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文渊阁四库全书》中的“二十四史”评价不高,在一些人的印象里,《文渊阁四库全书》中的“二十四史”是对武英殿本的直接钞录,其与武英殿本差别不大,甚至差错更多,因而其利用价值并不高。 作为前四史之一的《汉书》,其文渊阁本也一直未能受到人们的重视。 重新审视文渊阁本《汉书》的价值,深入挖掘其潜在的的学术成果,对于《汉书》研究汉书考证 四库全书,实有裨益。一、文渊阁本《汉书》是对殿本的进一步修正乾隆时期,重视文治,重刊经史。 乾隆三十七年,在“稽古右文”的旗帜下,乾隆下诏搜访遗书。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确定“将来办理成编时,著名四库全书”。①同年,开设“四库全书馆”,命永瑢充当总裁,敕命纪昀等人纂修《四库全书》。乾隆对 《四库全书》 的纂修十分重视。 乾隆三十九年(1774)冬,文渊阁还未开建时,乾隆就亲自撰写了《文渊阁记》。 乾隆四十(1775)年,在故宫文华殿后,仿宁波范氏天一阁式样的文渊阁开始修建。 乾隆四十七(1782)年,装潢好的第一份《四库全书》藏入文渊阁,因此第一份《四库全书》,后世称为“文渊阁四库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完成后,乾隆又下诏缮写六部汉书考证 四库全书,连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共计七部,分贮于南北七阁。
其中北京圆明园之文源阁本毁于英法战火;镇江之文宗阁本、扬州之文汇阁本均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之中; 杭州之文澜阁本在太平天国战火中虽有毁损,经后世学者努力修复,亦臻完备。 因此,现存较为完备的《四库全书》尚存四部。 其中,由于文渊阁本是最早钞录完成的, 且从后来的复校来看, 其质量都远胜于其他各本。 郭伯恭说:“文渊、文源二阁书覆校时检出错误较少,当比较可观。 且文渊阁书系第一部告成,字亦较为工整,该阁又处文华殿之后,每岁仲春经筵毕,例于此赐茶,高宗翻阅,时有所至,诚恐再见错误而获罪,故校勘亦较他处为精。 ”②此说甚是。 作为前四史之一,文渊阁本《汉书》较他书尤为精审精校。四库全书本《汉书》承殿本而来,其版式亦仿殿本《汉书》。文渊阁本《汉书》共一百二十卷。半页八行,行二十一字;注小字双行,行二十一字;左右双边,行间有栏;白口,单鱼尾,上象鼻题“钦定四库全书”,版心题《汉书》卷数及本卷页码。 首《御制题宋版前汉书》,次《御制读汉书》,次《御制读叔孙通传》,次《御制读前汉书汲黯传》,次《御制读苏武传》,次《御制读萧望之传》,次《御制读史丹传》,次《御制读翟方进传》,次《御制读龚遂传》,次《前汉书叙例》,次《前汉书叙例考证》,次《前汉书目录》,次《汉书提要》,次《汉书》正文一百二十卷,每卷末皆附考证,次《前汉书考证跋语》。
在《四库全书》的底本选择上,《四库总目·凡例》中说:“诸书刊写之本不一,仅择其善本录之。 增删之本亦不一,仅择其足本录之。 ”③可见《四库全书》在底本选择上是以选择善本、足本为原则的。 其中史部正史是以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刊刻的“二十四史”为底本,经武英殿刊刻的经史本,在版本质量上可以说是当时最好的本子, 所以四库本以其为底本进行钞录。 也因此,后世学者多认为四库本各书是对武英殿本的直接钞录,故而对四库本各书少有问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四库本各书其体例虽依仿殿本经史,然“查旧有刊本及进到之钞本,其中错误皆所不免,一经分校、覆校各员校出,自应令载卷末。 如仅系笔画之讹,仅载某字讹某,今校改;如有关文义考订者,并略附按语如下。 ”④这些校勘成果在《四库全书》钞录时,部分已于原文中改过,并且作了不同程度的精心整理和修订,留下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因此从这方面看,我们不能认为文渊阁本《汉书》只是对殿本的重新钞录。可以说,文渊阁本《汉书》在殿本的基础上,对本已质量上乘的殿本作了进一步的精心整理和修正工作, 从而形成了一个更为精审精校的《汉书》版本。二、《钦定四库全书考证 · 汉书考证》的校勘学价值《钦定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纂修《四库全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衍生品。
据“谕内阁着总裁等编刊《四库全书考证》”(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三十日)载:“昨四库全书荟要处呈进抄录各种书籍。 朕于几余披阅,见黏签考订之处,颇为详细。 所有各签,向曾令其附录于每卷之末,即官板诸事,亦可附刊卷尾。 惟民间藏板及坊肆镌行之本,难以概行刊入,其原书讹舛业经订正者,外间仍无由得知,尚未足以公好于文渊阁本《汉书》及《钦定四库全书考证 · 汉书考证》(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申奎摘要: 乾隆三十八年,在“稽古右文”的旗帜下,敕命纪昀等人开馆纂修《四库全书》。 文渊阁本《汉书》正是形成于此时。《汉书》在底本的选择上,虽是以武英殿本为底本,但并不是对武英殿本的直接钞录。 另外,汉书每卷末所附《钦定四库全书考证 · 汉书考证》,对于当代《汉书》研究具有重大价值。 然而学术界一直对文渊阁本《汉书》存在着误解,因而不能很好的利用文渊阁本《汉书》的学术价值。关键词: 《汉书》《汉书考证》价值古典文献学研究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