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中,唯一六个卦画都是阳爻

〔总论〕

周易》是周代之《易》。它与殷代之叫做《归藏》或《坤乾》的《易》的根本区别是《坤乾》首坤次乾,《周易》颠倒过来,变为首乾次坤。首坤次乾变为首乾次坤,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重大变化。殷易《坤乾》以坤为首,反映“殷道亲亲”。《周易》首乾次坤,反映“周道尊尊”。“殷道亲亲”强调血缘关系,在君位继承上重母统,传弟,说明殷代氏族制的影响还重。“周道尊尊”强调政治关系,在君位继承上重父统,传子,说明周代阶级社会已经完全确立。由“亲亲”变为“尊尊”,这重大的历史变革反映在《周易》之中,而《周易》书中最能表达这一变革的是乾卦居首。

乾卦在六十四卦中,唯一六个卦画都是阳爻的卦,所谓“阳之纯而健之至也”。乾卦(还有坤卦)在六十四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们是“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所以《系辞传》说“乾坤其《易》之门”,“乾坤其《易》之缊”。《周易》作者认为易法天,易之理是天之道的模拟。他们之所以强调乾坤二卦是其余六十二卦的祖宗,是《易》之门,《易》之缊,是由他们的宇宙观决定的。他们以乾坤为宇宙,而宇宙乃创化历程中所显现之时间功能及空间功能也。时间空间原不可分割,但为语言方便起见,世人谓“古往今来谓之宇”,“上下四方谓之宙”。有乾而无坤,是为“亢龙有悔”。有坤而无乾,则“龙战于野”。有乾无坤或有坤无乾,都是伴侣丧亡之象。故必须“乾坤相与”、“天地交泰”、“阴阳合德”、“刚柔有体”。故他们认为天地是万物之本原,“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天地由何而来,他们不再追问。

经典卦例_国学经典十三卦_卦语经典

国学经典十三卦_卦语经典_经典卦例

乾卦和其余六十三卦一样,由经传两部分组成。经的部分包括卦名、卦画、卦辞、爻辞,传的部分包括《彖传》《象传》《文言传》。《象传》分“大象”与“小象”两类。《文言传》独乾坤二卦有,其余各卦没有。乾卦由六个阳爻构成,是纯阳至健,故卦名曰乾。从乾之《彖传》和“大象”看,乾卦取象天。取象天,卦名却曰乾而不曰天,这是因为卦名反映卦之性、卦之义,不反映卦之象。卦名为什么不反映卦之象?因为在一卦之中取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在卦之性质,卦的含义。乾卦之乾就是健。健是乾卦的性质和意义所在。整个乾卦要讲的是健。天最能反映健的特点,所以乾卦取天为象。天只是健之象而不是健本身,故乾卦名乾不名天。

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四字。乾卦卦名的这个乾字意义就是健,健是运动变化不息的意思。合起来说是乾是健,分开来说是元亨利贞。“元亨利贞”四字是说天的运动变化的。古人讲的天其实是指太阳而言,可以说天就是太阳。《礼记·郊特牲》说:“大报天而主日。”《汉书·魏相传》说:“天地变化必由阴阳,阴阳之分以日为纪。”太阳的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运动,太阳相对地不动)造成寒暑变化,四时交替。因此古人用春夏秋冬四时解元亨利贞。元是春天,亨是夏天,利是秋天,贞是冬天。贞过去又是元,冬过去又是春,这样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把健的特点充分地表达出来了。

乾卦卦辞取天为象,而六个爻辞取龙为象。卦辞与爻辞取象不同,是六十四卦的通例,绝大多数卦都如此。这是由卦与爻特点不同决定的。王弼说“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卦代表一个时代,只要未出这个时代,都具有这个时代的特点。乾卦的性质是健,只要还属于乾卦,它就具有健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卦是相对地不变的,是静态的。六爻自下而上构成一卦,一爻代表一个时代中的不同发展阶段,所以是相对地变化的,是动态的。一个是静态的,一个是动态的,取象自然不宜相同。卦是静态的,故取一个象即可;爻是动态的,故往往须取多个象,即便六爻取同一象,这一象也必须能反映动态。乾卦取象天,天能反映出健的特点来。如果六爻还取象天,那就等于说六爻只有健的共性,没有各自的个性。爻而没有个性,便失去了爻存在的意义。所以乾卦取象天而六爻以龙为象。

乾卦六爻是讲天地之气和君子之道的。天地之气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龙是人们想象中能潜能飞的动物,故乾六爻取龙为象。龙是阳wu,而且是变化多端,神灵不测的阳wu,用龙之动来表现乾六爻之动,再恰当不过。天能表现健,龙不但能表现健,还能表现变化中的健。乾之卦爻取象不同,进一步说明卦的性质是固定不变的,乾是健,乾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健,而乾的取象则灵活多变。乾可以象天,也可以象龙,等等。我们读《易》,不可把“象”看死,不可以为什么一定象什么。

乾卦的传的部分,首先是《彖传》。《彖传》是解释卦辞的,一般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解释卦名,一部分解释卦辞。唯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个纯卦不释卦名,直接解释卦辞。解释卦辞一般都以卦德、卦象、卦位为依据,有的三者兼取,有的但取一、二。

乾《彖传》开始言天,即依据乾之卦象作解。接着讲“六位时成,时乘六龙”,说明乾卦六位以九五为最尊,九五处于天位,具备六爻之德,这是根据卦位释卦辞。就其所阐述的内容看,《彖传》总是以卦象与天道杂言,以人事问题作结。这说明卦之取象都是天道方面的问题,而讲天道的目的是为了落实到人事上。乾卦《彖传》正是如此。

乾《彖传》含有极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一段话尤其值得注意。它讲万物怎样由元亨发展到利贞,讲利贞是怎样一种状态。它提出万物经过乾道变化而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的观点。关于“性命”这个词语,古人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往往烦琐。其实“性命”不过是某物之所以为某物的本质规定性。“各正性命”,是既承认万物的共性又肯定万物各有个性。天地间之每一物无不有它自己生成、存在的理由、价值和意义,它们“各正性命”,自己生,自己长,自己灭,没有一个超自然物主宰它们。可见《周易》的思想与宗教格格不入。

万物不但“各正性命”,还能各自“保合太和”。“保合”是动词,保合什么?要保合的是“太和”。“太和”是什么?“太和”是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一个收敛成熟之物,是阴阳二气会合冲和的结果。作《易》者强调物成于阴阳二气之会合冲和,说明他们重视万物各自内部的和谐与统一。《周易》讲万物“各正性命”,各得其宜,不相妨害;讲万物“保合太和”,内里是阴阳冲和之气,所描述的是一个充满无限生机和一片和气的和谐、统一的世界。这大概是儒家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贵和思想的源头。

经典卦例_国学经典十三卦_卦语经典

乾卦除《彖传》、《象传》之外,还有《文言传》。《文言传》发挥《彖传》与《象传》未尽之意,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乾卦卦辞和六爻爻辞。后面的坤卦同此。卦辞与爻辞,《彖传》与《象传》本来已经讲清楚,孔子还要另作《文言传》,反反复复地再作解释,其用意很可能是让学《易》者懂得《易》之卦辞与爻辞含义十分灵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应仔细玩索,耐心寻绎。如果把卦爻辞看死,以为只有一种意义别无其他那就永远懂不了《易》。孔子作《文言传》详析乾卦和坤卦是给学《易》者做出一个示范,让人们对其余六十二卦都要像《文言传》这样加以理解。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金景芳、吕绍纲合编的《周易全解》国学经典十三卦,市面上非常靠谱的讲解易学知识之书国学经典十三卦,想入门或深学的朋友都可读一读。

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下一篇: 《易经》第十三卦如何解卦算工作阐释和同的原则
上一篇: 国学经典十三卦 高人汇算的还不错,蛮准,希望能帮到你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