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在国学 心系典籍”第27期
写在前面的话: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平遥古城考察时曾强调“三个敬畏”——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6月在峨眉山三苏祠,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从“敬畏”到“敬仰”,表达的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为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我们拟从“四书五经”起步,由浅入深,逐一学读。从《大学》导入,然后《中庸》《论语》《孟子》,再后《诗经》《书经》《礼记》《易经》《左传》等系统谋划,有序推进,实现“读在国学,朗在国学,固本国学,弘扬国学。”之目的。
2022年9月1日起“朗在国学·心系典籍”梁喜明老师为我们开启了被誉为“五经”之首《周易》的导读。梁老师采用版本为岳麓书社南怀瑾先生《白话易经》和吉林大学出版社金景芳先生《周易全解》等,择善而从,辩证取材,引领我们共同学习。
《周易》难读难懂,这是世所公认的。但作为“五经”之首,它是中华文化的本元,是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的源头。学习国学必须务本求元,《周易》就是本元。梁老师在起读之前,非常郑重地征询大家意见和建议,贴近实际,引领我们更好地入门。在较为系统学习的基础上,设计了深化提升和普及推广的“日月行读·朗在《周易》”,围绕“《周易》十悟,哲思撷英”这一要领,在秋冬春依次行读,把自学自修与导读讲解相给合,分别依次深入在“日月行读·朗在《周易》中分享以下主题和内容(由于疫情因素,行读活动顺延):
第一讲 “一悟:乾之道——自强不息”
第二讲“二悟:坤之道——厚德载物”
第三讲“三悟:蒙之道——蒙以养正”
第四讲“四悟:泰之道——中以行德”
第五讲“五悟:谦之道——有而不居”
第六讲“六悟:坎之道——心亨行尚”
第七讲“七悟:恒之道——立不易方”
第八讲“八悟:家之道——天地大义”
第九讲“九悟:孚之道——中孚利贞”
第十讲“十悟:济之道——中以行正”
《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又说:“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还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让我们以龙马精神,一以贯之,锲而不舍,精敬《周易》,畅享天地人的旷达境界。
何雅秋
梁喜明老师简介:
梁喜明,曾从教十三年,从事组织工作十二年,教育工作十一年,文联工作一年。不管在任何岗位,任何时候,都坚持学习,始终注重国学的研修。如今,与黔西南州朗协的同仁们一道朗读国学,正如孔子说的那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1月9日笔记:
《周易·序卦传》:“泰者周易入门讲解第二讲,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白话】泰是通泰的意思。万物皆不可能长久的通泰,所以接着是否卦。万物不能终久的否塞不通,所以接着是同人卦。与人相同的,万物必归顺他,所以接着是大有卦。有很伟大的事业和成就的人,不可以盈满自负,必须谦虚,所以接着是谦卦。
【感悟】立冬之后,就是冬天了。古人讲,过冬如修行。今天我们开启“谦卦”的学习。这一段话来自《序卦传》,阐明了从“泰”到“谦”的过程,亦即讲清楚了为什么这样排列。
谦卦是六十四卦中最好的卦,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领悟,并虔诚效法。
11月10日笔记:
《周易·谦卦》爻辞:“谦:亨,君子有终。”
【白话】《谦卦》象征谦虚:谦虚的美德可以使百事亨通,但谦虚并不是人人都能始终做到的,而只有君子才能一以贯之。
【感悟】谦虚是有而不居,虚怀若谷。这种美德,在《周易》看来,既是一种天地自然之道,也是一种君子人间至美。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是谦卦爻辞给我们的启示。
11月12日笔记:
《周易·谦卦》: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白话】象辞说:地中有山,这是谦卦的现象。君子们效法它的精神周易入门讲解第二讲,以减损多余的而增益缺少的,称量事物的均衡而作平等的施予。
【感悟】按照常识,地是卑下的,山是高大的。卑下的地蕴含着高大的山,外卑而内高。这就是有而不居,如谦虚,谦让,谦逊,谦卑,谦退等。君子都应效法这种精神,加强自身修养,用谦的精神治理国家和社会,损有余而补不足,坚持轻重持平,公平处理社会分工和分配。
11月13日笔记:
《周易·杂卦传》:“谦轻,而豫怠也。”
【白话】谦卦轻己而尊人,豫卦由乐而懈怠。
【感悟】轻己尊人,以谦为心,秉持谦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招致祸患。
11月14日笔记:
【感悟】我国古圣先贤们最强调谦德的重要性,谦让、谦退、谦虑等谦德为用,无所不利。其中心精神体现在“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这种谦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家的仁义,深化弘扬了谦卦“称物平施”的思想。道家的“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也扩展了谦卦的精神。佛家传入我国后,其慈悲布施以度众生,也是谦卦“裒多益寡,称物平施”的发扬。我们学习国学,对此要特别留意,并且加强谦德修养,实践知行合一。
谦卦导读到此结束,六爻及其他内容请大家自修。
(笔记记录:何雅秋)
图文:何雅秋 朱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