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之儒家简述儒家:儒与儒家的

诸子百家之儒家简述

儒家,是中国封建王朝漫长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武器为王朝的延续奠定了无比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

本文将从“儒”开始,与感兴趣的朋友们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如有争议,欢迎讨论。

根据专家学者们的考察研究,那就是“儒”本身其实最早是一种职业。而且这个职业还充斥着强烈的迷信宗教色彩。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晚到殷代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称为巫师、术士。

对,最早的儒其实就是一帮子有思想的神棍。基于他们从事的工作,也就要求他们必须懂得文字与仪式。比起当时绝大多数人而言,儒虽然从事的工作令人忌讳,但他们至少要比多数人要幸福。至少,他们不完全是“无知”的。

他们可以按照自己得到的认知去理解世界,去思索社会本身的存在。至于其他的大部分人都只能苦命的在地里养活着自己。他们没有时间去思考人生,没有时间去改变人生,他们能做的就是努力活着……

所以,儒这一类人虽然从事的工作蛮具有宗教色彩的,但社会的推动却也少不了这群人的存在。然而儒之所以能够登上历史舞台却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为此我们得先聊一聊孔子还没诞生前的故事。

以前我似乎写过一篇文章,关于社会发展离不开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下限将最大程度决定一个文明的上限。

而能够推动生产力变革的却是人心的欲望。

大部分高中毕业的人应该知道,周朝的四大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

前三者是围绕如何稳定周朝的统治制度而诞生的工具。

它们分别从分权,继承,枷锁三个角度巩固统治集团的延续。当然了,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要知道,周朝是在推翻商朝的统治下而诞生的一个大baby。

这个宝宝从来也没有解决商朝后期发展遇到的问题,而是将所有的势力重新洗牌,用强大的取代弱小的,用商场的土地重新“分配”给那些嗷嗷待哺的饿狼们。

它成功了,也取而代之了,却重新步入了轮回。

“成康之治”是成功的,它让刚刚与殷商做完交接的新周活了下来。结果十几年之后,它就出乱子了。

诸子百家儒家摘抄_诸子百家中儒家代表人物_诸子百家之儒家

那时候继位的是周懿王,他面对的问题其实就是很简单,权力限制。

要知道周朝采用的分封制虽然很好的将曾经武王伐纣的丰硕成果分了出去,但饿狼哪里是那么容易满足的?既然你西周能够取而代之,那其他诸侯的小心思也就没有停过。

只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严重制约了各个诸侯的势力发展,谁也不想成为螳螂,被人在后面来一下子。所以他们采取了较为文明的方式,用文斗来限制武斗。

这也是西周时期虽然周王室的力量衰落的极其严重,但至少大家明面上还是会给个面子,不至于撕破脸皮。

周王室难道没有努力过吗?根据史料上来看,多半是有的,奈何既然上了那个位置,其最大的敌人就是这天下的诸侯们(所有,哪怕沾亲带故)。

更不要说当时还有外敌,所以基本上每一代的周王其日子都不算好过。毕竟屁股底下那个位置可是被一群虎视眈眈的人盯着……

到了东周时期,发生了几件事情,一个是大诸侯们已经磨刀霍霍向猪羊,决定向小诸侯们下手,以此来获取土地和人口扩大自身的实力。郑庄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下手也是挺狠的。

第二个事情则是在公元前594年,老百姓种田的生产方式有了极大的进步。这也让一直被生产力所限制的诸侯们蠢蠢欲动。毕竟在那个时候只要有了更多的土地,就会有更多的粮食,这样才能保障人口的良性发展。

所以在公元前594年的时候,鲁宣公实行按亩征税,而这个制度正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说白了,就是种田的效率更高了,原先井田以外的大量荒地开垦后被留存成为私有财产。而那些贵族之间也通过转让、互相劫夺、赏赐等途径进行土地转化,使私有土地急剧增加。

大量私田的增加对国家的田赋收入造成了极大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按田亩征税,即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收入纳税诸子百家儒家摘抄,只有如此才能让国家增加财政收入。

生产力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变革,至此,也让那些“儒”们有了可以开动自己大脑的舞台。

要知道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四大制度想要成功的发挥作用,有一个极大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周王室的拳头够硬,硬到能够把那些觊觎者们全都打趴下去。

然而正如上文提到的,这个宝宝从来也没有解决商朝后期发展遇到的问题:权力的有效性如何得以延续。

在这场政治游戏中,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很难打败那些盯着自己屁股底下王座的野心家。哪怕是想要去信赖他人,最后也有可能会为自己培养一个潜在的敌人。所以,周王室数百年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就是他的敌人不仅仅是诸侯,外敌,甚至还有自己身边的人。

而对于诸侯们而言,生产力极大的进步让他们的野心更大了。只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如何打败自己的敌人,如何联动自己的盟友,如何去维系自己的统治让他们开始去试图寻找合适的人来解决这些问题。

正如同我们现在的那句话:专业的问题应该由专业的人去解决。

或许这些诸侯们是政治老手,但对于那时的他们而言自己的知识和身份已经难以解决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所以他们因为政治需求,需要一批有用,能用的人来替他们出谋划策,分担压力。

这样的人,用起来方便,扔起来也不扎手。所以,儒的舞台就比从前更大了一步。这些被称为“儒”的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些他们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问题。

这里得补充一句,虽然儒最早指的是那群神职人员,可随着时代发展,他们的队伍里可是混进去了不少人呢。所以后期不能片面的将儒认为是术士,不然这可是对孔大大最大的认知错误。

毕竟他老人家可是一心扑向政治事业和教育事业。虽然前面的事业没玩起来,但他老人家的教育事业却是流芳百世。

讲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明白了吧,为什么“儒”这个职业直到孔子之前都没有出现可以名动天下之人。

不是儒里面没有聪明人,而是其所在的社会局势不允许。不过对于春秋时期诞生的诸子百家而言,它们存在的价值说到底都是为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服务。

哪怕是儒家,其思想到现在如此耀眼的原因也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需要这些思想来让执政者有可以试错的机会。

如果以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来看,春秋时期那就是一大堆同行业的企业在寻求人才,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有可能让自己发展起来他们都愿意去尝试。

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群体智慧在那个时代又不一定能顶用。为此,高薪寻找合适的人才也是统治者们想要发展自身的一项愿景。

然而个人的能力有限,所以孔子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群体的智慧却是无限的。

在当时社会生产力逐步发展的环境中……诸侯们都抱着我想变得更强的心思而寻求人才的情况下……

老孔自然而然的开始了自己伟大的教育事业。

讲真,谁也不知道孔子当时怀抱着何种心思开展教学事业,是为了一番大爱,还是别有目的这些就没有必要去探究了……

但是,因为老孔的努力,他的教学天团可是不得了。即便在他离开之后,也衍生出了儒家八派。

在《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可见老孔的教学天团确实不得了,不仅各自有了自己的思想而且还都能流传下来。要知道韩非子所在的时代距离孔子快两百年了。

战国时期连年征战,八儒学说还能传承两百年被人所知,可见其影响深远。虽然老孔的政治理念很难被当时的诸侯们认同,但对于诸侯们而言,人才就是人才,虽然偏门了一点诸子百家儒家摘抄,但只要对国力增强有用,不影响自己的统治,也不是不能允许他们的学说延续。

儒家思想并不是老孔一个人的成果,它是数百年来无数儒家之人的实践,经验汇聚起来的成果。其中不乏声名显赫之人,也不少籍籍无名之辈。正是他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努力才让儒家思想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这个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以说,孔子作为儒的一员,让儒家的思想如同一棵大树一样狠狠地扎入大地之中,再后辈人的努力下变成了一颗苍天大树,维系了封建王朝近两千多年的统治。

先秦时期,儒家之人犹如天上繁星,璀璨耀眼,先秦之后其继承者更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思想。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

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家,能够在战国时期走到那一步不仅是因为其学说能够被人所接受,更因为当下时代社会的需求。

在一个家国动乱,战争纷起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生活环境能够稳定一些,让自己活的更好一些成为无数愿意动脑子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其中有诸侯,世家,卿大夫等等……有的是为了野心,有的是为了愿景,也有的纯粹是个人的私愿罢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群人为了各自的目的为诸子百家的学说撑起了一片天。让百家之人能够有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抱负,令那个时代成为文明发展最为耀眼的时光……

之前我们提到过,维系周朝的四大制度前三者因为人们内心的欲望早已被破坏殆尽,最后的井田制也因为生产力的提升直接被干废了。

哪怕孔子多么希望能够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但历史已经证明人类内心的欲望是无法被约束的。哪怕他以“礼”与“仁”作为政治主张,但对于统治者而言他们只需要其中有利于自己统治的那部分内容,其他的则不再考虑之中。

即便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那个时代,儒家的思想已经成为了统治者手中一个好用的工具罢了。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儒家思想才有一部分被延续下来……然后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改变和发展。

如今,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了课本上的一行行话语。然而其思想的延续却依旧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仁义礼智信,终究是我们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标签。

下一篇: 诸子百家兴起前提是在春秋战国的文化大背景下
上一篇: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的7个强国,你知道吗?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