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八卦与汉字起源(上)
文/王万顺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多年来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而汉字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载体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文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汉字起源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前伏羲画八卦,到了商代已成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汉字的起源虽然有多种说法,但笔者认为《易经》八卦符号不仅是中国哲学的源头,也是汉字起源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与甲骨文有着密切的联系。
汉字的起源是什么?长期以来学术界曾争论不休,概括地说汉字起源可以归纳为六种:一是结绳说,是上古文字出现前部落族群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通过在绳子上打不同的结用以记事。二是八卦说,古说伏羲画八卦,八个卦象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八种卦象符号代表八种事物。三是仓颉造字说,盛行于战国两汉时期。四是契刻说,就是在木头、竹片、石块、泥板等物体上刻划各种符号和标志,用以表示一定的意义。五是陶符说,是考古发现出土的陶器和陶片上刻画的符号。六是图画记号说,说文字起源于原始图画。
上古中华文明始祖伏羲一画开天,首创八卦。孔子在《易传》中已清楚的讲了八卦的来源:“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与周易八卦有关的汉字起源,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与周易八卦有关的汉字起源,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意思是说当年伏羲氏统治天下的时候,他观察了天文、地理、鸟兽、大地、自己的身体及万事万物,这样才作出了八卦。八卦就是自然物的象征体,如乾,是天的符号;坤,是地的符号;兑,是泽的符号;离,是火的符号;震,是雷的符号;坎,是水的符号;巽,是风的符号;艮,是山的符号。这是八卦的物象,也是最早的表示这八种事物的“文字”,是古代先民生产生活和记事、记物、记数、认知的方法,也可以认为这八种事物是最原始的文字雏形。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人又用刀子在木板、竹片上刻以符号,使用这种契刻、画图的方法辅助记忆。
我们现在使用的许多文字,还保留着从《易经》六十四卦卦象中的明显痕迹。如:由卦象转字形的甲骨文象形文字“水”与“火”,就是由《卦》坎、《离》卦的卦象演变而来。由卦象通意的甲骨文会意字“困”,就是由《困》卦所表达的意境而来的,《困》卦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坎,坎为水;中间有《巽》卦,巽为风。这个卦象其意就是木被洪水团团围住。再如《泰》卦的“泰”字,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乾为天;表示天地阴阳交汇万物生成 ,泰然平安。而反过来的《否》卦,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坤为地,是天地不交阴阳不融合;“否”字是由“不”和“口”组成,其意表示不说话,闭塞不通。八卦在汉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用于记理的易学符号。它已经能表达出宇宙万物的变化原理,它与真正的文字之间虽然还有一窗之隔,但作为一种卦象,它却承载着一套哲学道理,虽然它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文字,但是它已经走到了文字领域的边缘,给未来文字的发明带来明确的暗示。
笔者近读薛俊武先生的大作《汉字揆初》,感受颇深。他对汉字起源的的形因、形成、形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论证,以八卦理念解释汉字,体现了“文字的本质是字形”的原则。 如何认识八卦与汉字的起源的关系? 首先,八卦的创制方法是“观物取象”,而象形字的创制方法是“依类象形”,二者的原则是相同的。文字的创制,从八卦取象的原理中获得某些启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其次,八卦是一些契刻符号,而最初的某些文字也是契刻符号,二者之间,难免没有互相通用假借之处。。卦爻是语言文字之外的一套表意符号,其表达意思不与语言词汇、语法结合,直接沟通思想联系 。
八卦与人类最初的文字是否有关?八卦符号是汉字组构的重要部件,是许多会意字产生的基础,古代先民生殖崇拜观念很强,人类最先是以直观形象的图画式来表现自身 由生殖崇拜概括所产生的八卦符号,具备了一定的表意功能。如阳性符号:“一”“丨”为少阳,在汉字组构中代表阳、阳性、男根。“⊥ ”是土,土、士二字的瘦化。“T”的取象与“⊥ ”相同,,常与“∧”组构,表意为生殖旺盛、支系繁多,“O”八卦归藏体阳性符号,与“一”相组构,是太阳,由于契刻原因,甲骨文一般契作方形。阴性符号,在参与构字时代表阴性如:“∧”,取象于直立人的下肢,“大”的下半部分男女生殖器部位。“||”,取象于人体下肢的两腿,组字一般用“八”。“:”,是八卦归藏体两个阴性符号的重叠,属太阴,,是“冰”的标意等。
又如阴阳相交的符号“屮”,既取象于女阴的部位,又是阴性符号“V ” 与阳性符号“丨”相交之状,音操 ,为动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