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论语”杨红博士走进湖北人民广播电台

国学启蒙是什么书_国学启蒙书是谁写的_国学启蒙书是谁发明的

作者 郑志方()

刚刚,在武汉被称为最会讲“小学生论语”的大学老师杨红博士,走进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湖北之声,完成了《朗读吧》首期直播节目。

杨红老师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博士、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国学教师、蒙正国文《论语》教师、武汉市十佳阅读推广人。

国学启蒙书是谁发明的_国学启蒙书是谁写的_国学启蒙是什么书

主持人李曼老师说,《朗读吧》将立足全省中小学,开放办广播,融合办节目,打造一个全省青少年朗读及语言应用全媒体平台。在栏目设置上分为三大块。《爱朗读》将紧密结合中小学语文及国学、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开展示范朗读、解析朗读和欣赏朗读。《会阅读》将以语文课本为依托,用“赏”和“析”的方式实现课本内外的延展,还有一块就是《乐剧场》。

杨红老师,是中小学生国学学习和阅读推广、阅读理解研究等方面的专家。我们将邀请杨红老师每周直播一期,前期会连续直播12期。希望对全省甚至全国的中小学生的国学学习,阅读推广能够有所帮助。

以下为直播实录的主要内容。

【朗读吧】

主持人:2019年1月11号,在这个有很多“1”的日子里,湖北之声《朗读吧》节目全新起航。大家好,我是《朗读吧》的新成员李曼,2019,我们一起走。

改版之后的《朗读吧》将立足全省中小学,开放办广播,融合办节目,打造一个全省青少年朗读及语言应用全媒体平台。在栏目设置上分为三大块。《爱朗读》将紧密结合中小学语文及国学、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开展示范朗读、解析朗读和欣赏朗读。《会阅读》将以语文课本为依托,用“赏”和“析”的方式实现课本内外的延展,还有一块就是《乐剧场》。在这里,广播剧、少儿剧、配音、各种有声产品的展演,你都可以听到。我们还将邀请大家来参加线上节目,通过展示、比拼等环节,让你们的才华得以充分呈现。

主持人:近些年来,国学教育逐渐火热,这其中又以国学启蒙教育为甚。不少家长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国学启蒙教育,但也有不少的家长还处在犹豫阶段。国学启蒙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有哪些好处?这些好处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湖北之声《朗读吧》下半段继续带你《爱朗读》。

【嘉宾片花】

杨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博士、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国学教师、蒙正国文《论语》教师、武汉市十佳阅读推广人,在武汉被称为最会讲“小学生论语”的大学老师,被湖北日报、新华网等媒体报道为“13年完成五级跳的励志教师”。

主持人:欢迎杨红老师。几年前开始,《论语》、《三字经》大热。很多家长认为,上学前让孩子一字不差背诵《论语》、《弟子规》、等传统经典就是让孩子接受了国学教育。但有一个现象是,这些背了《论语》、《弟子规》的孩子,有些在上学之后反而不喜欢学文言文。您有没有观察到类似的现象?

国学启蒙书是谁写的_国学启蒙书是谁发明的_国学启蒙是什么书

直播现场

杨红:这种现象是有的,小时候背一背挺好,对小孩子的语言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到了上小学以后,只是背一背,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不能适应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比如说如果只是背一背,不了解其中的含义,就无法指导他们的生活;在学习上只是背一背,也没办法把这些内容用到他们的学习当中。

简单说,小学生的考试,大部分都是考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字词句的理解。所以最终还是要了解其中的意思,以指导他们的生活,指导他们的学习。

主持人:很多人对于国学启蒙的理解似乎有些狭窄,觉得背诵这些经典就是最好的传承了,您的理解是什么?

杨红:学习呀,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能背诵;第二个层次是能理解其中的含义;第三个层次是把他用于生活中去,只有被人们用到的知识才会传承下来,如果我们想要让经典永流传,那就是不断的用到学习中、用到生活中。

比如说,有一个小孩,他读二年级,作业很多,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很自愿的去做了作业。我们从小背了很多唐诗,只有了解这首诗的含义,才会把他用到我们的场景之中。

我举个例子,樟树是新叶子出来后,陈年的叶子就会落下来,这时就有一首诗出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一阵风吹过,陈叶唰唰的飘下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们若是不理解了这些诗的含义,大概只能说,哇,好多叶子!

理解诗词,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美的感受力,所以经典传承重要的能和我们的生活交集,能和时代同频。

主持人:国学教育内容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学习时着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杨红:国学的范围很广,包括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哲学建筑、音乐绘画等等。针对不同的小孩子,学习的重点不同。

学龄前儿童,读一读声律启蒙,三字经、千字文,唐诗三百首,都比较好,有利于扩大孩子的汉语词汇量,并且朗朗上口,就像唱歌似的。进入小学阶段,分为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孩子从全方位照顾的环境中到了一个陌生的人环境中,接受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从心理上,他的内心的是很茫然的,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个陌生的群体,所以就要学习一些接人待物、日常应对的方法,帮助自己的快速转变角色。这时期的重点是简单的格言,并且帮助他们理解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三、四年级,这个时候就是重在在于字词句的学习,为更独立阅读经典文献打下基础;

五、六年级就要开始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那这些经典可帮助他们构建独立思考和是非判断的能力。

主持人: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会觉得学了儒家典籍中的《孝经》,孩子就自然而然会把父母的利益放在自己前面;学了经典古籍中讲述“信义”的故事,孩子就能够在任何场合下不说谎话,信守诺言,但很多时候,家长的希望是落空的,孩子的学习没有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这些现象,您想说些什么?

杨红:论语中有一句叫做“放于利而行,多怨”,意思是做什么事情都根据利益而行的话,就会产生很多怨恨。

孝也好、信也好,这种品德的修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一辈子受益的,同时学习也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点点的浸润。我们让孩子们学习孝经、三字经、论语等等,更多是让孩子们能够明理,能够感受到这些经典带给我们的启示。在孟子里面有一句话,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说,舜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有作为的人就应该像舜帝那样,你看,这是在为我们树立榜样,有了榜样,就相当于有了努力的方向,并且还告诉我们怎么做。学习知识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才能学得更牢,并潜移默化地指导我们的实践,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启发孩子们的心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假以时日,我们就会有看得见的进步。

主持人:刚才我们提到了孝经,三字经,弟子规等,小学生为什么要学论语呢?

杨红:论语自汉代以来就是孩童的启蒙书,而且这种传统绵延很久,一直到宋朝,陆游曾经描写农闲时光的诗,有一句是“《孝经》《论语》教儿童”。如果儿童能够认真学习孝经论语,那么前途就会从乌巾白纻到至公”。

论语的内容包括日常应对, 学习方法、人生理想、品格修养等等, 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看,一是从孩子的的角度。从小学开始学习论语,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现在的孩子们,压力很大,孩子容易迷茫,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独身子女,在很周全的家庭照顾中,孩子越来越不会与陌生人合作。而且出现问题很少从自身找原因,总认为一切的错在他人,不是自己;加上培优的种类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用别人的长处比较自己不足,就会感觉到处处不如人,在比较中逐渐失去自信。

那么论语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君子成人之美”中,可学会与陌生人合作;在“吾日三省吾身”中,学会向内看,而不是向外找;在“君子不器“中,找到自信。所以从小学习论语,如果能将论语中的话语用于生活中,就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二是从家长的角度来看。由于论语是2000多年的语言表达,对于现在的小学生学习还有些困难,这时需要家长的帮助才可能有一定作用,在陪着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或多或少会受到论语的影响,做出相应的改变,如果父母从中学习到一些相处之道,在教育孩子或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则会以温柔有边界的方式表达,而不是为了达到目标一味的许诺,扩大孩子的物质阈值。从论语中不仅仅是孩子学会反省,家长也会受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达到真诚的对话,构建和谐关系。

主持人:论语的范围这么广,那从哪里学起呢?

杨红:小学生开始学习《论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论语是一个对话体,也相当于是一个格言集,我们选取其中适合小学生学的内容国学启蒙是什么书,用浅显的语言讲解,并强调能够用于生活。根据内容分为十个类别,分别是学习篇、行动篇、交友篇、反省篇、品格篇、自我提高篇、理想篇、处事篇、格局篇、人生态度篇,这些都是我们小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正需要的培养观念。特别学习篇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就是具体的做法,学是老师交给你知识,习是把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知行合一,并且配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强调,要主动的学习,不能被动接受,这样才能让知识学得更牢固。

人的一生应该拉长来看,一个人的价值观、一个人品德修养、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增强,从表面上看的确是看不到,但是一旦在这些方面取得长进,他将会受益无穷。就好比做房子国学启蒙是什么书,学习国学经典,是在打地基,如果地基不平不牢,做得越快越容易倒,如果地基打牢了,无论是风吹还是雨打,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是一个人的话,遇到再多的困难都不会将他打倒。所以学习国学经典,是一个漫长的工程,不能急功近利。

主持人:我们血脉中的文化传承让即使不学国学的人,在听到唐诗宋词的吟诵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哼吟,看到国粹那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都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中国风。

非常感谢杨老师的分享。通过对国学启蒙教育意义的剖析,我想家长们对国学启蒙教育也有了一定认识。从下周五开始,杨老师将会和大家分享国学经典《论语》。当前《论语》越来越受到重视,2018年12月份,教育部将《论语》安排进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2018年的北京市高考题是《论语》,湖北的中考题是“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论语从各个方面,都有极高的价值,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阅读与学习。下周我们再见。

博士伴读国学杨 红 国学教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邓斯博 影视文学副教授,武汉大学博士钟 虹 大学教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记者教你写作郑志方 15年记者,曾任媒体主编、副总编胡彩丽 16年记者,曾任媒体记者、主编武 叶 楚才杯评委,现任长江日报记者关注蒙正国文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

下一篇: 历史学家谢国祯、姚薇元等人都是培养出来的
上一篇: 从《赳赳说千字文》看知识的断裂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