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汉书》记载,孔子以后,《周易》传数代至汉兴。汉初由田何传于丁宽等人,丁宽传于田王孙,田王孙授于孟喜等人,孟喜又传易于焦延寿,焦延寿的《焦氏易林》影响了京房。汉代的易学家们克服了大衍筮法的种种局限推荐六爻古籍,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新筮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京房。
京房继承了孟喜、焦延寿的象数易,并加以丰富和改造,构建了上至天文、下及地理、中涵人事的庞大易学体系,并著有《京氏易传》传世。《京氏易传》对筮法进行了彻底变革,创立纳甲筮法,从而使汉代筮法趋向完备。孟喜、焦延寿、京房因此成为汉易象数派的创始者和代表人物,尤其是京房,对易学传承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秦以后《周易》的发展情况如下:
一、汉代
西汉时期:汉武帝“独尊儒术”,《周易》被列为“经”书之一,尊为“五经”之首,世人遂称尊为《易经》。汉代被称为经学时代,“经学”高于一切学术。《易经》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影响极大。
西汉末年:由于神秘主义思潮的影响,易学出现了《易纬》之类的著作,其中代表著作有《乾凿度》《稽览图》《是谋类》。这些著作将卦气说和象数说进一步理论化、神学化,提出了“易一名而含三义”之说,即简易、变易、不易。还有太极元气说等。这些学说对后世易学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东汉时期:孟京易学势力衰弱,以费直为代表的民间易学派--费氏易学开始兴盛。费氏易与孟京易走向合流,形成以五行的生数和成数解释《周易》中的象和数的五行生成说。
东汉末年:道家黄老学派逐渐演变为道教,其易学也逐渐与炼丹学说结合起来,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开始以《周易》原理解说炼丹的理论和方法,是为道教易学的先驱。
在汉代,《周易》的二重性更加明显。一方面,民间术士不断更新、完善筮法体系,使其卜筮功能更加完备;另一方面,得到了汉代统治者的青睐,其思想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官方安邦治国和个人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其理论指导作用日益显露和光大。
汉代易学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周易》被定为五经之首,易学成为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研究《周易》学派众多,除了儒家,还有其它学派思想家。三是易学成为有明晰师承脉络的专门之学。
汉代易学解经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孟喜、京房为代表的官方易学,以奇偶之数和八卦所象的物象解释《周易》经文传文,以卦气说解释《周易》原理。卦气说即以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讲阴阳灾变。二是以费直和高相为代表的民间费氏易学,反对阴阳灾变说,重述《周易》中的易理。三是以黄老道家的易学为代表,重讲阴阳变易的哲学道理。三派之中,以孟京易学影响最大,史称“象数之学”。
二、晋代。
以王弼(玄学易学创始人,著有《周易注解》)、韩康伯为代表,将易学玄学化,使《周易》与《老子》、《庄子》相并列而成为“三玄”之一。
三、唐代。
易学又开始走向融合,代表人物有孔颖达和李定祚,分别著有《周易正义》和《周易集解》。
四、北宋初期。
易学有四大流派:一是以陈抟为鼻祖的图书学派,后传至周敦颐推荐六爻古籍,提出太极图说,论述宇宙形成的过程;二是邵雍的数学派,提出先天学;三是由胡瑗倡导的易理派,后传至程颐,著《伊川易传》,创立了理学派的易学体系;四是是张载的气学派,他吸收唐代孔颖达的气论学说,著《横渠易说》和《正蒙》。
五、南宋时期。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易学哲学体系,著有《周易本义》一书,成为后世研究的重点;同时期,有杨万里的太极元气说;之后,还有杨简的心学易学等。对后来易学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六、元明两代。
宋易向普及和纵深两个方面发展,先后出现了一大批阐述《周易本义》的著作。
一是元代道教大师雷思齐承邵雍易学学脉,推衍出许多图式,以九宫为核心解释《周易》原理,认为先有数而后有象。而俞琰、张理和箫汉中等人,亦以图式解易,但持先有象而后有数的观点。
二是明代易学家葵清,著《周易蒙引》,主张理象合一,成为明代易学中“气本论”的倡导者。
三是明代易学中“心学”较为流行,他们主要以内心道德修养方法和精神境界解释《周易》卦爻象和卦辞,代表人物是湛若水。
四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在继承宋明气学和象学传统的基础上,修正义理易学,批判心学易学,著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等著作,完成了“气本论”之说,结束了宋明易学。
宋明时期,成为古代易学哲学高度发展的重要时期。
清代。
清代是易学复兴汉易的时代,清人解易著作十分丰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内容和倾向都很复杂。清代易学主要有两派:
一派以惠栋和张慧言为代表,倡导汉易,不敢发挥,淡化《周易》的哲学价值。
一派以焦循为代表,力图会通百家,独辟蹊径,建立自己的易学体系。
总体来看,清代易学缺乏对哲学问题的探讨,理论思维很薄弱,是古代易学哲学的衰落时期。
纵观易之发展,历朝历代各有其侧重点。简言之:汉易象数,魏晋义理,宋儒理气,清代杂说。
(魏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