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的喜悲剧——析尤内斯库的《犀牛》【原文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原刊地名】 京 【原刊期号】 20053 【原刊页号】 42~49 【分 类 号】 J4 【分 类 名】 外国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 【作 者】 黄晋凯 【作者简介】 黄晋凯,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 【内容提要】《犀牛》 是尤内斯库 60 年代 1 部重要的剧作, 其政治性和哲理性都 10 分浓烈。 作家批判纳粹化给人类制造的深重灾难, 同时深入人性深处揭示出“群体变异”主题的喜悲剧实质。 【关 键 词】《犀牛》 /反纳粹化/群体变异/变异的喜-悲剧 【正 文】1 在我国, 与尤内斯库的成名作、 划时代的《秃头歌女》 相比,《犀牛》 的知名度不算太高。但对剧作家而言, 前者只是 1 出根本没想到要搬上舞台的“游戏之作”, 后者却是成名后的力作。 应《新文学》 杂志秘书塞罗夫人之约, 尤内斯库创作了短篇小说《犀牛》, 发表在该杂志1957 年 9 月出版的第 52 期上。 尤内斯库喜欢把自己的小说改编成剧本, 而且剧本往往都比小说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次改编的同名剧本, 首先于 1959 年 8 月 20 日由英国 BBC 电台播出; 同年 11 月 6 日,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首次搬上舞台。
这出以反法西斯主义为背景的戏立即受到德国观众的理解和欢迎。 1960 年 1 月 22 日, 巴黎著名的奥德翁剧院上演了该剧。 尤内斯库 60 年代的第 1 个剧本, 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此剧的意图就是要描写 1 个国家的纳粹化进程, 以及由于对这种传染病的变态反应和集体的精神变异给这个国家造成的混乱。 ”① 如此明确的政治倾向性, 在尤内斯库的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30 年代, 法西斯主义在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肆虐, 给尤内斯库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这也是他在 1938 年愤然离开罗马尼亚的重要原因之 1。 在《过去现在 现在过去》 里, 他这样描述当时的处境和心态: “1940 年前后, 警察是犀牛, 大人物是犀牛。你是犀牛群中惟 1 的人。 犀牛们会问, 怎么世界会被人所左右呢。 你呢, 你也会自问, 难道世界真的是被人所左右的吗。 ”②“孤独,我是孤独的外国文学名著变异字, 我周围的人像石头 1 样硬, 像蛇 1 样危险, 像老虎 1 样无情。 人怎能和老虎、 眼镜蛇沟通呢, 怎能说服 1 只老虎、 1 头犀牛了解你、 宽容你呢, 我们用什么语言和他们谈话呢? 怎么让他们接受我的价值观、 我的内心世界呢? 事实上, 作为这个魔鬼般的孤岛上的最后 1 个人, 我什么也不能代表, 只能是 1 个畸形者, 1 个妖魔。
是的,在我看来外国文学名著变异字, 他们就是犀牛。 而我呢, 对他们来说, ……就是 1 只蝎子,1 只蜘蛛。 ”③ 在历史大潮中, “众人皆醉我独醒”并非易事, 你面对的不仅是专只政体的高压, 还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和集体意识。 在“我”看来, “他们”是强悍的“犀牛”, 而在“他们”看来, “我”是 1 只有毒的“蝎子”。 双方都把对方“妖魔”化, 但力量对比是悬殊的。 《犀牛》 是 1 部 3 幕戏。 主人公贝朗瑞是 1 家法律出版社的校对(这 1 身份, 正与尤内斯库从事过的职业相同, 这应当不是巧合), 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 正当他和朋友让在广场上的咖啡座聊天的时候, 1 头犀牛出现在城市的大街上, 横冲直撞, 疯狂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