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文明的创世神话中,上帝创造了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创造了夏娃。
而在东方的远古中国,创造人类的创世神,是女娲。
在古籍中,女娲的记载非常之早,甚至远早于盘古的记载。
中国神话学领域的专家袁珂在《中国神话史》中提出了他的推断:中国最早的开辟神应该是女娲而不是盘古,盘古是父权社会的产物,也是在封建社会中期的三国时代,女性开辟神正式让位于男性开辟神。
而在《山海经》中,也有从女娲、西王母、精卫这些母系氏族色彩的女性神话人物,演变到夸父、后羿、大禹这些父系的男性神或是男性英雄神话的规律。《山海经》中是如此记载女娲形象的:
“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
在晋朝郭璞的注解中,他认为女娲是“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肠化为此神。”
也就是说,女娲称帝,所活跃的时代大约是在三皇五帝之时,人面蛇身,这和史籍中所记载的伏羲氏的样貌相类,或许是受了民间伏羲氏和女娲氏是兄妹的传说所影响。
《山海经》中的女娲形象
在古书《归藏》中则记载了女娲卜筮的故事:
“昔女娲筮,张云幕,枚占之曰:‘吉。昭昭九州,日月代极;平均土地,和合四国。’”
此外,在儒家十三经之一的《礼记》中,也有“女娲造笙簧”的记载。
曹植在他的文学作品《女娲赞》中,不吝对女娲的赞美之词:
“古之国君,制造笙簧。礼物未就,轩辕纂成。或云二君,人首蛇形。神化七十,何德之灵。”
从以上的记载可以看出,在先秦时期,女娲基本都是以“女帝”的形象出现,造笙簧、占吉凶,她虽具有神名,但是展现出来更多的是人性而非神性。
这些记载也说明,女娲和盘古不同,她是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部族首领,在以女性为尊的母系社会,女娲氏也的的确确是中原大地上占据统治地位的强大部族。
但女娲真正让后人铭记的,并非历史形象,而是神话形象。在中国,女娲补天和女娲造人的故事,可谓是人人耳熟能详。
最先见于古书记载的,是女娲补天的典故。主要出自秦汉时期的《列子》和《淮南子》这两部书籍,其中,《列子》的成书时间早于《淮南子》。
《列子·汤问》中最先提出女娲氏炼五色石补天的事迹: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足,以立四极。”
到了《淮南子·览冥训》中,女娲补天的故事被渲染地更加夸张,颇具神话色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精民,鸷鸟攫老弱。
於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民生背方州,抱周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
可以看得出来,《淮南子》对于女娲的故事基本沿袭于《列子》,并且在《列子》的基础上更加光怪陆离,甚至有了《山海经》的韵味。
事实上,这样渲染神话人物的做法,在《淮南子》中屡见不鲜。例如神农氏尝百草的事迹,也是得到了《淮南子》的艺术性加工才流传后世的。
女娲补天(图片源自互联网)
那么,女娲补天的事迹,是怎么流传开来的呢?
根据相关学者的考证女娲神话传说,女娲的神话传说大致描述的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时代,当时的气候十分恶劣,时而天寒地冻,时而洪水泛滥,也就是《淮南子》中说的“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而在女娲补天之后,禽兽、虫蛇不再为害,春夏秋冬季节和顺,正是冰期结束后,原始人类自然环境好转的结果。
于是,人们把在大自然恶劣环境下生存下来的难忘事迹,以女娲的形象记录并流传下来,寄托了美好的愿望。
和女娲补天相比,女娲造人的典故时间较晚,最早见于《风俗通》。
《风俗通》的作者是东汉时泰山太守应劭,这本书收集了很多神话故事,女娲造人便是其中之一: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於縆泥中于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縆人也。”
女娲抟土造人(图片源自互联网)
这个故事可谓后世女娲造人神话的雏形。不过,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女娲神话传说,除了“抟土造人”一说外,流传甚广的,还有伏羲、女娲兄妹俩繁衍人类的故事。
最早把伏羲与女娲建立关系的,是晋朝皇甫谧编撰的《帝王世纪》:
“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有圣德。……女娲氏亦风姓也,承庖牺制度,亦蛇身人首。”
皇甫谧的记载中并没有说伏羲和女娲是兄妹,但二者同为风姓部落,又都是蛇身人首的形象,就不免让人充满联想。而在更早些时候的汉朝,在汉武梁祠的石刻画像上,伏羲和女娲的画像皆是蛇首人身,与《帝王世纪》的记载相匹,说明伏羲、女娲同出一个氏族的说法自古有之。但关于伏羲氏和女娲氏是兄妹,后配为夫妇,最终繁衍子孙的传说,却少见于史料。
东汉伏羲女娲画像砖(图片源自互联网)
伏羲、女娲兄妹繁衍后人的传说,主要流传于苗族传说中。伏羲与女娲本是兄妹,后来遭遇洪水,人烟断绝,兄妹二人配为夫妇,繁殖子孙。在洪水滔天的上古时代,这个版本的末世传说,确实也符合其时代背景。
而从古代社会演进的角度看,这个传说很可能是原始社会转入氏族社会的标志,伏羲和女娲先为兄妹、后为夫妇,便是氏族内部内婚制的体现。
女娲到底是人还是神,或是虚构的传说,现代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文:姬为毅
图:源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