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讴歌时代承古扬今
【No.580】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 刘瑞记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一一群体性。
群体性是指中国人以一个群体共同生活的特性,这种特性孕育出中国人一种重要的思想观念一一集体主义,凡事强调公,一切以公共利益为重,凡是有利于公共利益的事都是对的,损害公共利益的事都是不对的。在此基础上,中华传统文化阐发出很多内涵,主要有三点。
一、强调“礼”
礼是人与人交往相处时的行为规范。一个人对别人彬彬有礼就显得有有文化有涵养中华文化杂谈,反之就是无礼。礼的种类很多,如见面礼、握手礼、谈话礼、乘车礼、就餐礼、着装礼、 校园礼、军营礼、迎宾礼等等,它们渗透在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规范着人的行为,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表现。因为中国人文明而有礼,所以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
二、强调“中”
“中”就是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不不及,处在最和谐的状态。中华文化处处体现着中。中原人凡事总爱问“中不中”,中就是行得通,不中就是行不通。中国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浓不淡,不咸不甜,不热不冷,这样的关系最长久。中国人还讲“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能做到人人关系平等,不搞拉帮结派;小人则喜欢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亲亲疏疏。“中国”这一名字带着一个“中”,提醒每一个中国人做事要讲究“中”,不能走极端。“中医”中的“中”,指的是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平衡、五脏六腑功能相互平衡。
三、强调“和”
如果说“中”表现的是做人做事应把握的分寸,那么“和”就是做人做事应追求的结果。文化的目的是和,能实现和谐的文化是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最讲究和:家庭讲究和和美美,朋友同事之间讲究和和气气,国家讲究政通人和,与外国交往讲究协和万邦。北京故宫里有三大殿一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就是希望天下通过治理能和谐安定。
中华传统文化与法律、伦理、道德相结合,共同维护着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作者简介】:刘瑞记,男,196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大学毕业。曾任宛城区溧河乡中学教师,溧河乡教办室普教专干中华文化杂谈,南阳县体改办科员,宛城区经贸委党委委员,宛城区政府办信息科负责人,现任宛城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往期精彩回顾:
中原文化纵览编辑委员会
顾 问:秦 俊 刁仁庆
赵红俊 吕玉泉 梁书铭
总 监:吴会斌()
总 编:堰子川 黄玉玺
副 总 编:李发印(兼主编)
主 编:王明科 宛 扬 胡霄峰
执 行 主 编:索 丽 雅 晨
副 主 编:
漠 生 黄 琰 孙继山 冯晋俊麻会普
黄绪忠 綦睿爻 张春峰 何 俊
团 队:
蓝坤扬 堃 凤 韩 密 冯清勇 余增羽
王清阁 夏光银 苏淑洁 刘瑞记 王延昭
白 俊 解兴光 李贤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