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那多姿多彩的人物情节、动人心魄的战争谋略令读者印象深刻,回味不已;可是还有些一笔带过的细节似乎被读者忽视了,比如书中出现的几本神奇之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秘笈”。按照书中设定,这几本书只有天缘巧合之人才有机会看到,如能掌握其中秘技就会成为某个领域的神级人物。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书中出现的六本秘笈,本篇先聊聊其中三本号称“天书”的奇书(排名按“出场”顺序)。
第一部天书:《太平要术》
三国分裂的缘起在于黄巾军造反,而黄巾造反又源于一部名为《太平要术》的“天书”。
巨鹿郡(今河北邢台一带)的落第秀才张角入山采药,遇到一位鹤发童颜,长着绿眼睛,手拄藜杖的老人。老人召唤他进入一个山洞,赠给他三卷天书,告诉他此书名为《太平要术》,让他以后用此书替天行道,救护世人,假如为非作歹,则必遭恶报。老者自称“南华老仙”,说完化作一道清风而去。张角是个聪明人,此后按照天书日夜修习,练成了呼风唤雨的本领,号称“太平道人”。后来,他果然按捺不住膨胀的野心,带着两个弟弟聚众作乱,酿成了汉末的黄巾之乱。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
所谓天书三卷,其实就是对应“天、地、人”三才,以示书中秘密涉及天地人神鬼,无所不包。
黄巾起事后,张角和他的两个弟弟张宝、张梁,就分别号称“天公将军”、“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正是这个意思。
既然张角以此天书神乎其技,统号信众,自然不会轻易示人,应该一直秘密收藏。后来张角病死军中,汉将军皇甫嵩大举进攻,斩杀黄巾数万人,又将张角戮尸枭首,书中却再没提起这三卷《太平要术》,看来是下落不明了。
第二部天书:《太平青领道》
前文的“天书”《太平要术》不知所踪,后文却又冒出来一本名字类似的神书:《太平青领道》。这本书的拥有者是术士于吉。
于吉在吴地“普施符水,救人万病”,也就是用巫符祝咒之水给人治病。不想这天被吴地的“老大”小霸王孙策看到于吉招摇过市、被百姓拥戴的样子,心中很是不爽,便命人把于吉抓来问话。
策叱曰:“狂道怎敢煽惑人心!”于吉曰:“贫道乃琅琊宫道士,顺帝时曾入山采药,得神书于阳曲泉水上,号曰《太平青领道》,凡百余卷,皆治人疾病方术。贫道得之,惟务代天宣化,普救万人,未曾取人毫厘之物,安得煽惑人心?”策曰:“汝毫不取人,衣服饮食,从何而得?汝即黄巾张角之流,今若不诛,必为后患!”叱左右斩之。
于吉说,他在阳曲一带采药时,在溪水边发现一本神书,名为《太平青领道》,约有一百余卷,书中都是治病救人之术。孙策冷笑说,你分明就是和黄巾贼一样的妖人。于吉说,自己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且分文不取,怎么能算妖人?孙策哪里肯信,命人将于吉关押,听候斩首之令。
后来,于吉作法降雨,缓解了当地的旱情,可孙策毫不容情,非要杀他不可。杀了于吉倒不要紧,于吉的阴魂或者说是他的不死之身整天纠缠孙策,最后,孙策被折腾得一命呜呼。
按理说,孙策把于吉看做黄巾军之类的“妖人”情有可原。
于吉的经历是不是和张角得“天书”的故事十分相似:都是采药入山得神书;都号称“代天宣化”;都是以符水治病救人;也都有大批信众追随。既然黄巾可以借机造反,孙策当然可以说于吉也有兴妖作乱的“潜质”。
再者,孙策作为一方霸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于吉在当地军民心中的地位已经超越了他,就算没有反意,他也要除之才踏实。可惜的是,于吉不是他想杀就能杀的,要知道,当时于吉已是百岁,在平均寿命很短的古代,他无异于非要杀死一位“活神仙”,这就注定此举得不偿失。孙策在斩杀于吉之后不久暴亡了,人们认定这是于吉对他的惩罚。
从小说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于吉简直就是在“勾引”孙策来杀死自己,这样,他的神仙之名不减反增,而孙策则是威望大损,更因疑神疑鬼丢了性命。
这段故事可不是《三国演义》的虚构,原素材就在《后汉书》和《搜神记》中。
《搜神记》提到孙策妒忌于吉的号召力,有意刁难,让他祈雨而雨至;杀了于吉却找不到于吉尸首,最后被于吉的鬼魂吓死。而《后汉书·襄楷传》中则提到了于吉的“天书”:
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
《太平青领书》也称《太平清领书》,这套神书一共一百七十卷,书页由白色的绢制成,分行栏线是红色的,题签是青色的,题目由朱笔写就。
书确实是于吉(也叫“干吉”)发现的,或者说就是他写的。他没把书当成秘宝藏起来,而是叫弟子宫崇献给了汉顺帝,希望皇帝从中寻找治国之策。只是皇帝没拿这套书当回事,觉得书中所录不过是妖异之说。
根据《后汉书》记载,张角的那部神书和于吉的这部书还有着“血缘”关系。
值得庆幸的是,这部《太平清领书》留存至今,即道教经典《太平经》。至于说今天的版本和于吉的那本内容是不是一样,就得进一步考证了。
第三部天书:《遁甲天书》
在孔明准备借东风时,他对周瑜说道:
“亮虽不才南阳奇门遁甲古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
诸葛亮提到的“奇门遁甲天书”也叫“六甲天书”,他在八卦阵、装神偷麦、五丈原延寿等行动中所运用的数术都应出自这部奇书。《三国演义》并没有给诸葛亮这部奇书以更多的笔墨,反倒是在左慈故事中提到了一部类似的神书——《遁甲天书》。
(左慈)索酒肉,操令与之,饮酒五斗不醉,肉食全羊不饱。操问曰:“汝有何术,以至于此?”慈曰:“贫道于西川嘉陵峨嵋山中,学道三十年,忽闻石壁中有声呼我之名;及视,不见。如此者数日。忽有天雷震碎石壁,得天书三卷,名曰《遁甲天书》。上卷名‘天遁’,中卷名‘地遁’,下卷名‘人遁’。天遁能腾云跨风,飞升太虚;地遁能穿山透石;人遁能云游四海,藏形变身,飞剑掷刀,取人首级。大王位极人臣,何不退步,跟贫道往峨嵋山中修行?当以三卷天书相授。”操曰:“我亦久思急流勇退,奈朝廷未得其人耳。”慈笑曰:“益州刘玄德乃帝室之胄,何不让此位与之?不然,贫道当飞剑取汝之头也。”
左慈的天书非常“离谱”(其实天书都离谱),居然会主动呼唤左慈的名字,看来这应该是一部“有声书”。
这部天书出自峨眉山的石壁当中,也是分为三卷,依然是按“天地人”三才划分。这部书的重点内容是讲遁甲之术,即古代幻术,类似于今天的魔术。
《三国演义》中南阳奇门遁甲古籍,如果左慈的幻术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左慈的三卷天书怎么看也同样有着张角天书的影子,所以说,这几部天书实际上都是暗指道家黄老的私藏秘书,只是大同小异,各有侧重而已。
因为都是遁甲术,所以诸葛亮所习的奇门遁甲天书,其“教材”应该与左慈的《遁甲天书》有关。诸葛亮应该只学得了一些其中一部分内容,以行军战阵为主。
也许读者们都没太注意了,诸葛亮的这套本事居然是靠老婆帮助,他的老婆黄氏(即传说中的黄月英)是他遁甲术方面的老师。
(黄氏)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武侯在南阳时,闻其贤,求以为室。武侯之学,夫人多所赞助焉。
难怪诸葛亮在长江边上用石头摆的八卦阵,可以让大将陆逊一筹莫展,却难不住他的老丈人黄承彦。原来,这套本事就来自于黄承彦。
综而观之,《三国演义》说得神乎其神的三部天书其实就是道教方术之书的各种版本,其中杂糅了天人观、巫术、医学、兵法等等各种思想,均统摄于黄老哲学之下。小说夸张地表现了天书的“神奇力量”,这意味着在汉末三国时代,道教与民间信仰紧密融合,非常深入人心,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