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一句品味后的陶醉,是对特色美食和厨者手艺的由衷赞美。这极具太原韵味的两字方言,拉开了《太原味道》美食纪录片的序幕。
东山旅游景区,一对90后小夫妻用地道的家乡饭——小米粥,给景区增添了特色风味,得到了温暖的回馈。
“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借用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之一,体味骑行客被朋友带来这里品尝小米粥时的话:“这里的小米粥真的好吃,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给我一碗小米粥啊小米粥诸子百家美食,母亲一样的米粥香……
问我家乡在何处?三晋首邑飘米香。
古人谈读书有三味,所谓“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观《太原味道——首邑飘米香》纪录片,也让太原阳曲特产的小米饱含了“三味”。
一是厚重的历史味。早在八千多年前,神州北方的先民就把狗尾巴草培育成古老的稷、粟,也就是今天的谷子,去稃壳后称为小米。夏商周时期,阳曲人民就开始种植谷子。小米哺育了这方土地上的人民,从田野间飘零到盛入碗中,作为充饥的口粮传承了几千年,如今登上了大雅之堂,亮相正经席面。2020年并州饭店制作的“金汤小米煮辽参”获太原市名店名菜金牌菜,古老的小米以崭新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二是浓郁的乡土味。阳曲县素有“谷乡”之称,阳曲小米地理环境独特,地处忻定盆地与晋中盆地之间,是谷物种植的黄金纬度。早晚温差大,日照时间长,产出的小米营养价值高,粥熬煮熟后,粥汤表面能浮出黏腻透亮的“粥油”。
金黄的小米是阳曲人的主食,“早顶稠粥晚喝稀,中午不够糁面粥。”“紧火捞饭慢火稠,不紧不慢熬稀粥。”阳曲人把结婚过日子形容为“一个锅里搅稀稠”。身体上火了,就喝点儿利米稀粥拉拉火,产妇坐月子要喝素面稀粥下下奶。有人调侃饥饿年代的米汤清得能照见祖宗爷,可又说“一米度三关”……
土豆丝、黄豆、老咸菜、红辣椒是与小米粥一同进食的传统标配。盛一碗游走在街巷里,或门对门蹲坐着,边吃边拉呱,饭香飘逸,言语亲和。往往一碗饭吃完了,邻里间的事也顺便解决了,小米和胃还暖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米赋予这里的人民朴实、憨直的性格。
三是多姿的创新味。走进新时代,古老的阳曲大地在党的领导下奏响乡村振兴的交响曲。你看在希望的田野上致富带头人正带领乡民种植、收获五色小米,制作出花样百出的小米美食。小米炒茶、小米酥块、小米锅巴、小米凉粉、小米油糕、小米折饼、小米丸子、小米清酒,主打的就是一个小米。小米饭也转了“城市户口”,成了城市乡村情感连接的纽带,进而与它相伴的配菜也提升了档次,由土豆丝、烩豆腐,变成了松树菇、鲜虾仁、排骨块、辽河参等。与高端食材的邂逅,让小米跻身养生美食名品之列,日益飘香全国,成为这片广阔田野上有机旱作的主打产品,也成为代表阳曲形象的崭新名片。
十多分钟的纪录片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历史的穿越。纪录片让本土人说本土味,“金黄楞楞的”“这就是咱家的小米”“进店坐哇”……乡音传递乡情,景点网红店的小夫妻、县城早点摊上的忠实食客、地头收割成熟谷子的新农人、省城高级饭堂里的大厨,共同演绎着新时代的小米故事。色形俱佳、异彩纷呈的小米饭充满生活气息,让观众有了一种对家乡的亲切感和走进新时代的豪迈。
但还是感觉这部纪录片有些片短言长,意犹未尽。
或许,视野可再广一点。如阳曲小米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发放的“阳曲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阳曲小米,黄土地上的‘黄金粒’”,在近年来的多次消费扶贫、名特优产品产销对接会上,县领导们先后走进各大网络直播平台,向广大网友倾情推荐,让阳曲小米从地上走上云端,名扬八方。
或许,入境可以再深一点。“白马掌里东风亮,范庄小米太后香,晋谷品牌精选种,赢得世间美名扬。”如能深入坊间,采编阳曲县泥屯镇小米特有地理环境由来的传说,以及“太后香”小米的得名掌故,纪录片的文化韵味会更浓。
或许,小米的食疗功用可再多普及一点。阳曲小米营养价值极高,2009年8月经国家农业部门检测,它富含人体所需的5种维生素,高于其他地方同类产品。除食用外,还可酿酒、制饴糖。这些片中有所提及,现代人注重养生,粟米入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和胃、收敛止泻、补虚清热的功效诸子百家美食,如能挖掘一下小米的药用价值,阳曲小米岂不又别具一味而引人大快朵颐呢!
“等一下,让我拍个照发下朋友圈。”
亲爱的朋友,请你到太原来做客,你会再来一碗阳曲小米粥吗?(高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