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我叫周易,今年27岁。大家叫我周大夫。因为我开了一个叫“身体记忆”的诊所。这个诊所虽然不能真的给大家看病,但是可以帮大家复制一些身体的部分,然后把它做成纪念品。
基本会以首饰的形式出现。比如手指的项链啊,鼻子的别针啊之类的。然后就是让大家能对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比较特殊的留一个故事给我们。
然后再介绍一下我自己吧。我之前是学工业设计的,之前在伦敦读了两年研究生,后来就回了北京,做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做“身体记忆”这个项目。但我们之前也会做一些产品或活动策划一类。
身体记忆流动诊所
那我们现在是在纽约,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在这里做什么?
我们现在在的这个地儿叫Flux 。我们现在在它的顶层,这是一个露天阳台。Flux 是一个在美国纽约的艺术驻地组织,这个组织已经有21年的历史,搬到这个地方是第7年。在这个地方我们大概有10-15个艺术家在这里艺术家驻地。这个组织会给我们提供工作场地,还有一些公共空间:比如说办公室和厨房。大家可以简单地做一些吃的。然后可以每天有一些不同的交流活动。
Flux 驻留空间所在大楼
在这里驻地的艺术家基本上各个学科的都有。比如说我是做产品和设计的,然后也有画插画的,还有做行为表演的,还有做机器人的,反正就是范围比较广泛。
Flux 的艺术家项目活动
我觉得在这的艺术家都很开放,都很愿意跟大家聊天,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贡献给其他人。不是那种一个人在一个屋里边儿就一直工作这种状态。所以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集体。Flux每年会有四次的大型展览。在这边驻地的艺术家也可以用画廊的空间来做他们想做的活动和展览。
你一开始是怎么知道艺术驻留这种活动的?
我可能是从14,15年开始才注意的。因为之前有听过一些驻留计划,但是可能因为我本身的背景是一个设计师,所以对于这种艺术家驻留我不知道要求是什么样的。当我来了Flux 之后才发现可能要求不是特别严格。就是比如说你有一个有意思的设计项目,也可以变成一个驻留艺术家。
Flux 顶楼的露天花园
对你来说,艺术驻留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我一直觉得艺术家驻留项目特别像古代游学。就像比如说原来那些诗人,就会在中国的境内,可能他有一定的盘缠,他就带在身上。到了一个地儿,他就觉得这个地儿山水特别好,风土人情特别好,然后他就可以从当地吸取一些知识啊,了解那边的人都在干嘛啊,然后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可能跟他的家乡是特别不一样。
Flux 的驻留艺术家在工作室创作
他也可以在当地做一些事情,可能帮别人写些字啊,写点对联什么之类的,我猜是这样的。然后他如果赚够了下一次盘缠,可能就再搬到另外一个地方。我觉得这是一个能让大家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开阔眼界的事情吧。
尤其是现在,北京和纽约差了这么多。可能艺术家做的事情也不一样。大家关注的点也不一样。所以让年轻的艺术家可以以一个相对可以承担的机会到其他地方来丰富自己的阅历。我觉得这个对每个人以后的艺术创作都是有影响的。
你刚刚说北京和纽约差距挺大的,能不能大概说一下你看到的区别在哪里?
MoMA PS1美术馆所在的纽约皇后区
北京我觉得可能文化种类没有纽约这么丰富,因为纽约是一个特别大的熔炉嘛。就比如说有黑人文化,一类的,也有正常的西方文化,还有什么印度文化呀,各地的文化都会在这里交融。所以你可以找到埃塞俄比亚菜,什么乌克兰菜之类的。
但北京主要还是以中国人,汉族人为主的一个群体。所以大家可能知道的这些知识结构,接受到的文化背景都是一样的,大部分都是亚洲类的文化。所以你可能接触不到一些比较奇怪的,或者你完全陌生的知识。
Flux 驻留项目的艺术家聚餐
所以我觉得来到这之后简直就是大开眼界,什么样的人都有。就以Flux为例,我们这边有个奥地利人,有一些美国人,但是美国还分有的是从德州来的,有一些是纽约本地的,我是中国的,还有韩国人,反正每个地方的人都有,大家可以一块儿交流一下。
每个礼拜一的时候大家做的饭也是完全都不一样的。从这种日常生活的形式来讲就能潜移默化地能让你的接受度变高。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一些你原来觉得不一样的事情。所以这个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点。
然后具体到艺术上来讲,我觉得可能北京的艺术氛围也是没有纽约这么形式丰富。纽约有各种各样的人从他们的背景和文化成长经历里边来做出他们觉得有趣的艺术。然后北京可能首先艺术场所不是特别多,质量好的就更少。然后再加上做艺术的人呢可能也没有纽约的基数这么大。还有就是可能大家试得不够努力吧。
那你怎么看你现在做的这个项目,你有没有去界定自己是设计师还是艺术家?
身体记忆首饰系列
嗯,我觉得《身体记忆》项目它有很多可以运用的方面。比如说我们做订制首饰,有人来委托我给他做一个特制的模型,那我觉得这个可能就算是一个设计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体验服务的过程。这个就是我在给大家服务,我在给大家设计这个流程之类的。
但是艺术的部分,比如说我收集了很多故事,观众从这些人的故事再产生出来自己对这些故事的理解,或是看到其他人生活的感受,我觉得这个是一个特别艺术的部分。然后这个部分也可以展给其他的人看,让更多人看到,哦,这些人的生活方式是这样的。
你的这些作品有在哪些不同的渠道展出?
我们之前有参加过北京国际设计周,大声展,还有一些店铺的展览。所以就是不同方面的人,他如果知道这个项目他会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他们的展览活动。
今年十月周大夫参加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的诊所
今年十月,我还会到上海的M50艺术区参加一个创意市集类的艺术节。(详情见文末)
所以你现在是可以靠做这个来生活的吗?这是你的工作和营生?
对,我大概是从14年开始正式全职来做这个事儿。然后做了两年发现还可以支持生活。当然我平时也会做一些其他的活动项目,比如说我们和老手工艺人合作,做的料器点心盒,北京糖葫芦啊这些的,可能就是想唤起大家对这种手工艺。
周易的微型料器点心
再加上我本身北京人嘛,所以对这些家乡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周易文化工作者聊天,然后也有童年的记忆。所以我会从我的背景出发,基本上都是从我的印象或是我成长的经历来出发做一些作品。我觉得做作品都是你先有一个想法,然后等机会。
从你的角度来看,不管是想法还是工作流程,你觉得设计师跟艺术家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设计师的那套方法论可能还是要为其他人服务的。工业设计可能最主要的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虽然你发现的问题可能不是你自己的问题,而是别人的问题,但是你要找到方法来帮他解决。
身体记忆“病人”的耳朵翻模
但是艺术家可能……也不排除有艺术家对社会问题比较关注的,但是大多数艺术家可能还是从他自身角度出发,他的理解,来把这个事情说清楚了,来表达他的想法。
“病人”留下的身体记忆故事
但是好像现在很多艺术家也是在做一个艺术的产品,他最后也是为了要销售啊?可能他可会考虑怎么样比较好卖,怎么样把这个东西做得更有卖相。跟设计师在做的事很相似?
啊?真的吗?!哈哈哈哈,我不知道呀。我只是听说可能有一些商业的画廊可能会要求画家,这个画卖得比较好就多画一些类似这样的。但我周围的艺术家可能都还比较行云流水,就比较发现自己的想法呀,然后坚持在做。
听上去把一个有点“奇怪”的项目做出来还可以靠它生活还蛮神奇的。实际上这一路过来碰到过哪些困难吗?
可能刚开始毕业的时候就比较迷茫吧。大家就毕业回国都不知道要干嘛。找工作的话也不一定能找到特别理想的,合适自己的工作。所以就是之前什么都干一点。我觉得大部分艺术家刚开始的时候也都是什么都干一点,也参加过不同的展览之类的。
周易在底特律驻留期间向学生介绍“身体记忆”项目
我之前反正就是什么都干,有什么样的活我都可以干。刚开始的阶段就是不断尝试。总结一个原则就是少说“不”。基本上大家说这个行不行?“行!”
大概这样尝试了有半年的时间,基本上你就大概知道什么样的项目你比较喜欢做;什么样的事情你可能不喜欢做,但是你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你既不喜欢也不想做的。可能这个对你之后选择一些别人给你的事情来讲你就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就是我的底线到底在哪,或者说我到底会不会让自己很累。
周大夫的“身体记忆”系列首饰作品
困难倒不是很困难周易文化工作者聊天,最多的困难其实是在中国找供货商,特别不稳定,这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其他的基本上就是自己要特别专注。但是我倒都不觉得累。别人可能觉得你每天早上9点就起,一直干到晚上9点,会不会很累啊。其实不会,你就是在享受这工作的状态。一旦进入到工作状态之后你就会觉得这是一个我必须要完成的事情。
而且我可能还是一个比较自律的人吧。的话,在家工作,时间基本上也都要安排好。今天要完成什么任务,明天要完成什么任务,最好不拖,尽可能要往前赶。所以困难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也会有,就像平衡自己的时间。但工作了一两年之后,就大概知道了自己的工作进度和流程。
现在看起来你的这个项目还是比较像一个小手工业者的状态。你会觉得这样的状态挺好,接着做下去就好了呢?还是有一天你想要让更多人知道你,创立自己的品牌,更高更强,慢慢朝公司的方向去发展?
周易在“坐诊”
以我的从业经验来讲,在你的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你必然要面临这个选择。但你是要扩大规模和影响力,还是做自己一个人的拉面。可能这个师傅一辈子就卖这个拉面,卖了一辈子了。我觉得这个看个人。有的人他会有一些比较长远的目标,或者他觉得让更多人知道对他来说更有意义。但有的人就说,我服务好我现在的客户就是对我来说最有意义。所以这是个人选择。
“身体记忆”手指翻模
但是对我来说,我可能还是觉得要把它变成一个能让它发展成更大的一种经营模式。因为我觉得对于另外一种情况它还是有问题。当你年纪到一定程度了,或是当你不想做了……我觉得为什么国外的品牌能有几百年?因为他们是家族企业,可以慢慢一代传到一代。但是如果你只是自己一个人做的话,那当你不再做的话可能就没人做了。
周易在参加底特律的驻留时骑车在路上
所以长远考虑来讲可能还是要把它扩大。但是另一方面我又担心一旦扩大了它还是不是原来的样子。或者说,怎么样的形式,到什么样的节点,以一个什么样的机会,能让它变成另外一种形式。规模肯定是要变大的,但是什么时候,这是一个要问的问题。但是长期目标,考虑的,肯定还是要再往前走一步。
小编 2016年8月采访于纽约
关于Flux 艺术家驻留项目
从1994年开始,Flux 提供由艺术家自运营、共同合作模式下的非正式艺术家驻留项目。Flux 是一个由不断变化的创作者(包括但不只限于艺术家、社区组织者、都市农业工作者、教育人员、策展人、建造师、游戏设计师和音乐家)组成的社区。作为一个集体,Flux注重交流、共同创作、有责任感、有实验精神,一起创造安全的空间。
提供短/长期驻留、工作设备和直接的展览、举办活动的机会。通常有15个来自各个文化背景的创作者同时在Flux工作、生活。自从2009年起进入正式艺术家驻留项目阶段,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两百多名创作工作者前来完成了他们的Flux驻留,比如美国各州、南非、缅甸、土耳其、意大利、德国、中国、法国、墨西哥、丹麦、俄罗斯和秘鲁。Flux的“家庭史”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深深刻进每个家庭成员的基因中,驻留者共同合作、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完成新作品、一起商讨和举办公共活动,每个人都为集体和组织投入了自己的一份力。
驻留时间
每年共有两次申请机会。每个创作者的驻留时间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是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十二个月不等。
项目
前来驻留的艺术家可以策划进行Flux项目,包括展览和公开活动。驻留六个月或更长时间者可以在Flux的画廊举行为期十天的个人展览,驻留三到六个月者可以举行为期四天的个人展览。每年我们都会举行驻留艺术家群展。
设施
Flux 的驻留者可以自由使用所有的设施和资源,同时也可以参与城市中的其他项目和活动,例如两条街之隔的 for the Arts!Flux的楼里有木工工作坊、丝网印刷工作室、独立的画廊空间和多媒体设备。
由于Flux是一个为艺术家服务的集体运营社区,所以每个驻留者都被要求参与完善和维持设施以及项目活动。每周一晚上,所有驻留者和行政管理人员都会出席参加每周例会(同时也共同享用丰盛的晚餐)。借此机会讨论各方需求,总结项目、提案,逐渐形成了属于Flux独有的集体氛围。
驻留者被要求参与每周家务值日的义务服务时间,包括空间修缮。若是没有这些志愿者服务,我们不会有令人满意的工作、居住条件。Flux的硬件环境和社交环境一直处在持续的变化中,总在不断完善中,所以也为大家提供了留下个人生活和工作痕迹的机会。
申请条件
Flux 是为美国和世界各文化背景的创作者、社会活动者、学者和创意产业工作者、有冒险精神的人、有意愿利用纽约经历身体力行创作新作品的人量身定做的驻留项目。Flux特别推崇一些与社会协作相关的艺术项目和有创作合作经验的人。
更多信息,请登录
--------------------
如果你想要找周大夫复刻你的身体记忆,你可以本周末在M50创意园区举行的BREW & BLEND艺术节上找到她的流动诊所✨✨✨
由UNDEF/NE创意媒体平台、M50创意园区联合打造的第二届BREW & BLEND 2016+X艺术节10月14-16日即将在上海M50创意园举行。
150多位艺术怪咖、科学家、科幻作家、电影人、手作人、创意媒体以及更多正在改变现代生活面貌的个人、团队、品牌、文化先锋机构在此聚集,为对未来保持探索精神的艺术创意社群,将超过6000平米的原纺织工厂如今的创意园区M50打造成一座无以言喻的未来城。
关注BREW & BLEND公众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