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易经是群经之首,文化之根,智慧之母,帝王之术,学习易经是一种勇气,学会易经是一种超越,学易用易不仅是提升认知能力的古老方法,更是开启大脑的大道之源!
易慧大学堂非常注重学员的基础修养,采用线上与线下的学习模式,理论结合实践,重在禅易并用,福慧双修,特此选择部分学员在线上的分享内容,分享给广大的易经爱好者,让我们一起学易用易让生活更如意!
兰州释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麒麟
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陈麒麟!
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易经文化的发展历史。
《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本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宇宙运行规律的“大数据”。学习它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既是天地运行之理,更是治国理政之理,也是修身养性之理。
《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学之冠。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独中华文明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易经》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滋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易经文化发展的历史,简言之,易经的历史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易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夏朝的《连山易》,商朝的《归藏易》,周朝到现在的《周易》。《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卦,反应了当时的生存环境水患泛滥,需要山或高地阻隔洪水,大禹治水就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传说。《归藏易》以坤卦开始,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意思是指人类的文化和文明,都以大地为主,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反应了那个时代农耕文明开始成为主流。《周易》以乾卦坤卦开篇,象征天地定位,个人认为这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进步,天人合一的思想已逐渐成熟。
“世历三古,人更三圣”。在上古时期周易历史文化,人文始祖伏羲氏一画开天,万物始生,演绎先天八卦;大成周公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得后天八卦及六十四卦并作卦辞,这是《周易》的蓝本;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并言: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其作《易传》,世称《十翼》,为易经的发展插上了翅膀,《易经》体系形成并千年不衰。
易经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文化不竭的动力和源泉。自孔子之后,儒家一直奉《周易》为根本经典周易历史文化,从汉武帝开始,更为六经之首。道教在创立之初就把易经思想植入道教的基本体系,成为道教的基本标志。佛教自传入中国,就与儒家、道家融合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展成中华大地本土的宗教并成为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传承。易慧大学堂提倡“禅易并用,福慧双修”,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的传播和发扬。
自周朝以来,中华文明经历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蓬勃发展和自由融合时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易经作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成为中国两千年来封建王朝一切学术思想、治国理政方略的智慧大宝藏。诸子百家各领域的杰出人才都是易经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如姜子牙、鬼谷子、张良、董仲舒、诸葛亮、欧阳修、司马光、朱熹、刘伯温等,不一而足。清朝《四库全书总目》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易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以上讲的是易经在义理方面的发展历史。但是易经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除了济世安邦外,在生活中百姓日用而不知,术以载道,以道御术,下面介绍《周易》术数学的代表人物和典籍。
一、六爻预测 西汉京房,以《周易》为基础,把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纳入八卦,配上六亲,创立了六爻预测的原始思路和方法,亦称“纳甲筮法”。到了宋代,一本署名为麻衣道人所著的《火珠林》问世,六爻预测开始在民间流传。到了明清两代,是六爻预测的巅峰期,著名的作品有《黄金策》、《易冒》、《易隐》、《卜筮全书》、《增删卜易》、《卜筮正宗》、《易林补遗》等。
二、八字命理 虽然命理预测从秦汉即有,但是唐朝李虚中为命理学的开山鼻祖,他将人出生年月日的干支配成三柱六字为人算命。到宋朝初年,徐子平先生将算命术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加上时辰共四柱八字,徐先生所著《渊海子平》是命理学的重要里程碑。明代是命理学发展的鼎盛期,张神峰所著《神峰通考》,万民英所著《三命通会》俱是传世之作。清朝命理学得到更大发展,沈孝瞻《子平真诠》、余春台《穷通宝鉴》、任铁樵先生《滴天髓阐微》为命理学正本清源。
三、堪舆学 中国人自古就有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人事的智慧,风水学的信仰绵绵不绝,从夏商周到秦朝两汉,三国两晋,到东晋郭璞所著《藏书》为风水学的鼻祖,隋唐杨筠松《疑龙经》、《撼龙经》等,为风水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清仍然为风水发展的高峰,主要的著作有吴鼐的《阳宅撮要》、赵玉材《地理五诀》、蒋大鸿《地理辩证》等。
由于已知的原因,易经的发展在近几十年受到了抑制,但是在中华文明圈,易经的发展与时俱进,蒸蒸日上。韩国将易经的图案放到了国旗上,日本将易经的思想融入到了民族基因里,台湾、香港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相传。1979年之后,国家从宪法层面去除了“算命、算卦、看相是封建迷信”的条文,保障公民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
199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在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究会上指出:科学理解和研究周易,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各种人际关系、社群关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说明易经在中华大陆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层面的充分的肯定。
各位同学和老师,以上是我对易经文化发展的浅显认识,谢谢大家。
点击上方关注
点击下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