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对先秦经典进行排序周易文字全解,在大多数学者眼里,《周易》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南朝梁时期的刘勰曾经在《文心雕龙》中说到:“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认为《周易》能够通晓人类开端那团混沌不分的元气,是观察世间万物发展变化最佳的窗口。
中国古代有卜筮的传统,蓍草、龟甲、河图洛书……所有符号的变化和解释都可以从《周易》中觅得答案。千百年来,关于《周易》有源源不断的阐释之作出现,卦象的含义在每个时代都被人加以多重解读。诞生在上古巫觋之风兴盛之时的文献,透过神秘幽暗的外衣,我们看到的是它茁壮活泼的生命力,在晦涩隐喻的文字背后,《周易》充分显示了人们对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好奇心。
洛书河图
“易”作何解?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中谈到“易”有三种解释,即简易、变易、不易。“简易”是指大道至简,世间万物没有非常复杂难以捉摸的道理;“变易”是《周易》的主要核心思想,日月更迭、寒来暑往、生死幻灭等万物百态,无不体现变化不息的特点;“不易”代表着万事万物守恒的原则,所有状态都是循环轮回的。这三种关于“易”的含义阐释,基本构成了《周易》一书的主旨。
南宋初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周易注疏》
卦象何来?
传说是上古时期伏羲“观象于天,观法于地”,将万物类化于八卦之中,模拟天、地、水、火等物,使之成为有象征意义的卦象。
《周易》的本经是由八卦衍生的。八卦分別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关于八卦图像的记忆,有一个简易通行的歌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八卦又各有象征,乾象天,坤象地,离象火,坎象水,巽象风,震象雷,艮象山,兑象泽。八卦重叠周易文字全解,就衍生出六十四卦,构成《易》的本经。
八卦图
何为“十翼”?战国时期的《易传》共有《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七种十篇,是现存最早阐释六十四卦经义的评论和解说,如同《易经》的羽翼一般,因此也被称为“十翼”。
其中,《文言》仅为“乾”“坤”二卦拥有,因这两卦是六十四卦之首,作为提纲挈领的卦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彖传》解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和大概旨意。《象传》解卦象和爻象。《系辞》是《易经》的通论,阐释《易》的范例。《说卦》阐释卦象的含义和引申含义。《序卦》解释六十四卦的编排顺序和各卦依次相承的意义。《杂卦》以“杂”为名,杂说卦义。
这七种十翼共同构成了阐释《周易》思想的庞大架构,此后历朝历代又有从各种角度阐发《周易》的著述,如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唐代李鼎祚的《周易集解》等。这些著述通常结合当时的时代精神对《周易》加以阐释,使得《周易》的哲学思想能够在不同时期焕发新的生命力。
《周易》讲了什么?以分析卦象来获取处理和分析世间万事万物的能力,是人们阅读《周易》最朴素的愿望。
上古时期的人们,虔诚地拿着蓍草、焚烧着龟甲,渴望从各种断裂的形状中获得神赐的指示。以最为人熟知的“乾”卦而言,乾卦象征天,能以阳气生万物,使得物性和谐相通,坚固周正,这是充沛的阳气赋予世间万物的能量。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初九为爻辞,为第一卦,所讲一切事物都应注重韬光养晦,修养德行,储备能量,不要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轻易释放才能和光芒。待到九二之时,阳气稍有聚集,德行和能力积累了一些,才逐渐具有君子的模样。“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三为下卦之上,君子虽然每天都自强不息,晚上也谨言慎行,但仍然要提防可能遭遇的厄运。九四处于上卦之下,此时或腾飞上进,或潜伏在深处,都可以免除灾祸。九五时阳气达到鼎盛,是大吉之卦,此时巨龙高飞,最容易出现居王位之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上九时期,阳气过盛,会达到一个物极必反的阶段,告诫君子需要有进退之心,懂得收敛羽翼。用九时,要懂得谦逊隐忍的道理,不要事事以己为先,这样才算得上是吉卦。乾卦表现了宇宙万物从萌生到衰落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物极必反、阳衰阴胜的道理,认为想要成为有大德大智之人,必须懂得进退之道,于沉潜时谋求机会,于得意时懂得谦逊,才是正确的处世原则。
《周易》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体现,除极个别外,几乎每一卦的卦象卜辞都包含着祸福相依的辩证思想,这充分体现了古代先民对世界的整体认知。千百年来,人们凭借《周易》来探索万物变化的规律,其中有些思想和处事原则,在当今仍然有重要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