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一门人学,返璞归真之韵,探讨出个高低成败

(今日母亲节,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摄影@许兆超)

问责中 涉及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的_占中事件涉及人物_二十四史中涉及医者

↑《真的爱你》,送给天下母亲与准母亲↑

必须强调的是,老中医与年龄无关。但“老”字总容易让人对号入座,认为“老”即年长,年老之意,实乃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在中医这个行业,“老”真与年纪无关,反而颇有老道、返老还童,返璞归真之韵。

中医是一门医学更是一门人学。同是医学,他与西医对比要宏观得多,西医是治人的病,中医是治病了的人。孰优孰劣,明者、智者、慧者自辨…生老病死各随福缘,真无需过分争辩,探讨出个高低成败。

严格意义上说,一座正规中医学院培养不出一个具有“老中医”资格的毕业生。中医做为一门人学,除去语数英与政治各科,中医学院能将中医的理法方药针,遵循在“道”的层面,讲叙传授给学生就已非常优秀,恐怕更多的是研究药物的化学成分与人体解剖,反而中医更高层面的学问却成了选修课或是被打上各类标签,这完全与传统中医相悖。一切中医的理法方药针必须建立在“活”的人体身上进行讨论研究,而不能离开活的人体,单纯用在“死”物上进行讨论研究。那都是极大错误的,毕竟离开了“炁”,还从何谈起?

中医是一门易学难精的学问,除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与基础知识之外,所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且必须在生活中不断融会贯通为其所用,这是其一;其二,中医修养与个人时代背景、家庭因素、社会阅历、人生感悟、世态人情、男欢女爱等等等等各方面息息相关,相互掺杂影响,交汇相融。这点因人而异,真无法单一复制粘贴。此两点是决定个人能否成为“老中医”的客观因素。

天南地北,各民族、各地域,起居饮食各不尽相同,国民皆知大枣、阿胶补血,黄芪、人参补气。但其中药性药理能懂者寥寥无几。这看起来似乎便是中医,似乎国人多多少少都掌握点中医的边角料,特别是热爱煲汤的广东人与擅长做卤水的潮汕人,懂的药味就更多了。随便都能在菜市场抓点药食同源的药材回家煲汤,全家共享药膳。支撑这套生活习惯与饮食偏好的背后缘由,这似乎全然是中医,又感觉不全是。顶多勉强算是一方水土的一种生活经验罢了!缩小层面,换在整个中医层面而言,这就好比祖传医术,在某疾病方面多些经验而已。

纵观整个中医史,许多生前声名赫赫的老中医其后代基本都不是名医,(民国时期京城四大家之后就是个近例);许多名老中医基本也都是业余自学成才的。我恩师曾言:“想业余学习中医的朋友要坚持下去,要鼓起勇气来,有前贤曾说‘秀才学医,如笼中捉鸡’,近代名医、中医大家有许许多多,如,民国时期的中国画院院长北京罗止元。清末举人、写出著名医书《伤寒金匮合刊》并以画梅写诗见长的江阴曹颖甫(曾在潼关、陕州做过官)。还有18岁开始学识字的铁匠陕西黄竹斋先生(曾任中央卫生部针灸科长,挖掘偏纂整理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受周总理接见)等等。中医首先是“人学”,年龄大些,社会阅历丰富者更能理解中医理论。因此学习中医与年龄无关。”

老中医更与年龄无关,若老中医单凭年纪来定义,那么时下过百岁的国医大师与之仲圣比起来更像是一枚名副其实的老中医,毕竟仲圣阳寿也就65,与过百岁的国医大师比起来还得逊色几分呢!实际上非矣!其医道、医理、医术孰胜孰略?谁更具“老中医”资格,医学界早有定论!

每个人生活的社会大背景,人生阅历与悟性都不尽相同,这点基因上无法遗传,也无法教授二十四史中涉及医者,更无法人为造就,这便是名老中医之后基本都不是名医的最根本原因,更甚者有些名老中医之后不懂医。医术层面的东西可以明明白白的传承下去,只要传承人肯扎扎实实学习,“术”这一层面的技艺,还是可以完完全全掌握的,但社会阅历、生活感悟、人生体验与悟性全凭造化,于个人禀赋所不同,无法传承。“道”这一层面的学问实在无法传授。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想这句话最能概括吧!你看上下五千年也就只出老子一人二十四史中涉及医者,再无第二。同样生活在这地球上,同样生活在那个年代,同样吃着五谷,为什么他是写出《道德经》的老子,而芸芸众生却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昏棍?由道入医,或以医悟道,这全属个人主观因素。只因众生造业皆不同矣。

什么是老中医?一个真正意义上,称得起老中医资格的医者与准医者,真与年龄无关,相反与个人对天道、医道的领悟,对医理、医术的掌握却是重要决定因素,前者无法传承,但可在生活上用心体悟,后者可以传承亦可勤奋学习,并不断临床,总结经验。

仲圣于1800多年前就曾感慨“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所以作为一个医者,准医者,真无需介怀于自己祖上无传承,学习无师授,学习路上若有幸能遇到明师指点,自然是无上福分,感激不尽,若没有也应当时时自勉,努力思求经旨。特别是在这个信息咨询与印刷业如此发达的年代里,各类医学经典汗牛充栋,许多医学经典早已不像过去那般神秘与难寻觅。当年仲圣年轻时也曾跟随同郡张伯祖学医,但他依然毕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方才写出《伤寒杂病论》。反而有些中医世家,凭其祖传似乎真有点应了“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之言。我只能说他们只是起步时,仅其医“术”层面比其他医者略胜一筹罢了,也就是经验的积累更为丰富而已,但站在整个医“道”的层面而言,能有多高,那真不敢轻易苟言,更无需附势苟同。

以下摘录一些业余自学中医的中医大咖事例,这类名副其实的“老中医”,个个都是准医者、医者的励志故事。

一、近代著名中医,京城四大家之一,萧龙友。典型自学和业余中医,曾当过知县、知府、财政部秘书,因母亲身体欠恙,既无家传也无师承,业余时间自学中医,并于1928年58岁那年弃官从医。

二、京城四大家之二,施今墨。主专业法律,1903年就读于山西法政学堂,后考入京师法政学堂,1912年他的职业是在孙中山先生总统府陆军部帮助黄兴制定陆军军法,自学中医,业余行医。

三、恽铁樵,业余中医,16岁考中秀才,后考入南洋公学攻读外语和文学,1906年恽铁樵在长沙明德中学教书,后又去商务印书馆当翻译校对,再办报纸,恽铁樵是一个血性男人,看到社会上有人用西医攻击中医,1921年他毅然离开报纸正式挂牌行医。

四、裘吉生,自学成才,实际上是革命家!裘吉生早年在当铺学徒,患过肺痨,用当学徒的积蓄,买来一本《本草纲目》,把自己关在小屋里,通宵达旦,潜心研究,把自己当做实验对象,用医生的处方对照《本草》进行药性的调剂。最终把自己治愈,于是开始学医。曾被孙中山题词表彰“救命疾苦”

五、国医大师岳美中,自学成才,自幼瘦弱多病,17岁任小学老师,曾研读《二十四史》,文学功底深厚。1925年,患严重肺病,自学《医学衷中参西录》《汤头歌诀》《药性赋》和《伤寒论》,边读书边试着治疗自己,一年后,病愈。自此决心学医。在治愈同村木匠狂病(一剂而愈)和一亲戚血崩(几剂平复)之后,开始行医。1970年以后,岳美中除平日应诊以外,在国内承担着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在内的中央领导人医疗保健任务。

如是等等,不胜枚举。还有古代各医学大咖,如:

黄帝,中华首领,炎黄子孙祖先,岐伯,雷公,少俞,鬼夷区皆是黄帝之臣(《黄帝内经》)。

张仲景,职业东汉末年长沙太守,后人尊称医圣;(《伤寒杂病论》)

伊尹,初为厨师,后为丞相;(《汤液经》)

董奉,县衙小官;“杏林春暖”典故人物,被凤阳派民间草医尊奉为祖师。

皇甫谧,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被誉为“针灸鼻祖”(《针灸甲乙经》);

药王孙思邈,道士(《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张元素,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医学启源》、《药注难经》等)

朱丹溪,屡次应试第,落第秀才,43岁才业余学医;由儒转医,滋阴派创始人,金元四大家之一;

明代张景岳,职业军人,温补学派创始人。。。。。。

占中事件涉及人物_二十四史中涉及医者_问责中 涉及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的

文末摘录一段我恩师曾对我说过的肺腑之言,希望大家在中医征途上共勉!

“中医是能治病的医学(医乃仁术)。除此之外,中医还是国学(中医是国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接地气,最能为人民服务),是哲学(是关于生命的哲学),是道(是天地大道,中医最强调天地对人的影响,所谓天地规律,即是道的体现),是价值观(中医最具正能量,且最环保,最合乎自然法则),中医也是生活方式(是一种积极、向上、快乐、放松、宽容、平和、慈悲、感恩的生活方式)。所以,入门中医好学,但学好中医难!”

“古中医甚是难学!什么叫“古中医”?“不知《易》者不足与言大医”,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古中医,首先得精通《易经》,然后再精读《道德经》《庄子》,炼成平和心态,满腔慈念。再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这样才算初入医门,然后呢?需苦学《伤寒杂病论》等历代名典籍,再然后需要勤于临床。同时如果能遇到明师跟,是最佳途径。再然后呢?需返朴归真,恍惚于入世、出世之间。难!难!难!如此好的中医如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也。”

我想,一个返璞归真,恍惚于入世、出世之间的医者,才是名副其实的老中医,“古中医”。

字随念走,知惑随缘,勿执勿嗔;

汝随类得利益,勿非类起分别。

泽人亦是果位,传播亦是果位,慧己亦是果位。

下一篇: 中医学苑他是中医训诂校勘第一人,50多年笔耕不辍
上一篇: 原书六十卷今存校勘萧子显《南齐书》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