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主办,《道家文化研究》编辑部、《传统文化研究》编辑部、《哲学门》编辑部协办的第一期“‘三松堂’中国哲学工作坊”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7号院三松堂(冯友兰故居)顺利召开,主题为“《周易》与中国哲学”。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十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7位专家学者齐聚三松堂,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本次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北京大学道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鼓应先生和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郑开教授的致辞下正式开幕。开幕式环节中,陈鼓应先生特别谈到朱伯崑先生的易学传统对北大中国哲学学科的影响,言至“有容乃大”来描述北京大学的心胸宽广与包容度。郑开教授介绍了“三松堂”中国哲学工作坊的源起,而工作坊以三松堂为场地线下举行,学者们在这里致敬先哲、承续传统的同时,交谈真知灼见,是在为旧邦新命、返本开新的中国哲学事业作出实践。在主题报告开始之前,在场嘉宾到室外合影并参观三松堂。
工作坊合影
参观三松堂
本次工作坊分四场主题报告依次进行。
主题报告(一):《周易》新释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温海明老师回顾自己的“北大易缘”,提出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将来定会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哲学”的意识其实就是“天意”,带着冯先生的意识,中国哲学正在不断继承和再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辛亚民老师提出“占卜语言”的概念,对《周易·泰卦》中的“翩翩”与《周易·豫卦》中的“介于石”的解释作出了探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何益鑫老师提出了早期诸本《周易》卦名的差别可考察卦名的源起,而卦名的演变则折射了先秦易学的流传情况与《周易》在战国秦汉的传承谱系。三位发言人报告完毕后周易与文学的关系研究综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杨庆中老师等在场嘉宾对发言人作出了精彩点评与回应。
工作坊现场
主题报告(二):近现代易学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刘震老师从五四运动前后到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新世纪以来三个时期论述近代易学诠释的演进,讲述了《周易》的多重价值与治《易》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张丽丽老师介绍了20世纪以来英语世界易学研究的逻辑演进及其系统化过程,提出中国语言是一种互系性的语言,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也和西方不同。两位发言人发言结束后,陈鼓应先生等在场嘉宾对发言人作出了精彩生趣的评议与回应。
陈鼓应先生现场评议
主题报告(三):汉魏隋唐易学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白辉洪老师探讨了费直古文易学,指出费氏古文易学并非事实,而是在今古文学之争、象数-义理之分的学术史叙述中被解构出来的;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谷继明老师从以有无中道释三易、《易》约有明玄、《序卦》六门义三部分介绍了周弘正之易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李芙馥老师指出王弼的阴阳观强调阴阳平衡与和谐,为义理易学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也为社会政治秩序的实现提供了一条理想的哲学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胡海忠探讨了《周易正义》成书过程的三种推测,分析了王弼对《周易正义》一书思想框架的搭建。北京大学哲学系王鑫老师对三位发言人的报告做出回应,多位学者在提问与讨论环节参与进来,现场研讨氛围热烈。
工作坊现场
主题报告(四):宋代易学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的陈睿超老师,论述了程颐对王安石《坤》六二爻注解的批评,提出程颐和王安石在“性”论上的分歧,密切关系着二程理学的独特哲学建构思路及理学与新学的思想分野;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李震老师则通过对卦变说和成卦说的考察,对李之才、邵雍的易学内容、方法与特质提出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讨论环节中,北京大学哲学系吕欣老师对两位报告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的唐纪宇老师对报告作出了精彩评议周易与文学的关系研究综述,发言人对提问与评议回应完毕后,本场报告在深入研讨的学术氛围中结束。
工作坊现场
最后,是本次工作坊的闭幕式环节。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开教授向参与本次工作坊的专家学者们致谢,并期望“‘三松堂’中国哲学工作坊”秉承着冯友兰先生的深远寄托,传承与开新,一直举办下去。在热烈的掌声中,第一期“‘三松堂’中国哲学工作坊”圆满落幕。
工作坊现场
供稿:吕欣
摄影:李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