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是一本由殷旵 / 珍泉著作,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7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易经的智慧》精选点评:
●crt
●让我对儒家算八字的忽悠能力再次敬佩。
●把易經和生活結合 有點像三十六計一樣
●图书管借的 不好
●入门的话,很不错的教材,关键是方法上的抛砖引玉
●易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的启蒙书
●作者的个人见解较突出。因为是讲课录音整理,所以口语化,较通俗,可备一看,酌情吸收。
●看不大懂
●这个版本的书我断断续续看了几年,作者将易经中不少因为年代久远而难以理解的字简单扼要地表达出来,让我至少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周易某一方面的意思。不少例子也举得很生动!挺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理性逻辑的。
《易经的智慧》读后感(一):喜欢就看看
我看了几章了,倍感舒服,似乎在慢慢地打开那玄妙世界之门。灵异?问卜?算挂?迷信?总之,对这些未知的东西,很感兴趣!几千年前,中国人就会这些东西,而我生于现代社会对这些古老而又新生的“易经”一无所知,阴爻阳爻,乾挂艮挂,何物?何事?何解?嘿嘿,慢慢研究吧,挺有意思的?我喜欢就看看!
《易经的智慧》读后感(二):这个版本更容易唤起人们的思考
这个版本的书我断断续续看了几年,作者将易经中不少因为年代久远而难以理解的字简单扼要地表达出来,让我至少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周易某一方面的意思。不少例子也举得很生动!挺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理性逻辑的。卧槽,我不写140字还不能发布出来了?我随手一打就是这么标准的15字。还没有140个字的话我就再重复一遍!
《易经的智慧》读后感(三):这个版本更容易唤起人们的思考
这个版本的书我断断续续看了几年,作者将易经中不少因为年代久远而难以理解的字简单扼要地表达出来,让我至少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周易某一方面的意思。不少例子也举得很生动!挺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理性逻辑的。卧槽,我不写140字还不能发布出来了?我随手一打就是这么标准的15字。还没有140个字的话我就再重复一遍!
《易经的智慧》读后感(四):著名的荣格英文序
易与中国精神
我不是汉学家,但因为个人曾接触过《易经》这本伟大非凡的典籍,所以愿意写下这篇序言,以作见证。同时,我也想藉此良机再向故友理查德尉礼贤( )致敬,他深切体会到他翻译的这本典籍《易经》在西方是无可比拟的,在文化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假如《易经》的意义很容易掌握,序言就没有必要写。但事实却不是这样,重重迷障正笼罩在它上面。西方学者往往将它看成咒语集,认为它太过晦涩难懂,要不然就是认为它了无价值。理雅格(Legge)的翻译,是到目前为止惟一可见的英文译本,但这译本并不能使《易经》更为西方人的心灵所理解。相对之下,尉礼贤竭尽心力的结果,却开启了理会这本著作的象征形式之大道。他曾受教于圣人之徒劳乃宣,学过《易经》哲学及其用途,所以从事这项工作,其资格绰绰有余。而且,他还有多年实际占卜的经验,这需要很特殊的技巧。因为尉氏能掌握住《易经》生机活泼的意义,所以这本译本洞见深邃,远超出了学陆军式的中国哲学知识之藩篱。
一、占卜之为物
尉礼贤对于《易经》复杂问题的说明,以及实际运用它时所具有的洞见,都使我深受其益。我对占卜感到兴趣已超过30年了周易中的四种智慧,对我而言,占卜作为探究潜意识的方法似乎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我在1920年代初期遇到尉礼贤时,对《易经》已经相当熟悉。尉礼贤除了肯定我所了解的事情以外,还教导我其他更多的事情。
我不懂中文,而且也从未去过中国,但我可以向我的读者保证,要找到进入这本中国思想巨著的正确法门,并不容易,它和我们思维的模式相比,实在距离得太远了。假如我们想彻底了解这本书,当务之急是必须去除我们西方人的偏见。比如说:像中国人这样天赋异禀而又聪慧的民族,居然没有发展出我们所谓的科学,这真是奇怪。事实上,我们的科学是建立在以往被视为公理的因果法则上,这种观点目前正处在巨变之中,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无法完成的任务,当代的物理学正求守成。因果律公理已从根本处动摇,我们现在了解我们所说的自然律,只是统计的真理而已,因此必然会有例外发生。我们还没有充分体认到:我们在实验室里,需要极严格的限制其状况后,才能得到不变而可靠的自然律。假如我们让事物顺其本性发展,我们可以见到截然不同的图象:每一历程或偏或全都要受到几率的干扰,这种情况极为普遍,因此在自然的情况下,能完全符合律则的事件反倒是例外。
正如我在《易经》里看到的,中国人的心灵似乎完全被事件的几率层面吸引住了,我们认为巧合的,却似乎成了这种特别的心灵的主要关怀。而我们所推崇的因果律,却几乎完全爱到漠视。我们必须承认,几率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人类费了无比的精神,竭力要击毁且限制几率所带来的祸害。然而,有几率实际的效果相比之下,从理论上考量却得的因果关系顿时显得软旨无力,贱如尘土。石英水晶自然可以说成是种六面形的角柱体——只要我们看到的是理想上的水晶,这种论述当然非常正确。但在自然世界中,虽然所有的水晶确实都是六角形,却不可能看到两个完全相同的水晶。可是,中国圣人所看到的却似乎是真实的,而非理论的形状。对他来说,繁富的自然律所构成的经验实体,比起对事件作因果的解释,更要来得重要。因为事件必须彼此一一分离后,才可能恰当地以因果处理。
《易经》对待自然的态度,似乎很不以我们因果的程序为然。在古代中国人的眼中,实际观察时的情境,是几率的撞击,而非因果键会集所所产生的明确效果;他们的兴趣似乎集中在观察时几率事件所形成的缘会,而非巧合时所需的假设之理由。当西方人正小心翼翼地过滤、较量、选择、分类、隔离时,中国人情境的图象却包容一切到最精致、超感觉的微细部分。因为所有这些成分都会会聚一起,成为观察时的情境。
因此,当人投掷三枚硬币,或者拨算49要蓍草时,这些几率的微细部分都进入了观察的情境之图象中,成为它的一部分——这“部分”对我们并不重要,但对中国人的心灵来说,却具有无比的意义。在某一情境内发生的事情,无可避免地会含有特属于此一情境的性质。这样的论述在我们看来,可以说陈腐不堪。但这里谈的不是抽象的论证,而是实际的状况。有些行家只要从酒的色泽、味道、形态上面,就可以告诉你它的产地与制造年份。有些古董家只要轻瞄一眼,就可非常准确地说出古董或家具的制造地点与制造者。有些占星家甚至于在以往完全不知道你的生辰的情况下,却可跟你讲你出生时,日月的位置何在,以及从地平面升起的黄道带征状为何。我们总得承认:情境总含有持久不断的蛛丝马迹在内。
换言之,《易经》的作者相信卦爻在某情境运作时,它与情境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性质上都是契合的。对他来说,卦爻是成卦时情境的代表——它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时钟的时辰,或者历表上季节月份等划分所能作的,同时卦爻也被视为它成卦时主要情境的指引者。
二、偶然的一致之意义——同时性
这种假设蕴含了我所谓的同时性此种相当怪异的原则,这概念所主张的观点,恰与因果性所主张的相反,后者只是统计的真理,并不是绝对的,这是种作用性的臆说,假设事件如何从彼衍化到此。然而同时性原理却认为事件在时空中的契合,并不只是几率而已,它蕴含更多的意义,一言以蔽之,也就是客观的诸事件彼此之间,以及它们与观察者主观的心理状态间,有一特殊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
古代中国人心灵沉思宇宙的态度,在某点上可以和现代的物理学家比美,他不能否认他的世界模型确确实实是就像《易经》里实在需要包含主观的、也就是心灵的条件在整体的情境当中。正如因果性描述了事件的前后系列,对中国人来说,同时性则处理了事件的契合。因果的观点告诉我们一个戏剧性的故事:D是如何呈现的?它是从存于其前的C衍生而来周易中的四种智慧,而C又是从其前的B而来,如此等等。相形之下,同时性的观点则尝试塑造出平等且具有意义的契合之图象。ABCD等如何在同一情境以及同一地点中一齐呈现。首先,它们都是同一情境中的组成因素,此情境显示了一合理可解的图象。(荣格深得易经思维的精华)《易经》六十四卦是种象征性的工具,它们决定了六十四种不同而各有代表性的情境,这种诠释与因果的解释可以互相比埒。因果的联结可经由统计决定,而且可经由实验控制,但情境却是独一无二,不能重复的(注意:情境是独一无二的,不能重复,我们有些人往往不能理解这一点,所以有客户,一而再,再而三的问同一个问题,渎则不告),所以在正常状况下,要用同时性来实验,似乎不可能。《易经》认为要使同时性原理有效的惟一法门,乃在于观察者要认定卦爻辞确实可以呈显他心娄的状态,因此,当他投掷硬币或者区分蓍草时,要想定它一定会存在于某一现成的情境当中。而且,发生在此情境里的任何事情,都统属于此情境,成为图象中不可分割的图式。但如此明显的真理如真要透露它的涵义,只有读出图式以及证实了它的诠释以后,才有可能。这一方面要依赖观察者对主观与客观情境具有足够的知识,一方面要依赖后续事件的性质而定。这种程序显然不是习于实验证明或确实证据的批判性心灵所熟悉的,但对于想从和古代中国人相似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的人士来说,《易经》也许会有些吸引人之处。
三、请教《易经》
。。。。。。
七、让读者判断
中国人并不关心对于占卜应当抱持怎么样的态度,只有我们因为受到因果观念的偏见之牵绊,才会满腹迷惑,再三关心。东方古老的智慧强调智者要了解他自己的思想,但一点也不看重他达到的方式怎样。我们越少考虑《易经》的理论,越可以睡得安稳。
我认为建立在这样的范例上,公平的读者现在至少可以对《易经》的功能作个初步的判断。对于一篇简单的导论,不宜苛求太多。假如经由这样的展示,我能成功地阐明《易经》心理学的现象,我的目的就达成了。至于这本独特的典籍激起的问题、疑惑、批评、真是荒唐古怪,无奇不有,我无法一一答复。《易经》本身不提供证明与结果,它也不吹嘘自己,当然要接近它也绝非易事,也不提供力量,但对雅好自我知识以及智慧的人士来说,也许是本很好的典籍。《易经》的精神对某些人,可能明亮如白昼,对另外一个人,则晞微如晨光;对于第三者而言,也许就黝暗如黑夜。不喜欢它,最好就不要去用它;对它如有排斥的心理,则大可不必要从中灵求真理。为了能明辨它的意义的人之福祉,且让《易经》走进这世界里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