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与中峰明本堪称是元代文坛和佛教的两大领袖,他们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中,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之一,就是赵孟頫向中峰明本写经换茶的故事。
赵孟頫《心经行书册》 纸本 局部 册页 辽宁博物馆藏
赵孟頫『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在赵孟頫的一生中,抄录了大量的佛教经卷。赵孟頫所抄佛经流传于世的多达八十多册(卷),仅《金刚经》就十一次,有十二册。《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圆觉经》《无量寿经》等,他都写过多次。他写经换茶的事,纯属情理之中,且为其与中峰明本往还交游之书函诗文所证实,更为辽宁省博物馆所藏赵孟頫书《心经》长卷所实证。该帖的落款,有『弟子赵孟頫奉为本师中峰和尚书』之语。
赵孟頫《心经行书册》 纸本 局部 册页 辽宁博物馆藏
赵孟頫《心经行书册》 纸本 局部 册页 辽宁博物馆藏
明代后有人据此佳话,绘有图卷传世。其中最著者,当即明代大书画家仇英、文徵明珠联璧合的《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为国画、书法合璧之作中峰明本梅花诗百咏古籍,现藏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明 仇英、文徵明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
该图是仇英应明代收藏家昆山周于舜之请求而作,仇英曾临摹赵孟頫之画中峰明本梅花诗百咏古籍,对赵孟頫书写《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事应有所知,所以周于舜找人画《赵孟頫写心经换茶图》,仇英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仇英《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最早著录于乾隆时期的《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中,标题为《仇英画换茶图、文徵明书心经合璧》一卷。题识云:『二幅画幅,纵六寸五分,横三尺三寸。设色,画松林、竹篱。松雪据石几作书,恭上人对坐。后设茶具、炉案。侍童三。款,仇英实父制。钤印二,十州、仇英之印。书幅,金粟笺本。纵如前,横九寸七分。楷书《心经》,嘉靖二十一年,岁在壬寅,九月廿又一日,书于昆山舟中,徵明。钤印二,停云、徵明。』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局部之一
画面松林、竹篱,赵孟頫据石几作书,中峰明本禅师对坐,描绘的就是写经换茶的故事。图之右前方为赵孟頫在松林树下据石几写字,似乎才将纸摊开,正待作书。石几前坐有一僧,面向画纸,即是题识上所说的『恭上人』,正是中峰明本禅师。而赵孟頫则侧身看着右前方的侍童,手上捧着一物,似为茶包,正走向赵孟頫。图中间松林较远处有一侍童,正蹲着煮水。图之左侧更远处有一侍童,手捧着一物正向这里走来,侍童的身后有两只喜鹊正在圆台上觅食。赵孟頫与中峰明本之间的交往,颇能反映元代士大夫参禅问道的现象,这是禅师与士大夫精神相通的表现。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局部之二
该画卷后《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明朝大家文徵明所书,书于金粟笺本上,末题『嘉靖二十一年,岁在壬寅,九月廿又一日,书于昆山舟中』。文彭题跋云:『逸少(王羲之)书换鹅,东坡书易肉,皆有千载奇谈。松雪以茶戏恭上人,而一时名公盛播歌咏。其风流雅韵,岂出昔贤下哉。然有其诗而失是经,于舜请家君为补之,遂成完物。癸卯仲夏,文彭谨题。』『松雪』即赵孟頫,他自号『松雪道人』。文彭系文徵明长子。文徵明次子文嘉的识语云:『松雪以茶叶换般若,自附于右军以黄庭易鹅,其风流蕴藉,岂特在此微物哉?盖亦自负其书法之能继晋人耳。惜其书已亡,家君遂用黄庭法补之。于舜又请仇君实甫以龙眠笔意写《书经图》于前,则此事当遂不朽矣。癸卯八月八日,文嘉谨识。』原文作者:鲍志成(作者系浙江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章来源:《荣宝斋》2018年4月刊《赵孟頫茶书画述略》
明 文徵明 心经
文彭 题跋
文嘉 题跋
根据此图收藏家王世懋(1536—1588)之题跋:仇英作此图系因明代收藏家昆山周于舜(1523—1555)之请。周于舜因获得赵孟頫的『写心经换茶诗』,而不知其所写《心经》流落何处,于是请仇英依诗之意而作画,同时并请文徵明在画卷后以小楷字书写《心经》以媲美赵孟頫原作。王世懋后来自周于舜家得此画卷,见它与自己所藏之赵孟頫《心经》正好是两美之合,遂在画卷上于文彭与文嘉题识之后再增题跋语,叙述仇英作画及文徵明写《心经》之缘由,使周于舜请仇英作图原委大白于世。画后文徵明书《心经》,文徵明之长子文彭题跋和文徵明之次子文嘉识语,仇、文两家交情之深,也由此可见一斑。仇英此图卷用笔精爽纯熟,作色明丽艳逸,不失秀雅温润之气,加上诸家题跋,国画书法,珠联璧合,堪称国宝珍品。
王世懋 题跋
其实赵孟頫写经,不光是为换茶,更重要的原因是皈依佛道,虔敬三宝。当时朝臣对赵孟頫亡宋宗室的猜疑和排挤,世人对他仕元为官的鄙视和指责,如此这般的精神痛苦、心理压力,促使他醉心于书画艺术,倾心于佛道,希望从中寻求人生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据《元史》本传载:赵孟頫『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在他的一生中,抄录了大量的佛教经卷。
元 赵孟頫(款) 临黄庭经附绘王羲之像卷 局部
元 赵孟頫(款) 临黄庭经附绘王羲之像卷 局部
元 赵孟頫(款) 临黄庭经附绘王羲之像卷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