经。由此儒学便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理学。

理学也继承与发展了传统礼仪文化内容,理学创始人之中的张载便强调通过“克己复礼”来重塑道德规范,他认为学礼能使人守住固有的本性。

朱熹也曾提到“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他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建立了理学的伦理道德体系,将“三纲五常”至于最高法则。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

以此不断规范人们日常生活,这一理念备受统治者推崇,封建礼教便由此形成。

在宋代,礼仪文化备受推崇,首先在政治上继承与恢复了前代的官方礼制,为补充官方礼仪又制定了详细的乡规民约。

其次,由于受理学盛行的影响民间礼仪也不断规范发展,在家训以及家礼方面尤其兴盛。此后,礼仪的发展逐渐走向制度化,影响着政治统治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

到元明清时期,礼仪的发展逐渐从制度化走向专制化,虽在元朝由于游牧民族一统天下,其风俗习惯对传统礼仪习俗产生冲击,但为推进民族融合统治者采纳汉儒建议改革与发展礼制。

到明代明太祖沿袭周、汉礼制传统,《明史·舆服志》中记载到“考订邦礼,车服尚质;酌古统今,合乎礼仪”。

杂谈中华传统礼仪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

采用礼制对社会上下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加以约束,同时以此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此外,当时礼仪教化在民间也广为推行。

因此传统礼仪在走向制度化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到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为了维护政权统治,传统礼制封建等级性更加强化,社会上下对古礼的典籍研究更是兴盛。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初现萌芽,思想上出现反对专制统治的思潮,一时之间彰显出新旧文化的激流与碰撞,但人们的思想依旧深受传统礼教的影响。

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杂谈中华传统礼仪

在清代传统礼仪更趋向于制度化发展。传统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历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其随时代的更替而变革。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其自身也不可避免留有局限性。但作为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礼仪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深深影响着每一代中华儿女。

我们更应该承担时代重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宣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杂谈中华传统礼仪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有哪些_中华礼仪传统杂谈图片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从古至今社会上下都将尊师重教至于至高地位,古有子贡向师执父礼以示尊师重道,后有朱德礼堂鞠躬传达尊师敬意。

结语

尊师顾名思义对老师的尊崇及敬仰,师者“为往圣继绝学”,其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道出千百年来师者甘于奉献的美好品质。尊师一方面是对师长的尊重,其本质是尊重知识、教育与人才。

下一篇: 2021 中国服装大会在青岛举行,助力文化赋能和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中国历法:从远古到现代,与农业文明紧密相连的重要符号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