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
4月30日,2022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在“芍花诗词品读”活动中,清代诗人刘开的这首诗再次被吟诵,既再现了当时芍花盛开的繁荣景象芍药诗词歌赋,又生动描绘了当下万亩亳药花海的美丽画卷。
3000多年前,亳州开始栽种芍药芍药诗词歌赋,如今种植面积达到30多万亩,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大芍药花田”。芍药,不仅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还孕育了亳州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及养生文化。
游客在谯城区十八里镇亳药花海景区赏花 张延林 摄
诗词遇上“最美花海”
作为今年芍花养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新增的活动,“芍花诗词品读”邀请了亳州学院教授赵锋和谯城区作协主席杨勇两位嘉宾,通过讲述芍花历史、古今诗词PK、现场作诗等形式,向全国网友推介亳州芍花。
据杨勇介绍,芍花被称为“花仙”,在古代是宫廷之花,备受追捧。晋朝的《晋宫阁名》记载:“晖章殿前,芍药花六畦。”南宋郑樵编撰的《通志略》中记载:“芍药著于三代(夏商周)之际,风雅所流咏也。”
在亳州,芍花也有“将离”的别称。杨勇说,在古代,人们送别朋友或者亲人时,都会带上一朵芍花作为送行的礼物,渐渐地成了一种礼节、一种仪式和一种文化现象。
芍花也被称作“花相”,故事的主人公之一韩琦,与亳州也有难解之缘。
韩琦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任扬州太守时,得芍药“金带围”1株,开4朵花,邀王安石、王珪、陈升之共赏。此后30年,四人先后成为宰相,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这也是“四相簪花”的由来,芍花因此被称为“花(中之)相”。
杨勇说,据元朝张光祖主编的《言行龟鉴》记载,韩琦曾在亳州为官,留下了一些轶事。亳州和扬州都种植芍药,盛产芍花,这也算是一种机缘巧合。
“在宋朝,芍花也叫婪尾春。”赵锋解释说,芍花开在暮春时节,是春天最后盛开的花,而婪尾春指的是“最后一杯酒”,因此芍花被称作婪尾春,同时出现了“芍药殿春”的说法,也被唤作“余荣”。
杨勇说,在中国古代,赞美芍花的诗词不胜枚举,其中最为亳州人熟知的莫过于刘开的《城东观芍药歌》,“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小黄城指的就是现在的亳州。
杨勇有感而发,赋诗一首,“娇容垂露自清华,曾侍君王不足夸;今见烟霞仍作圃,愿为百姓案头花。”赵锋现场也作诗一首,“鹿韮尊王芍为相,共佐青帝谱纲常;灵丹入土化仙草,泽被苍生世称赏。”
古城悠悠千载,芍药年年新枝。如诗如画,相映成趣。
时至今日,在暮春时节的药都大地,30多万亩芍药花开正盛,吸引无数的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一年一度的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更是将“芍花”培育成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成为亳州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亳州的一张“金名片”。
小黄城外芍药花开 张延林 摄
“亳芍”药香流芳千年
除了观赏作用外,芍药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成为亳州中医药文化的滥觞。
神农,号神农氏,被认为是中医药的发明者,《神农本草经》相传为其传人整理所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涡河流域是神农采药的地点之一。”资深媒体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刘恒新介绍,《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焦就是现在的谯城区。
刘恒新说,作为神农的后代,生活在焦地的人们,传承了采集中药、治病救人的遗风,仁心仁术,济人济世,美名远扬,也使得亳州这片土地在神农后人的影响下,形成了厚重的中医药文化。
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在亳州开辟了第一块药圃,种植芍药等药材,并引导周边人家种植。当时只是零星种植,发展到明清时,乡间已广为种植芍药。
“亳州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比较适合芍药生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吴雪表示,相较于其他地区的白芍,亳白芍药用价值更高,芍药苷比药典标准要高。
据吴雪介绍,2013年12月,亳白芍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我市芍药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中药材品种,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成左右。
在《中国药典》中,冠以“亳”字的道地药材有四种,亳芍、亳菊花、亳桑皮、亳花粉。其中,亳芍指的是芍药,也是四大亳药之首。
2008年,我市公开征集“市花”,芍药以其栽培历史悠久、文化蕴含丰富、观赏和药用价值高、产业规模大等优势,在众多候选对象中一举夺“魁”,成为亳州“市花”。
药香中融入花香,让芍药经济和文化发展更具活力和前景。
芍花“泡”出养生文化
一朵芍花,穿越千年,“泡”出一杯香气四溢的花草茶。
我市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借助中药材产业优势,我市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开发出上千种兼具茶饮与养生的花草茶,其中不少品种是以芍花为主材的。
“芍花具有祛火、清热解毒、止痛的功效,与其他药物搭配,开发出花茶,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养生专家张其成在2022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中接受采访时表示。
长期饮用含芍花的花草茶,对女性朋友多有裨益。“芍花具有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滋肝血的功效。”国家一级营养师董晓燕介绍,饮用芍花花草茶,能清心养肺、平肝明目,可以让人气血充盈,避免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出现,还能改善皮肤粗糙等状况。
2021年,亳州花草茶寄递量达到1.35亿件,蝉联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示范项目第二位,带动花草茶销售收入近40亿元。以芍花等中药材原料为主的花草茶已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正在快速成长。
在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中,副市长薛冰变身“网络直播”,向全国网友推销亳州花草茶,邀请大家购买品尝。
近年来,随着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养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芍药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在药膳饮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芍花糕、芍花鸡、粉蒸芍花……4月30日,在市区建安文化广场怀养堂药膳餐厅,一道道以芍花为主辅料的药膳美食,色泽艳丽,口感清新,食客们在尽情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吃出健康来。
“现在的节气正好是芍花时令,是芍花盛开的季节,我们因地因时取材,做出来的芍花药膳,非常适合现在食用。”怀养堂药膳餐厅负责人怀凯说。
与普通的食物相比,药膳有什么好处呢?怀凯介绍,以药膳“芍花鸡”为例,在原有芍花鸡配方的基础上加入了芍药花、石斛、人参、大枣、虫草花等名贵中药材。这道药膳具有活血补血、平肺降噪、镇静止痛的作用,适合年老体弱人群,既美味又有补益作用。
作为全国药膳之都,亳州的药膳与中医药发展一脉相承。早在春秋时期,亳州历史名人老子对养生就有深刻的论述,被历代奉为养生经典。东汉神医华佗更是把食补养生与健体养身巧妙结合,开创了平民养生的先河。经过历代不断地完善、总结和提高,形成了中华美食与中医药文化的最佳组合产品——药膳,倍受市民和游客喜爱。
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的举办,必将丰富我市中医药文化内涵,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加快我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步伐,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