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一个国家的国族在发展历史过程中思创的文化总称。中华国学是中华国族在发展历史过程中思创的文化体系。狭义的中华国学仅指中华哲道思想学术与军武治世等部分学术文化;中义的中华国学包括哲道思想、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数形学、格物学和技术发明等等;而广义的中华国学则泛指中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同义语,也叫国学文化。所以,中国的佛教文化不是中华国学周易国学风水,而是印度国学。
中华国学经典就是中华国族个体或群体创作的最有文化价值的著作,也叫中华国学圣经、中华国学圣典。中华国学至高经典可以称作中华国学至典或至经、臻典、神典、郅经。按照学术文化价值,中华国学思想哲道类至高神典前十三部如下:1.伏羲《原易经》(即《河图》《洛书》《爻圭》~用于占卜才叫《爻卦》,附录《周易大传》);2.老聃《道德经》;3.墨翟《墨子》;4.荀况《荀子》;5.吕不韦学者集团《吕氏春秋》;6.管子学者集团《管子》;7.孙武《孙子兵法》;8.韩非《韩子》(被后世儒家伪称韩愈为韩子而篡改为《韩非子》);8.邵雍《皇极经》(包括《皇极经世书》与《渔樵问对》);9.蔡沈《洪范经》(仅存《洪范皇极内篇》);10.李贽《焚书》;11.孔丘及众儒《礼记》;12.张载《正蒙》;13.张行成《潜虚衍义》。
至于《周易》,本来是商末诸侯国周国的国君姬昌(兼西方诸侯国首长固有尊称西伯)根据伏羲易学创作的占卜应用易学经典(周公姬旦改编过),本质上是占卜书籍。因为易学创立主要依赖占卜应用术流传,而前两部占卜应用经典《连山》《归藏》失传,《周易》占卜所依据的爻卦成了唯一的易学传本周易国学风水,显得非常珍贵。孔子就是认识到《周易》爻卦是伏羲《原易经》的象数爻卦,才解读成了《易传》。秦后儒家不解孔子原儒之意,把孔子原儒《易传》配上《周易》杜撰成了儒家《易经》。而实际上,《周易》与《易传》是两部书。儒家独尊,把儒家《易经》权威化神秘化,吹得至高至神。王弼率先对《周易》进行了名理化义由化解释,连儒家大师朱熹也不得不客观地说《周易》是占卜书。现代学者对易学及儒家易学进行了再梳理,也说明《周易》就是易学占卜应用的书籍,后世儒家对《周易》的儒义化解读和其它学派对《周易》的哲道化解读,都是文本解读学,不是对易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原理探索。中国易学的本原理论或者基本原理,当代易学家弘申钰《易学本原道论~亘易科学基本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现代学术表达方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表述。从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易学真正的原理,确实博大精深,确实真正称得上是“学术中的学术”和“天下第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