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中国哲学流派,解析轴心时代的精神创新

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包括哪些呢_诸子百家都有_古代有诸子百家

主播 | 筱小

前面我们花了三天时间,用特别宏观的视角,探讨了咱们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中国哲学产生的大背景。

今天呢,我们就来深入主题,说一说:中国哲学史中那一个个具体的哲学流派吧!

司马谈和刘歆

我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一个词,叫“轴心时代”。

这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一个概念。

他就想:这“公元前800年 - 公元前200年”这段时间,真是好神奇啊!因为中国、印度、希腊,这三个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几乎就是同时出现了爆发性的精神创新。

而这个“轴心时代”,可以说是奠定了人类最重要的古文明基础 —— 人类社会此后的发展,都是在这个时代开创的格局中继续进行的,所以才叫“轴心”。

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包括哪些呢_诸子百家都有_古代有诸子百家

好,那么我们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三大轴心文明发祥地”之一,咱们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用想,那肯定是相当灿烂夺目的呀!

事实上就连“儒家”和“道家”,在当时,也只不过是许许多多互相竞争的学派中的两派而已。那时候,思想流派多到惊人,以至于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之为“诸子百家”。

顺便说一句:诸子百家,并不是真的有百家。事实上,比百家更多!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数得上名字的就一共有189家,其著作则多达4324篇。

不过,这里面很多都是“虾兵蟹将”,其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也不过几十家。而最终,也只有12家被发展成了学派。它们分别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不过这12家里,也并不是每一个都值得一谈,就比如这个“小说家”,它虽然自成“一家”,但被视为“不入流者”,摆不上严肃的哲学殿堂之上。因为小说家干的事儿,就是采集民间的各种传说、街头巷尾的议论,还有各种道听途说,借以考察民情风俗。

当然,如果放到现在,小说家的“流量”肯定是最大的。但是,它肯定是上不了严肃的“哲学期刊”的。

因此,这12家,我们再做个筛选:直接砍一半,只列举6家—— 这也是后代史学家第一次对“百家”进行筛选后的“全国6强”。这么做的第一人,就是汉初的史学家司马谈。他也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父亲。

后来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引用了他父亲的排行榜,这六家分别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排名不分先后)

这里儒家和道家,不用多介绍了吧?

其余四家,咱们先简单说说。

比如“墨家”,

这一学派的领导人就是墨子。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学术团体,甚至特别专注于研究自然科学和逻辑学,很接近西方的哲学。

之后是“名家”,

如果你是我们的老读者,应该熟悉,名家的代表人物就是庄子的好朋友惠子。他们这学派,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名”和“实”的 —— 比如苹果,苹果是一个“名”,但不是“实”。苹果当然也可以叫橘子,只要你愿意,叫什么都可以。那么,苹果的这个名,和苹果本身,有什么关系吗?这就是名家思考的内容。那可想而知,这一学派的思辨能力是惊人的,甚至到了“诡辩”的程度:“黑”的也能被他说成是“白”的。

之后是“法家”,

这里的“法”,意思就是规范或法律,他们并不认同“以德治国”,而是认为,一个好政府必须建立在一个“成文的法典”之上。

最后是“阴阳家”,

他们把宇宙的原理归结为“阴”和“阳”这两个主要原则。这里的“阴”,代表女性的原则,“阳”代表男性的原则,两者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由此产生了宇宙一切的现象。(是不是很像我们之前说过的那个“琐罗亚斯德教”?这其实也是一种典型的“二元论”思想。)

好,这就是史上第一个对“百家”进行的筛选方式。后来试图对百家进行筛选的第二个史学家,就是西汉的刘歆。

刘歆的“诸子百家排行榜”有十强,这个排名还是不分先后,其中包含司马谈选的6家,另外又加了4家。

首先是“纵横家”,

这个非常有名,创始人是鬼谷子。他开设“说服力技术学院”,钻研的技术就是所谓的“纵横捭阖”之术,著名校友就是苏秦和张仪。说白了,他们就是当时的外交家。

第二个是“杂家”,

这个名气不大,是当时不拘泥于一家之言的“折中派”,相当于今天的瑞士了。

然后第三第四,就是“农家”和“小说家”,

小说家我们前面说过了,而这个农家,顾名思义,就是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奉“神农”为祖师,目的就是劝人当农民。(这个名字今天看起来特逗,像“农家小炒”似的,感觉像是个菜名。但我们前面说了,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而且非常重农轻商,所以这个农家群众基础特别猛,真的不容小觑。)

好,于是乎,

前面6家,加上“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这4家之后,就成了所谓的“九流十家”了 —— 这个“九流”,是因为10家里的小说家摆不上台面 —— 所以要是把它去掉,就是“九流”,把它加上,就是“十家”。

而我们常说的“三教九流”,就是指“儒释道”三教,和“九家”思想流派。

所以,我们的春秋求战国时期“思想大爆炸”,正是以这6-12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相互争鸣的结果。

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包括哪些呢_古代有诸子百家_诸子百家都有

百家的由来与发展

上面我们简单介绍了诸子百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流派,接下来我们就得说清楚:为什么这春秋战国时期,突然就冒出了这么多思想流派了呢?早不来

晚不来,为什么非得是这么一个时间段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咱们地球进入了“轴心时代”了嘛?

当然不是啦,这个“轴心时代”,

只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说法。

别的古文明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不知道,但至少我们中华文明的飞跃,要比“轴心时代”早很久很久。

事实上,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最辉煌的时候,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思想流派虽然多,但“多”并不代表它就最“强”。乾隆皇帝作的诗还最多呢,但他也不是最好的诗人嘛。

我们中国的思想文明最辉煌的时代,至少要比轴心时代再往前推好几百年,比如夏朝和商朝,最晚最晚,也得推到西周建立的公元前1046年。

换句话说,百家争鸣的时候,我们的文化体系基本上就已经有很强的“地基”了。也正是因为地基够稳,才能支撑百家在上面互相PK。

就比如“六经”中的《诗经》《易经》《尚书》《礼经》,这些都是先秦时期老早就有的东西了。而我们中华文化里的各种“大词儿”,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被创造出来的,比如:天下、德治、民心、协和万邦,等等等等。

然后诸子百家就围绕着这些“大词儿”及其代表的核心观念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一代一代的,就奠定了我们文化的底色。

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周朝建立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普世主义文明”就已经出现了。

但“文明”这东西,有一个特点:刚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并不显眼。所以那会儿的人们对这种普世文明还处在一种很懵懂的状态,属于是“日用而不知” —— 就很像今天的“人工智能”,天天都接触,但一开始我们对这些东西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或者换个例子,就是“资本主义”,这玩意也是出现好久之后,人们对它才慢慢有了一些相对清楚的定义和理论。

我们的文明在早期也是如此:那时候的人们会下意识地用这套价值观来理解这个世界,并下意识地形成了一种行为习惯,而这些行为习惯全部加起来古代有诸子百家,就是一个字:“礼” —— 这就是古代贵族们的“道德标准”,也是君子和小人之间交往的“行为参照系”,

还有,像什么“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可能这些《诗经》里的句子,就是先秦时期的普通老百姓们日常使用的常用语,只是当时没几个人清晰地琢磨或总结提炼过这些秩序。

总之,日子就这么过着,但到了春秋后期,天下大乱了。数百年来早已习惯成自然的秩序,崩塌了。也就是“礼崩乐坏”了。

这一下子,人们突然就被惊到了,他们发现:过去那些赖以理解世界的坐标系,没了!那真是,唰~说没就没啊!而人类呢,是这样一种生物:经历了苦难之后,就一定会出现一大波哲人,进行一大波反思。

于是,那些千百年来被实践过来的一系列“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就变成了人们思考的出发点。而不同的思考,就催生了后来的诸子百家。至此,一个崭新的思想大爆发的时代,就这样开始了。

好,我们说完百家的由来,

接下来再说说百家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过去,学习都是贵族的特权,可是,贵族总共加起来也就那么点儿人,要是只教贵族,那这些思想流派明显是发展不起来的。

对此,刘歆是这么说的,他说:在周朝礼崩乐坏之前,也就是在周朝前期,“吏”与“师”,是不分的。

这里的“吏”是官吏的吏,换句话说,春秋前,是政府各部门的官员,负责把有关这一部门的知识给传递下去。而这些“官吏”和“诸侯”一样,是世袭的 —— 我爸是大司寇,那我也是大司寇。

因此,那时候只有“官学”,没有“私学”。意思就是,当时是没有任何所谓的“私人教师”这种职业的。所有担任教师的,都是政府的官吏。

但后来古代有诸子百家,周皇室失去了权力,那官吏们当然也就跟着遭殃了啊!他们纷纷都失去了优裕的地位而散落到了民间,但他们得吃饭啊,于是就开始以“私人身份”招收学生,传授他们知识。

你看,这时候,他们已经不是“官”,而是“师”了。也正是在这种“官吏”与“教师”分化的过程中,兴起了诸子百家。

那很显然,过去在各部门任职的教师们,都有各自专属的专业和特长,也有各自的思想和见解。

有些教师擅长讲授经书和礼乐,他们被称之为“儒”;还有些教师精通兵法或武艺,这些人就被叫做“侠”;有些教师特别擅长辩论,emm... 可能过去是外交部的“说客”,他们就被称之为“辩”;另外有一些人懂巫医、星相、占卜,这些人就叫“方术”,或“方士”。那个后来被秦始皇派到日本的徐福,就是方士嘛;当然,也有不当教师的,比如有些人特别擅长政治博弈,玩转纵横捭阖之术,所以就去给各种诸侯王公当“谋士”,平日里献献策,也完全能糊口;最后,还有一些人,学识、才干,一样不差,但对现实政治很是失望,所以啥都不干,直接遁入了山林,他们就被称之为“隐者”。

你瞧,诸子百家,就是从这些原本在体系内掌握各领域专业知识的教师们一点点开班儿招生发展起来的。

这可以说是一个“行业大爆发”的时代,而在这个行业内,有这么一个人 —— 他可以说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招收私人学生的第一人。

没错,你猜到了,

他就是我们的先师 ——孔子。

明天,我们就来说说他。

好,今天就到这里,

感谢阅读,咱们下期再见吧!

下一篇: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盛宴,影响深远的文化瑰宝
上一篇: 法家与儒家、道家:战国时期重要学派的思想与代表人物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