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资源与国家治理●
姚 洋丨儒学与共同富裕
李振纲丨孟子王道治理理念及其时代意义
李 伟 丨 国家治理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儒学源流●
何怀宏 赵占居丨将无同?岂无异? ——先儒论人性的共同性与差别性
袁晓晶丨孟子政治哲学的道德直觉主义基础
●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家思想●
杨 华丨儒家学说与上古中国的山川祭祀
于沁可丨 孔子博物观念辨正
●学术争鸣●
吴 飞丨文质论视野下的荀子人性论——兼评性朴论之争
颜炳罡 吴奇萍丨儒家,还是杂家?——《颜氏家训》思想归属辨析
●原典新诠●
刘增光丨公天下的刊落与忠君的凸显——唐《孝经注疏》的批判性考察
何益鑫丨《大学》首句与周文政治理想
高 波 侯方峰丨孔子乐论中的“尽善尽美”思想辨析
●宋明理学●
欧阳祯人丨阳明心学是先秦儒学合乎逻辑的发展
刘 沁丨“本体之体”与“体质之体”:朱熹体用论的辩证思想
●青年论坛●
康俊辉丨 “智的直觉”与“理性的直觉”——牟宗三、冯契关于智慧的直觉之比较
儒学与共同富裕
姚 洋
摘要:历史上对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主流解释是孔子具有均贫富思想,而当代论者倾向于认为孔子所指的“不均”是制度层面的“不均”,而不是财富方面的“不均”。本文从《论语》文本出发,发现孔子的宏观社会理想是“均无贫”——较为均等的财富分配是消除贫困的途径。这与当前的共同富裕主题是一致的。但在微观层面,孔子坚持财富分配的比例原则,因而与他的宏观理想产生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从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理想出发,投资民众以使每个人具备大体相当的收入能力,然后让民众遵照比例原则在市场中获得收入。如此实现的共同富裕才是可持续的。
作者:姚洋,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政治经济学。
孟子王道治理理念及其时代意义
李振纲
摘要:治理思想属于政治哲学范畴。中国古代治理思想就其理论源头来说,原本是先秦儒、道、墨、法四家七子(老、孔、墨、孟、庄、荀、韩)思想的题中要义。在诸子治理思想中,孟子尊王抑霸、仁政惠民、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王道主义尤为突出,千百年来,它一直是历代开明君臣治国安民的理想周易哲学范畴研究方法是,对封建制度自我完善提供着示范作用。近年来,诸子政治哲学再度成为先秦诸子学研究的一个新视域,不同于20世纪中叶那个特定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阶级立场划线、以“进步”“反动”戴帽的实用主义哲学批判,而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建设性的历史文化反思,其目的是反思历史传统,增进文化自信,为建构新时代治道理论提供思想资源和文化支撑。
作者:李振纲,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儒道经典及诸子哲学。
国家治理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治理
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李 伟
摘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并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高度为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的一个新的学术诠释的方法论视角。首先,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现代阐释需要把它放在中华文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框架中进行阐释分析,找到合理的分析坐标 ;其次,应当从国家治理的视角来阐释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智慧,坚定文化自信;最后,必须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原则来阐释中国古代治理思想的当代价值,从而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话语和中国智慧。
作者 :李伟,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哲学、伦理学。
将无同?岂无异? ——先儒论人性的
共同性与差别性
何怀宏 赵占居
摘要:人性显示出各种共性,也包含着各种差别性,且往往难分难解,值得仔细分析和梳理。先儒在春秋战国时代,对人性就有丰富深入的探讨,但以论人的共同性为主。孔子“性近习远”之说,预示了人性论探讨的基本方向和广阔空间。孟子所持的性善论,相当充分地发掘了人心向善的资源。荀子所持的性恶论,从社会制度着眼,也是积极主张人努力向善,化性起伪。汉至唐的儒家则更重视人的差别性,认为性有品级和等差。而纵览这些论述,可以发现先儒所论人的同异中,一个很重要的差别性分类是少数圣贤(包括“希圣希贤者”)和多数民众的差异。这也构成了传统道德两分的一种人性论基础。
作者:何怀宏,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人生哲学、社会史。赵占居,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心灵哲学。
孟子政治哲学的道德直觉主义基础
袁晓晶
摘要: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研究中,梁漱溟等人指出中国哲学具有直觉主义的特性,并多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进行论证。借助西季威克的道德直觉主义方法,可以直觉主义来诠释孟子的道德哲学,以及其与政治哲学的关系。孟子的道德直觉主义基于其四心之说,“仁义礼智”四心中,“智”具有一种直觉的认知能力,为四心之直觉倾向奠定了普遍基础;而“仁”统四心,又使四心之直觉有了向外延伸的扩展能力。以“四心”为根基的道德直觉主义,在孟子哲学中的最终通途,是达到致王道的理想政治,这就使其政治哲学亦含有直觉主义之倾向。这一直觉主义倾向,构成了后世儒学制度化与儒学权威化之间的一种张力。
作者 :袁晓晶,上海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政治哲学、近代儒学思想。
儒家学说与上古中国的山川祭祀
杨 华
摘要:先秦时期,中国的山川崇拜非常盛行,不仅《山海经》等传世文献多有记载,而且在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古文字中也得到确切证明。先秦各诸侯国都进行过山川祭祀,但这在诸子学派的言说中,却缺乏系统的记载。在山川祭祀的理论阐述、过程描述和制度设计三个方面,只有儒家之记载比较系统完整。在“三礼”、《尚书》、《左传》等文献中,对山川祭祀的时间、频率、空间、仪式等都有非常具体的说明。这些文献记载都成为后来历代“制礼作乐”的理论资源;随着儒学的官方化,山川祭祀自然也被列入汉代以后的国家制度中了。
作者:杨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历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秦汉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礼学和经学、楚地出土简帛和楚文化史。
孔子博物观念辨正
于沁可
摘要:在讨论先秦时代的博物观念时,孔子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被广为援引。西学观念影响下的一些学者认为,孔子教导弟子从《诗》中学习动植物的“名称”,是中国先秦时代对自然界漠不关心、只注重社会伦理秩序的有力证据。然而,这一论断既未考虑到时代变迁下观念的改变,又以西方现代哲学思维看待我国传统的“名”“实”概念。实际上,先秦两汉时期,在不同时代、不同学术流派的论述中,孔子的博物观念大相径庭,而在乡土博物学的语境中,所谓的“名”与“实”是合而为一的。辨正孔子的博物观念,可以从博物学、科技史的角度观照传统哲学中长期以来争论的“名”“实”之辨问题,是孔子研究走出儒学讨论、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次尝试。
作者:于沁可,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儒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山东大学特别资助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文学理论。
文质论视野下的荀子人性论
——兼评性朴论之争
吴 飞
摘要:近二十年来学界关于荀子性朴还是性恶的讨论,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学术争论。笔者并不赞同荀子性朴说,但认为性朴论者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荀子在《礼论》中提出性是本始材朴,是对何谓性的定义,而非对人性善恶的评判,故与性恶并非同一层面的问题。荀子非常自觉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来的文质论传统,并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讨论人性与礼制。他在《性恶》等篇中将作为质的人性理解为恶,但在《礼论》等篇中又非常肯定情与质,这展现了文质论的理论张力。相对而言,孟子对文质论没有像荀子那样讨论得那么深刻,但性善论更符合文质论的理论模式。
作者:吴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泰山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经学、礼学、宗教人类学、比较哲学等。
儒家,还是杂家?
——《颜氏家训》思想归属辨析
颜炳罡 吴奇萍
摘要:从《颜氏家训》作者的家族文化底色、思想来源、作品主题、核心价值来看,《颜氏家训》的思想归属是儒家,而不是某些学者所认为的杂家。第一,从《颜氏家训》的“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的学术追求与使命担当来看是儒家而非杂家;第二,从《颜氏家训》的“整齐门内,提撕子孙”的宗旨来说,是儒家的齐家之道,不是佛家的出家之法;第三,从《颜氏家训》坚守仁义诚孝的核心价值来看,《颜氏家训》是儒家而非杂家。虽然《颜氏家训》有“曼衍旁涉”之处,只能说其博大,但这不能作为判断其思想归属的根据。
作者:颜炳罡,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吴奇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公天下的刊落与忠君的凸显
——唐《孝经注疏》的批判性考察
刘增光
摘要:《孝经注疏》在唐代有着经典的地位,注、疏一体,共同构成了一部颁行天下的政治教科书。唐玄宗以至高无上的圣王姿态为《孝经》作注,因而《孝经注疏》也就体现出不同于儒者或经学家注疏的思想特色:一是引儒归道,尊道德而抑仁礼。玄宗《孝经序》与元行冲疏看似遵从郑玄,实则以道家无为改易儒家德礼之治,参照以玄宗《道德经》注疏即一目了然。二是摆落古礼,删削《孝经》所含公天下的政治精神。《孝经注疏》刻意排除旧注,对最能体现以孝治天下的三老五更之制弃而不言,体现出鲜明的尊君意识。三是强化尊君,从德礼之治滑落为律法之治。《孝经注疏》隐没《孝经》中作为行孝最高境界的“立身行道”之义,以遵守现世礼法为孝,强调“以顺移忠”的忠君之义。有鉴于此,宋世理学蔚兴,转而强调《大学》“修身”之义,于此可窥唐宋思想转折之一斑。
作者:刘增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孝经》学。
《大学》首句与周文政治理想
何益鑫
摘要:《大学》首句乃是全篇的宗旨所在。它以《周书》等所见的周文理想政治之传统为依据,提炼出儒学最高的实践理想。就其古义而言,“明明德”是在政治领域中显明其光明之德,亦即行明德之政。明德之政,除了恤民怀柔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选贤任能。行明德之政,即亲民、安民的过程。在此意义上周易哲学范畴研究方法是,“亲民”与“明明德”是一体之两面。其最终所达到的道德政治的理想境界,如文王后期之所至,即“止于至善”。《大学》首句是以平天下为视域,故其本义乃就最高处说。但在后续的论述中,则又可以作泛化的理解,普通人在各个层面都可以有相应的实践。后儒以“明明德”为修己,以“亲(或新)民”为治人,以立“三纲领”的结构,《大学》古义。
作者 :何益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学、《周易》。
孔子乐论中的“尽善尽美”思想
辨析
高 波 侯方峰
摘要:孔子乐论中“尽善尽美”这一命题涉及道德与审美的关系问题,“乐”“美”“善”等概念与艺术、审美、道德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区别,所以“尽善尽美”有特殊的美学含义。通过对“乐”的艺术效果及艺术规则的分析可知,它是兼具道德和审美两种属性的特殊艺术现象,因而在乐论范围内“美”和“善”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种价值,而是能够相互转化、融合,最终实现美善统一。
作者:高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侯方峰,齐鲁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
阳明心学是先秦儒学合乎
逻辑的发展
欧阳祯人
摘要:众所周知,王阳明自己十分自信的学问就是致良知之学,虽千经万典莫逃焉。但是在笔者看来,鉴于明朝中后期的特殊环境,王阳明还有没说透的话,那就是他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一切理论环节,全部走的都是一条从心性到政治的路。他的最终目标就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所以在他的著作中有对社会现实、皇帝以及官僚集团的批判。这种路数与孔、曾、思、孟完全是一致的,与儒家经典《尚书·尧典》、郭店简《唐虞之道》所展现出来的政治理想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阳明心学是对中华文化真正的追随,是中华文化合符逻辑的发展。
作者:欧阳祯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儒家哲学、陆王心学。
“本体之体”与“体质之体”:朱熹
体用论的辩证思想
刘沁
摘要:在朱熹对于“体用”的论述中,“体”既可以指天理而言“本体”,亦可指事物而言“体质”。然而朱熹体用论中的双重内涵并不是漠不相关的,而是具有相互蕴含和内在过渡的关系。“本体”之中蕴含着实存,“体质”本身就是“本体”的实存,揭示出朱熹论本体与存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本体之体”与“体质之体”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在朱熹对于“道体”的论述中,“道体”作为包含了“本体”与“体质”的最高整体性范畴,体现出本体的活动性与真实性。
作者 :刘沁,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中西比较哲学。
“智的直觉”与“理性的直觉”
——牟宗三、冯契关于智慧的
直觉之比较
康俊辉
摘要:康德认为人只有感触的直觉而能获得知识,但并无关于智慧的直觉,故不能把握智慧。牟宗三与冯契则认为人具有关于智慧的直觉,能把握智慧。牟宗三由先验论的、价值的立场肯断道德意识,由之开出迥异于感触直觉的智的直觉,以摄物归心的方式把握存在,获得智慧。牟宗三这一思路缺乏客观实在的基础,其哲思与牟宗三消化康德哲学、恢复儒家心性论的哲学关怀是有内在联系的。冯契以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基于感触直觉与理性直觉的互动统一,在现象与自在之物的统一互动及天人交互作用中认识存在的统一原理与发展原理,即智慧,这与冯契融汇中西马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哲学关怀是内在关联的。
作者 :康俊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