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清初的作品之中,《菜根谭》是最著名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此书博采儒、道、佛三家思想之所长,汲取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精髓,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化为大多数人均可认同的道德规范和人生准则,以激发人心向善。其对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具有不可小视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因此,该书自问世之日起,便盛传不衰,历来被奉为处世修身之宝典。
《菜根谭》的文字简练明隽,意境空灵淡泊,而所阐释的为人处世的智慧更是能警世感人,使人们能够明心见性,彻悟人生。全书以天理道德为基础,反复阐述息妄以修真的办法,教人存天理、节人欲,知“天理路上甚宽,人欲路上甚窄”,力脱俗情、淡泊名利,以保天性。
关于《菜根谭》的作者,一标洪自诚著,分前后两集,前集有225章,后集有135章,共计360章;一标洪应明著达观国学经典,有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三山病夫的序,分成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项。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八·子部·小说家存目中《仙佛奇踪》有这样的记载:“明洪应明撰。应明字自诚达观国学经典,号还初道人,其籍贯未详。”由此可知,洪自诚就是洪应明。关于洪应明的事迹并无正史可稽,只知他身处政治昏暗的明朝末年,在内忧方面,朝中有严嵩、魏忠贤等先后擅权,出现反对太监专权的东林党;民间有流民暴动。在外患方面,鞑靼屡扰北方;东南沿海则时有倭寇骚扰。国无明君、朝野动荡的局面告诉人们,“至君尧舜上”的雄心对这一代文人而言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他放怀于名利之外,对功名富贵看得很淡泊,而专心埋首于写作,著有《菜根谭》《联瑾》《樵谈》《笔畴》《传家宝》等书,可惜只有《菜根谭》一书传世,其余均已散失。然而,只此一书也足以使他的人生理想和对世人的关爱之情流芳百世、光耀千古!
《菜根谭》一书名称的由来,得自宋代儒者汪信民所说“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古人常以“咬菜根”比喻甘于本性、安贫乐道。洪应明取此书名,寓意在淡淡乏味的菜根中有着无限真味的存在,表示能经受艰难困苦,才能成就伟大事业;要世人放弃倾轧之心,而在清苦历练之中敦品励行、修身养性。读《菜根谭》需要人们平心静气地细细玩味,才能体会出这些看似平凡的语言中蕴藏着的伟大意义。书中字字珠玑,在简洁平淡的话语中饱含着深刻丰富的人生真谛,教诲世人要不为流俗所囿而能达观,将人生遭遇化为可以欣赏咀嚼的对象,以消弭无常的悲情。书中所述皆为儒、佛、道三家之精髓,底蕴深厚,意旨高远,能为充满物质欲望的人们挹注一股透见人世的力量,使人们在纷乱的世事面前立定脚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书中主要以佛道清静无为的思想指导人们如何修身养性,对于因欲望而迷失自己的人们而言,其价值当然是不可估量的。然而,对于众多阅读此书的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来讲,它不免有些枯寂和消极。因此,作为时代骄子的年轻一代更应汲取其中积极用世、进取有为的精神作为自己人生的指导,以蓬勃的朝气、远大的志向,理性地审视淡泊与进取、无为与有为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更宽厚、更通达、更积极的心态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
本书将《菜根谭》重新整理编排,并加以注释和评析,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相信这部点化人生的经典,对生活步调紧凑、压力繁重的现代人仍深具教益,能为处于社会多元化价值观中的人们指点迷津,使其不至于因为各种价值取向混淆而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共识。期望读者能够细细品味,并从中发掘生活的乐趣,领略生命的意义。真正悟出其中的精髓之后会发现,原来生活的道路竟是如此宽广,人生的意境又是那样的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