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魏智华
魏智华为岭南金融博物馆担任志愿者培训讲师。
“明天是2023年6月14日(星期三),我在广东省博物馆讲解,上午10时30分讲解《自然资源》展厅,下午2时30分讲解《自然动物》展厅。”这是魏智华前天在自己朋友圈里发布的一条新的“通告”。不仅如此,如果“整理”魏智华今年以来的行程安排,就会发现他先后在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美术馆、广东华侨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王宫展区及王墓展区、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华南国家植物园等11家文博单位担任讲解志愿者。
仅2022年什么是文史百科,魏智华在广州艺术博物馆的讲解服务时长就达到332小时,在广东省文化馆的服务时长更是达到508小时;倘若从2011年他成为讲解员开始算起,魏智华累计的志愿讲解服务时长已经超过了10000个小时。今年60岁的魏智华,为什么可以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乐于贡献如此多的业余时间到志愿服务中?带着好奇,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与魏智华的采访地点定在一家咖啡馆内,从一杯美式咖啡什么是文史百科,他可以讲到咖啡的源头;旁边有几株绿植,他能立刻分辨出是春羽,属于天南星科,性喜高温、湿润、极耐荫;记者包里正好带着几朵栀子花,他则介绍,栀子花又名檐卜花,并提及一件江西吉州黑釉瓷的文物上就有檐卜花的纹饰……熟悉魏智华的石门中学教师林旭升曾这样评价:“他(魏智华)的脑袋里像是有许多格子,需要时那些知识就可以从格子里快速抽出来。”一些听过魏智华讲解的观众则说:“魏老师是引导我爱上逛博物馆的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广东省文化志愿总队长陈杭更是经常在不同场合盛赞魏智华是“广东文博讲解第一人”。
行走的“百科全书”
多展厅、多群体讲解都能胜任
实际上,记者早在2019年参观广东省博物馆时便留意到魏智华。他的讲解通常在每周二到周五的工作日,上午一场,下午一场。类似魏智华这样在工作日“频繁露脸”的讲解员志愿者其实并不少,但让人意外的是,在不少临时展览中,魏智华的名字也总会出现其中。“讲好一个展厅只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但想要讲好多个展厅,意味着得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广东省博物馆的服务台前,志愿者王洪波在提起魏智华时这样描述,“魏智华可以说是我们馆的‘临展专业户’,全馆可能只有他一个是可以把所有临展考核都通过并且讲好的。”
魏智华最显著的讲解特点是“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如讲一幅桃花坞的年画,仅从画面上一个肩膀瘦削的女性形象,他就可以讲到吴门画派及其代表人物唐伯虎和仇英,再对比武强年画中丰满的人物形象,衍生出五千多年来中国绘画的主流审美观和服饰艺术,最终落脚于“宁拙毋巧,宁丑毋媚”的美学演变特点;讲一幅《九九消寒图农历图》,他又会从画中的花卉图案要素讲到花语、农业生产的时历演算,最终再延伸至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最长的一次,他讲解《瞻彼星辰-希腊珠宝首饰文化》临展,从下午2时30分一直讲到晚上7时,仅从小小的古希腊珠宝首饰中,魏智华便能引申出磅礴的西方美术史的艺术变迁,再从西方美术史讲到古希腊神话,最终再“绕”回到现当代艺术……
不仅如此,魏智华还能结合不同的观众群体来进行讲解。同样是在广东历史文化展厅内,他给孩子们讲一颗出土于佛山石宕遗址、缺了门牙的头盖骨化石,提到拔牙背后潜藏的“成人礼”习俗,他会启蒙孩子们“还有许多历史秘密正等待你们来挖掘”;倘若遇到外地游客参观时,他又会以《和辑百越》大型油画切入,从南越王赵佗的民族融合政策讲到唐代“重启梅关古道”、宋人“南渡”等,来说明一千多年来广州所具备的开放包容的“历史基因”。
还有些时候,一些观众会提出一些“偏门”的问题,有时是关于文物价格,有时是关于美学教育,有时是关于博物馆的推广,但魏智华总能给出解答。“他就像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不论是中西方美术史、艺术史、哲学、文学甚至自然、植物学、心理学,他都能跟你讲。”一位志愿者如此评价道。
从营销总监到全职志愿者
加入11家文博单位讲解团队
很多人会误以为,博学的魏智华或许是一名高校教授。可如果打开他的人生履历,就会发现另一个故事脚本:在2011年成为一名全职讲解志愿者前,魏智华所从事的工作实际上与营销相关。
魏智华1963年出生在江西,早在小学阶段他就察觉自己对艺术和历史的爱好。高考恢复后,魏智华在父亲的影响下选择报考江西冶金学院的机械专业。进入大学后,魏智华将大量时间都交给图书馆,阅读各类传统文史典籍,随后还去赣南师范学院美术系进行旁听、学习国画等。
1987年,大学毕业的魏智华被分配来到顺德的一家企业成为一名工程师,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他发掘到时代浪潮下销售工作的“含金量”,便毅然转岗。彼时每隔一段时间魏智华就会换一家企业,职位也从销售员逐渐晋升为营销总监。
在那些全国各地跑业务的日子里,魏智华还抽空走访了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而为了弥补自己在艺术学习上的缺憾,他又先后前往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广播电视学院等院校进行专职学习或插班进修。
真正的转变发生在2006年,魏智华与在华南农业大学任教的妻子一同前往美国游学一年,在此期间接触到西方美术史、西方艺术史及西方哲学史,并第一次了解到国外的志愿者体系。“当时我们的朋友、教授、邻居的家庭中,大多数是只有一个人在工作,其他家庭成员都乐于去当志愿者,有的在敬老院,有的在图书馆,其中不乏一些专职志愿者。我那时突然觉得,人生可以有很多种活法。”
2011年,在与妻子商量后,魏智华辞掉工作,报名加入广东省博物馆和南越王宫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的讲解志愿者团队,开始他作为全职志愿者的日常。至今,他已陆续加入11家文博单位,每年都会因志愿服务表现突出被评为各馆的“十佳志愿者”,12年下来,这些荣誉证书已经堆满了一个大箱子。
此外,魏智华还经常自费前往全国各地文博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并将从其他优秀博物馆里学来的志愿者结构体系经验推广到广东省博物馆中,打破了过往“以学生志愿者为主”的人员结构,使省博成为广东省内唯一一家以社会志愿者为主的文博单位。
“做有意义的事健康又快乐”
当讲师带出成百上千志愿者
很多人都好奇魏智华为什么不走学术路线,还有人问他“当志愿者有什么好处”,对此,魏智华总会引用一个西方哲学家的话,大意是“如果一个人可以一直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那他就是一个健康快乐的人”。而成为一名讲解员志愿者,对魏智华来说可以最大限度地践行自己的人生理念。
很多了解魏智华的人会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古风时期的“自由节制之美”。作为“明星讲解员”,魏智华时不时会被邀请上镜给一些“大咖”进行讲解,但不论面对什么“咖位”的观众,魏智华始终保持着同样的讲解态度。
魏智华的物欲极低,他的生活极其规律简约:每天6时30分起床,喝一杯咖啡,吃一个点心包;8时30分乘地铁前往当天值班的博物馆进行讲解;晚上回家做家务,23时前休息。而他日常总是穿着妻子学校的纪念衫、手里常年提着一个帆布包,包里装着保温瓶、雨伞以及几张志愿者工作证。魏智华将自己目前所拥有的“自由”归功于妻子。“我们对物质的要求并不高,更想在人生下半程追求精神生活,只是她选择当老师,我选择当志愿者。”
许多观众因魏智华的讲解而爱上逛博物馆,为了更多地了解博物馆的讲解资讯,观众们甚至还自发建立起魏智华的“粉丝群”,这些“粉丝”中既有博士生、硕士生,也有学者、高校老师、家庭主妇、老年文博爱好者等,当中不乏有人受魏智华影响,也报名成为博物馆志愿者,而同时担任多家博物馆志愿者培训讲师的魏智华,这些年也带出了成百上千的志愿者。
今年魏智华60岁了,当讲解志愿者已经12年,他也并不打算“调岗”,准备“讲到不能讲为止”。“每过完一天,未来就会少一天,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每天完成这一件健康、快乐又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我的志向。”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依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