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
带你遇见最美泉州古城
2022年2月20日上午,由泉州古城办、泉州文旅集团主办的“泉州民俗文化漫谈”讲座于小山丛竹诚正堂精彩开讲。
讲座主讲人为泉州师院历史学教授、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主任陈桂炳。
讲座由泉州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教授陈敏红主持。来自泉州各地的文史爱好者前来参加活动。
泉州民俗与泉州学
陈桂炳老师认为,泉州在秦汉以前为闽越人的居住地,属于闽越族民俗区。汉武帝时,闽越国灭亡,闽越族民俗就迅速衰亡。上古时期闽南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闽北地区,但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相对安定,自汉晋开始,北方汉人就不断迁入,逐渐使泉州成为一个以汉人为主体的移民社会。这就是泉州民俗形成的历史背景。
公元260年,孙吴设置的东安县,是闽南开发和汉族人口初步汇集的第一个标志。因此,学者们都认为泉州是闽南方言的发祥地,唐及北宋为闽南方言成熟发展的时期,基于方言是地域文化主要载体的考虑,且根据对泉州民俗的定义泉州古城有什么传统节日,可以认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泉州民俗,其最后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北宋,此后,泉州民俗被外迁移民进一步传播到海内外。
直到三国吴国时,闽南地区才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县级建置:东安县(260年)
陈桂炳老师指出,泉州民俗具有传播性、区域性、变异性、兼容性的特点,在此特性之下,泉州学应该加强对泉州民俗文化的研究。
辞旧迎新说春节
陈桂炳老师提及先秦是中国传统的岁时节日体系的萌芽时期,已形成了以春社、伏日、秋社、腊日为主的节日序列,经此之后,每个朝代不断延续和发展各种岁时节日。
他认为,传承春节习俗,积淀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葆春节文化的魅力,关键是要继承和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以创新的精神发展传统节日文化。
陈桂炳老师以伦敦华埠新春庆典为例,阐述以创新精神永葆春节文化的魅力。(图片来源:英伦圈)
数字观念与民俗
古今中外,人类对数字有着神秘的看法。直到现在,世界各国还有各种形式的对数字的崇拜与禁忌。自从数的概念诞生以来,它不仅具有计算的功能,还具有文化的功能,并依据这种文化功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其他文化。陈桂炳老师认为,人们对数字的崇拜和禁忌是数字文化功能的重要表现。
有趣的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大都集中在奇数上,它们分别是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月数日数奇奇相逢。
人们对偶数的认同,首先来自于人对自身的感受:人的肢体是对称的,两只手可以协同劳作,两条腿可以交替行走,两只眼睛可以看清楚事物,否则视为肢体不全(单数,不对偶),其生活能力就大大减弱。其次人们从生活习惯中认同了对称,筷子成双可以夹起食物,双木为林,二人成家,生活的需要与繁衍都需要偶数。把偶数和吉利、顺畅相联系。相反,不偶为奇,数奇则是不走运的另一种说法。
因此,有民俗学者认为,我国热热闹闹的传统节日,恰恰是建立在不吉利的奇数之上,按照中国传统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维转换模式,我们有理由相信,节日喜庆的外表是为了完成奇月奇日由凶转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战胜凶气而设立。
戏台上下看民俗
陈桂炳老师生动地诠释了戏曲与民俗的关系,就戏曲活动主题而言,作家、演员和观众既是社会的成员,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之中,同时也是戏曲活动的参与者,共同维系着戏曲的运动和发展;而就戏曲的审美形态而言,戏曲总体上具有重人伦、通俗、多模拟的特点,这些特点,如果不从民俗文化的背景进行解释,就很难获得令人信服的答案。
明嘉靖本《荔镜记》书影与当代《陈三五娘》剧照,这其中包含了诸多民俗文化。
戏曲中的喝酒饮茶习俗、水陆行旅习俗、自然崇拜习俗、妈祖信俗、城隍信俗、咒诅信俗等,都与泉州的民俗信仰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梨园戏中保存着大量有关民俗信仰的内容,也是顺理成章的。
水陆行旅习俗中,泉州人早时一般以“铺”和“里”为单位,一铺十里。
脱草鞋习俗,更是于华侨文化有关。
侨批与侨乡民俗
讲座最后,陈桂炳老师以侨批中的泉州侨乡生活民俗为结尾,从侨民的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习俗、祭敬亡魂、尊奉俗神等方面,指出侨批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档案文献,作为一种文化,它是一种以金融流变为内核,以人文递播为外象的综合性、流动型文化形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位于泉州中山中路上的侨批馆
民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它来源于过去,并由一代代人传承与发展,经长期交流与融合,显示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而通过陈桂炳老师的讲述泉州古城有什么传统节日,泉州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更显珍贵。
接下来,小山丛竹还将继续邀请在地文史先生开展不同类型的文化讲座,以泉州文化底蕴培育文化底气,以文化底气厚植文化自信,让更多人感受世遗泉州的深厚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