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孟浩然:无望终南捷径,屡考屡败,还好收获了另一个珍宝
大唐最怪咖的诗人——孟浩然。诗是写的真好,你可以在他的诗里感受到他的思想境界,甚至能够净化你内心的郁闷,这是闻一多说的。但他的命运是真的霉,本来生逢盛世,自身也追求入仕实现抱负,可惜事与愿违,终身都与官场无缘。
人人只看出他的诗充满冷淡寡欲,是那种隐于山林的风格,却不知道这背后是他自己对命运的感慨与不平。做隐者本不是他的心愿,最后却成了他的归宿,这样的人生或许在其他朝代还算好,但是要放在满大街都是诗人的唐朝,那无疑是失败的。
喜欢孟浩然的朋友一定也很了解他的许多诗词歌赋,有没有想过明明身怀功名心,但一生碰壁无数的人却为何能够写出这么清新淡雅的诗歌?就连和他从未见过面的杜甫都夸他“清诗句句尽堪传”,着重表扬孟浩然的诗充满清朗之风。正常来说一个人过得这么不如意,那么他写的诗基调上基本上都会是焦虑或者愤怒的感情,但是孟浩然的诗读起来那是相当的清淡文雅呀。反过来想,这个人的内心得有多强大,才能阻挡住这残酷的现实侵入他的诗与远方呢!
或许,是友情。
孟浩然虽然仕途不顺利,但是他有一群好友在旁给他打气。襄阳人张子容是孟浩然的老乡兼好友,他们曾经也一起隐居山林中多年,这种消极遁世的隐居方式在唐朝人眼里是不可置信的,唐朝当时的社会风气只会把归隐山林这种行为称为“终南捷径”。有些人为了能入朝做官,经常会选择隐居某地方,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
但是张子荣率先打破了这个美梦。比起这种犹如抽奖般不靠谱的选择还不如脚踏实地的入京考科举,于是孟浩然为了表达和朋友分开的离别之情,专门写了首《送张子荣进士举》,关键是前面四句还是很正常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惆怅,后面就开始告诫朋友别考上科举飞黄腾达了就忘了我这个朋友,正常来说不是应该祝福朋友考试成功之类的话吗?
孟浩然之所以这么写,其实还是因为两人关系好到可以说出这些话,还有孟浩然自己的性情。孟浩然对待友人非常真诚,绝不会在乎那些表面功夫,就连第一次认识也会以诚相待,从不会对朋友们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
张子荣考上进士,做了官,但又被接连贬官,两人已经十年余载都没有见面,但孟浩然依旧记得这位朋友唐朝科举考诗词歌赋吗,听说张子荣被贬到乐城,还专门出发去看望他,分别15年后两人再次见面,仿佛分别还只是昨日,大家该发牢骚早就发牢骚,该抱怨照旧抱怨,如果张子荣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或许孟浩然不回去看他,但如今朋友有难,就要去帮助他,看看他。这才是真朋友,但你过得好的时候,无需联系,当你过得不好的时候,赶来关心你。
孟浩然的分水岭就在40岁,前半生一直保持着自己隐士的身份,40岁之后他觉得“终南捷径”无望,便选择上京赶考,却连连失败,始终只是一介布衣,内心多有不甘。大家可以看看孟浩然40岁之前和之后的诗完全两个风格,40岁之前说的就是我就是陶渊明那般的生活,40岁之后是我向往陶渊明的生活。
开元十七年,孟浩然第一次到长安考取进士,可惜失败了,于是在长安漂泊了1年,在一次群英荟萃的诗歌大会上,孟浩然随口说出两句诗词,震惊全场,无人能及。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据说这个开场一下就把京师的所有精英给镇住了,但是第二次的亮相却把自己的前程给毁了。当时孟浩然的朋友王维是朝廷的一个小官,一天王维邀请孟浩然来聊天,两人聊着聊着,突然得知唐玄宗微服私访来考察下属工作了,孟浩然听到是皇上内心还是有点慌的,王维却觉得这次是个机会,能直面BOSS,万一被皇上看中唐朝科举考诗词歌赋吗,也是能谋个一官半职的。
唐玄宗也听说过孟浩然的名声,便让他吟几首自己的诗词来听听,结果不知孟浩然在想什么,把最不应该给皇上听的诗给念了出来,这边是著名的《岁暮归南山》,这是当时孟浩然科举失败后写的诗,其中一句“不才明主弃”更是直指皇帝不识孟浩然的才华。
这下子唐玄宗听了就怒了,指着孟浩然骂:“明明是你自己不来当官,我什么时候又抛弃了你,凭什么把锅甩我身上!”这下好了,孟浩然完全没了入仕途的机会了。一般情况下遇到这种事情,朋友都会说一下激励他继续加油,一定会成功的话,但王维相反,反而劝孟浩然别想着做官了,回乡隐居更适合孟浩然。
王维是在阻挡他为官吗?不是,王维是在为孟浩然着想,这两位山水田园CP,太了解对方,再加上王维自己本人做官并不快乐,甚至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不适合孟浩然,这当上官后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了,可为了生活家庭不得不在朝廷上逢场作戏,你争我斗,所以王维是真心不愿意孟浩然也走这条路,他知道孟浩然这人喜欢以真心示人,可这在官场上孟浩然绝对是被别人吞掉的小虾米,唐玄宗那件事就是最深刻的教训。
最开始孟浩然并没有完全接受王维的劝诫,回老家待了五六年又返回长安,然而还是无所收获,只得空手而归,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他想起朋友王维的话,这才明白老友的用心良苦。
在那个盛世唐朝,孟浩然仕途不顺,没有一官半职,一生都在考取功名上奋力挣扎,但都无所收获,但却拥有那些高官达贵都羡慕不已的东西,那就是最珍贵的友情,这些朋友不在于能给他带来多少名利,却带给了他超过物质利益的感情需求与精神砥砺。
反观我们,或许你有上百上千的联系人,但真正懂自己的朋友又有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