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二十多年周游列国,竭力主张自己的政治理论,提出了以“仁政”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他的“民本”思想,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孟子的画像
一、使人民富足。孟子的理论在对封建时期的经济也有着积极作用。他继承了孔子“养民惠也”的思想,认为君主应给予人民固定的产业,类似于房屋、田地等。这样人民才不会流离失所,温饱没有着落。这样人民才会安居乐业,在收成好的年里,人民可以丰衣足食,即使在收成不好的年里,也不至于饿死,而且还可以赡养父母,养育妻儿等。这是社会安定的最基本的要素。
二、宽政爱民。在孟子之前,孔子就认为德治胜于法治。他们认为,法治虽然可以让人民产生畏惧感,从而使人民不敢造反。但是那并不是出自他们内心的,如果一旦法律失去约束力,君王就会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只有从道德上教育他们,才可以使他们自觉得遵守法律。孟子认为,只有在政治上推行仁政,才会使百姓心悦诚服,他们就会遵守国家的规定,按时缴纳税金,从而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
三、道德教化作用。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就是从道德上教化人民。孟子说: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认为,在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上,可以对人民实施教化,使人民从内心里对统治者尊重,从而达到儒家思想的精神统治的目的。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了儒家学派的“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孟子的政治核心理论是以王道治国,但究其本质,还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
孟子画像
孟子把君臣庶民的关系比作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他认为君王和士族,都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去关心他们的人民,而人民也应像子女对待父母一样去尊重他们的君王。但在这同时,孟子也模仿周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他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逐步完善发展而来的。其中包括政治、经济等许多方面。他认为统治者如果施行仁政,就会得到人民的用户,如果施行暴政,君王就会被人民推翻。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省刑罚,轻徭薄赋,不违农时”,只有在人民富裕的时候,国家才能征收到可观的税收,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日常收支等。
孟子要求统治者可以施行仁政,“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他认为统治者对他们的人民应该有同情仁爱之心,这和墨家的“兼爱”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孟子的这种思想,对于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是有其一定的先进性和肯定性的。他提出的“重农不抑商”的理论,也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他的“井田制”理论,对限制土地兼并和缓解阶级矛盾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孟子的政治主张
孟子的政治主张即是他的民本思想。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所以说:民为贵国学人物孟子及其思想,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在政治上的思想和意见,已经经过了春秋时期的孔子的长足发扬,使得他的主张变得更符合当时封建社会的需求。
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看到齐国争霸,生灵涂炭,所以他提出君王施行仁政,才能使人民归附。他认为,君王应该减轻刑罚和赋税,这样才能使人民安心耕种,保持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他反对土地兼并战争,认为战争使得人民流离失所。
孟子觉得国君应该想方设法满足人民对生活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样才能使人民富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要保证农业的生产和发展,人民可以饥寒无忧,这才是王道的开始。
另外,孟子认为应该对人民实施教育。严苛的法律虽然可以暂时稳定国家的秩序,但人民并不是甘心情愿的听候差遣,唯有从内心上让他们感受到君王的仁义,他们才会心悦诚服地拥护统治者的地位和国家的安定统一。
政治上,孟子认为君王应该推行王道。所谓的王道,即是和霸道对应。王道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德服人”。是一套依靠发展农业,保障人民生活和对人民教化的政治理论。
但是孟子的政治思想理论过于理想化,因此没有被当时的列国君王所采纳,因此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后,他回到家乡和弟子一起著书立说。从可观的角度来分析,他的理论,在当时的封建主义社会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性的。
孟子被称为什么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山东省邹国人。他自小家境贫寒,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也就是说,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因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其成就仅次于“圣人”孔子,所以被后人称为“亚圣”。而他们的学说,也被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雕像
孟子曾和孔子一样,带领门人周游各国进行游说。但他的学说并没有被当时的各国国君所接受,隐退后,他和弟子公孙丑等人一起著书立说。去世后,他的弟子把他生前的言论编著成《孟子》。《孟子》也称为了儒家学说的经书之一。
而其实,在宋代以前,孟子的地位并不高。唐代的时候,韩愈把孟子列为儒家学派孔子最正宗的继承者。从此开始,孟子的地位便逐渐提高了。在北宋神宗时期国学人物孟子及其思想,《孟子》一书的内容,首次称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元丰六年,孟子被当时的朝廷封为“邹国公”,第二年就配祀孔庙。南宋时期,大儒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一起列为“四书”。元代至顺元年,孟子首次被加封为“亚圣公”,从此以后,人们就开始称他为“亚圣”,他的地位已经凌驾于儒家企图圣人之上,且仅次于孔子。明清时期,根据官方规定,《孟子》一书的内容也成为了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明朝景泰年间,朝廷封孟子的后裔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且世袭罔替。直到民国时期,改为了奉祀官。
孟子的义利观
在《孟子》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对话的双方是孟子和梁惠王。一开始,梁惠王发问:老先生不远千里来到我国,一定是有什么对我国有利的见解要指教了。孟子就回答道:大王为什么非要讲利呢?我们说仁义就行了。
儒家的义利观
这是孟子对于“利”和“义”的最直接的看法了。但是否孟子认为人应该一味地取义而抛弃利益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无论身处哪个年代,哪种生活环境,利益都关系到切身的利害。虽然孟子提到过“重义轻利”,但窃以为,他的原意是教导人们要在“义”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利”。他认为,“义”和“利”的冲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治理方面,当义和利发生冲突时,首先应该“先义后利”。二是民生方面,他认为只有当百姓都得到利益的时候,国家才有利益可言。第三是生死和利益的冲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他认为“义”可以高于一切,包括国家、利益,甚至于生死。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七国之间战争不断,人们因为战乱常常食不果腹,他虽认为人民应该先保障基本的生活条件才能讲义,但民生的小利又岂能与大国之间的大义相比。只有君王首先对人民讲义,使人民安居乐业,再教化人民讲义。也就是说,义是要在建立一定的利益基础上的。
孟子在义利问题上的思想,在当时来说,是有一定的进步性的,也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
孟子趣说
《孟子趣说》是当代的一位国学爱好者,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论述孟子的思想,很多都带有批判的意味而且文章的笔调刻意用一种很不正经的或者说是假不正经的方式来评论,与传统的正规的学术论文刻意保持一种距离,带有一些戏说的味道,现在已经出了好几本,成为一种系列书了,在网络上受到很大的追捧。
孟子趣说
《孟子趣说》表面上是讲的孟子的生平、孟子的故事以及孟子的思想学说,彷佛是为孟子在立传,不过孟子不过是作者笔下的一个引子,作者真正是想讨论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试图与读者一起思考中国古代政治格局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这个问题很宏大,但是作者却善于把宏大的历史课题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娓娓道来,他善于从小处着手,从批判孟子的思想学说开始,似乎在翻儒家的旧账,这个问题曾经在五四时期讨论过。
当时为了宣传新社会新思想,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思想看做是封建糟粕,看做是落后的象征加以批判,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甚至有的激进分子以说中国文言文为耻,搞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这与六十年代的破四旧,有着相似的地方。但是作者很聪明,他没有落入全面批判的俗套,而且尽量用戏说的形式,故意用业余的口吻来对孟子的学说进行讨论,避免上纲上线,孟子在他笔下不再是两千年前的一个名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人,这一文风迅速风靡网络,成为人们探讨国学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