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大典籍》丛书宣纸线装版出版发行座谈会在京举办。该丛书分为《黄帝内经精解》《仲景全书精解》《药王全书》《本草纲目(金陵初刻版)》4种6函35册,为首次合璧出版。
《黄帝内经》托名黄帝所作,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现在所见的《黄帝内经》,是一部由战国至两汉不同时代的医家,搜集当时医学成果,整理加工和补充成篇梅花版中医古籍丛书推荐,汇集而成的医学巨著。
《仲景全书》即《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公元二〇五年,为世称“医圣”的东汉名医张仲景所撰。是第一部中医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著作。
《药王全书》包括《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分,为世称“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所撰。这两部书充分反映了唐初医学的高度发展水平。成书以来,《药王全书》不仅在国内深受欢迎,同时还影响到了国外,如朝鲜、日本等。
《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的医药学巨著。问世以来,《本草纲目》先后刊刻三十余次,明代胡承龙刻印的本子为《本草纲目》最早的版本,世称“金陵本”。本次整理,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影印出版的金陵版《本草纲目》为底本,以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校点本为主校本,参考其他有关文献整理而成,力求反映金陵初刻本《本草纲目》的原貌。
丛书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曹洪欣和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传统医学中心主任武国忠主编,从选题策划、丛书定名、版本甄选、对比研究、文本校勘、集注译解、稿件审读,到印刷装帧,历时5年。
在当日的出版座谈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表示,这套书从出版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是致力于对中医经典的呈现。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医经典,更对中医药的发展有着积极发展和促进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周杰指出,在中医文化里,中医的博学是中医思维的一个基础,所以这四部经典合辑的问世在中医发展史上都是里程碑的。经典著作要传给后世,但是如何传,让后人如何来理解经典,这就需要一个“悟”字。这套书是曹洪欣和武国忠先生以及中医药学的佼佼者共同完成,两位主编在中医药领域深耕多年,见识卓著,成果频出,他们把自己的“悟”投注在这套书中,并非简单的整理故纸。
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对该书文献整理工作予以高度评价。他表示,在中国医学文化延绵永续的过程当中,师承的口传心授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没有经典就没有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献是基础。这四部著作都是中医药经典中之伟大的典籍。同时,也是中国医学发展的四个“节点”“驿站”,标志着中国医学在不断前进时所展现的、可以给当今重要启发的内在逻辑性,是给现代和今后中国医学进一步筑基。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认为,中医不搞传承,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承是中医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找回中医的经典,中医才能找到源头之水,创新才有源有根。
善品堂藏书创始人何德益介绍,丛书采用定制的安徽泾县纯手工宣纸印刷,简体竖排,双色精印,湖州真丝绢面梅花版中医古籍丛书推荐,耿绢包角,传统古法线装,楠木柜装藏,突出版本甄选、古本辑复、文字校正、经典解读等方面整理研究,力图在中医古籍原貌恢复、中医经典传世保存和中医文化普及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贡献。该丛书已经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永久收藏。
座谈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线装书局联合主办,善品堂藏书承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善品堂创始于2012年,创立之初由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担任学术总顾问,由中国文化书院学术支持。
善品堂以“中华文化让人类生活更美好”为愿景,以“让国人爱上国学、国礼、国货”为使命,践行“读至善上品之书,养至善厚德之性,施至善良行之举”为理念。持续深耕中国传统文化产业。
善品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真心和用户做朋友,坚持做感动人心、物超所值的国学文化产品。
善品堂人将不忘初心,继续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促进国学文化产业振兴,助推文化强国建设,为中华文化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将通过匠心出品的每一件产品,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