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西安市共经历了四次总体规划编制,都一脉相承地坚守了西安的古都格局,并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修改提出目标,预计到2020年,西安市域人口规模将超千万,将我市建设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生态宜居型国际化大都市。
新旧分治 塑造特色
新老城区各展风采
身为一座古今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历史演变也遵循了“守古创新”的原则。据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第一轮总体规划初步确定了西安的功能分区,守住了唐长安的格局和棋盘路网;八十年代初,第二轮总体规划确定了“显示唐长安城的宏大规模,保持明清西安的严整格局,保护周秦汉唐的重大遗址”的古城保护原则;接下来的第三轮总体规划,按照“保护古城,降低密度”的宗旨,把保持古都风貌,发展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提到了战略高度;现行的第四轮总体规划,对城市特色、区域统筹等加以着重研究,描绘出了一张“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城市宏伟蓝图。
经过四轮修改,西安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体现了“新旧分治,塑造特色,新老城区各展风采”的方略,通过“西安城市特色研究”“皇城复兴规划”及“大遗址保护规划”,充分展现都城文化。新区按不同职能进行设计,展示鲜明的城市形象和时代特征,体现西安传统风貌与现代风貌的对话,形成丰富多彩的城市风貌形象,展现现代文明。
实施文化生态统筹宜居四大战略
构建大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体系
2014年10月,住建部转国务院意见,原则同意开展《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修改工作,并提出了具体意见。随后,西安全面启动了修改工作。2016年11月25日,《总体规划》修改成果通过省规委会审查,等待上报国务院。
此次总规修改以 “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为重要途径,实施文化、生态、统筹、宜居四大战略。在原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发展条件,将西安的城市定位调整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航空产业基地,国家级交通物流枢纽,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生态宜居型国际化大都市。所谓国际化大都市,是指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系,有着全球性影响的国际第一流都市。
彰显历史文化特色
西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如何保护好宝贵的文化资源,也被列入总规修改的内容。提出在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方面,构建大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体系。在“两市一区”范围内统筹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凸显独特山水格局,构建两条区域历史文化保护带,保护具有文化特色的名镇名村,打造红色文化脉络与展示线路。划定中心城区历史文化核心区,将保护重点由老明城扩大到历史文化核心区,同时提出新时期名城保护目标,建立“三城、两脉、十片”名城保护框架,全面营造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城市营建的展示基地。
建设生态典范城市
处在秦岭之北的西安城,从古至今都被保护在这座绿色生态屏障下,此次总规修改,守护好生态体系被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西安将构建城市生态隔离体系,遵循生态刚性约束与城市理性增长相协调的原则西安传统文化脉络图,新增生态隔离体系内容,引导城市空间合理拓展,实现“生态隔离,组团发展”的空间格局。划定生态红线,规划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承载力,将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划定到生态红线(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生态红线内执行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禁止经营性开发建设活动,保护生态基底,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在遵循生态红线、保护文物古迹、生态廊道等刚性要求的前提下,与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衔接,实现规模刚性控制,用地弹性布局。
在严格保护占西安市域面积52.6%的秦岭山地的基础上,全面构建市域生态体系。规划期末,生态用地面积占比、人均生态用地面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面积和占比等指标在国内大城市中排名前列,成为特大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融的典范 。
交通运输网络通达国际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上升,缓堵保畅工作备受关注西安传统文化脉络图,疏通交通,规划先行。修改后的总规提出,西安将构筑以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通达国际、辐射区域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并支撑大西安都市区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和城市空间协调发展。
机场定位由原来的“国内大型航空枢纽” 提升为“国家门户航空枢纽”,引入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长途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加强中心城区与机场的交通联系。铁路新增三条客运专线,远期形成“八放射”的快速铁路网,包括:郑西客专、大西客专、西银快速铁路、西兰客专、西成客专、新增西包客专、西渝客专和西武客专,实现西安在中西部城镇群的三小时交通圈;铁路枢纽方面,新增铁路南客站和阿房宫站两个高铁站,新建阎良城际枢纽站,扩建纺织城站为普铁车站。
城市快速路方面,调整快速路体系,由原来“两环十一放射线”调整为多中心、多层次的“通道、环线、网格”的道路骨架网络结构。
调整高速公路通道,在都市区构建“两环十射”的高速公路骨架,并调整公路客货运枢纽布局。城市轨道与省级《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对接,落实大西安“米”字形高铁网的廊道、枢纽、场站及23条城市轨道交通的停车场、车辆段、主变电站等配套设施,以上建设用地均已落实在《总体规划》修改中。
通过对传统格局的坚守和不断的创新推进,根据总体规划蓝图,未来几年内,西安的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人居环境等将会有较大的改变,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生态宜居型国际化大都市。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