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图书馆新馆与文化馆、开封中心书城采用三位一体的模式融合在同一建筑体内,集藏书、售书、读书、讲书于一体,以书为中心,为市民提供阅读学习、展示交流、休闲娱乐及消费等文化服务,它将创新文化消费理念、引领文化消费新模式、引导全民阅读的新风尚。
7月24日,开封市图书馆新馆已正式开馆,为此《图书馆报》记者采访了开封市图书馆馆长马慧萍,请她谈谈新馆的建设经验。
马慧萍
河南省开封市图书馆馆长
图书馆报:请介绍一下贵馆新馆的建设情况,以及办馆理念和服务宗旨。
马慧萍:新馆在设计风格上更加温馨舒适、沉稳雅致,全部采用大开间开放式布局,为读者创造更好的阅读环境。
新馆的服务方式也更加先进,融入了目前国内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产品,办证、借还书、复印打印以及购买咖啡等业务都已全部实现自助服务。我馆的自助借还设备还具备多种认证方式,除可用读者证自助借还外,还可采用人脸识别、身份证、二维码等认证方式,非常方便和快捷。
服务功能上也进行了完善和扩展,除了图书借阅、文献检索、电子阅览等常规服务外,我们还增设了休闲水吧区、国学馆、影音欣赏室、古籍阅览室、文化交流空间及专门为学龄前儿童设置的绘本阅读区和梦幻剧场等,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很多功能区的建设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示范性。
可以说图书馆新馆是为市民打造的一座集读书学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图书馆。
开封市图书馆一直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以“一切都是为了读者”为宗旨,在读者服务上作了许多努力,致力于为读者打造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中华国学书库阅览室,提供更加全面的阅读服务。
图书馆报:“两馆一城”的新型业态融合模式是怎么考虑的?在整体设计上有哪些创新?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给读者创造了哪些便利?
马慧萍:“两馆一城”三位一体的新型业态融合模式,将打造一个开封最具文化气息、文化氛围的大型文化综合体和市民文化活动综合中心,把购书、借书、藏书、讲书融为一体,创新文化消费、引导文化消费。
在这一模式下,热爱文化的人不出大楼即可购书、借书,还可以在楼内用餐、喝咖啡、看演出、听讲座、参加培训和欣赏艺术展览等。
采用独特的“书+”型商业模式,在书城所有商业区域内陈列精品书籍,打造文化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多业态综合体。每层以书为主要元素设置不同的主题,采用负一层“书+非遗文化”,一层“书+文创”“书+品质生活”,二层“书+科技体验”“书+影城”,三层“书+培训”“书+餐饮”的一站式文化消费服务新模式。
图书馆、文化馆和中心书城的有机融合,使三者形成优势互补,为开封市民提供了更加全面、便利的文化服务,是开封公共文化服务走向新时代的创新之举。
为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开封”,给市民提供更便捷的阅读体验,让书城与图书馆达到互通互融,真正成为市民的大书房,图书馆和中心书城共同开发了“你读书,我买单”全新借阅模式。
通过开放协议,整合GLIS海量书目数据库,克服了在售图书数据项不完整的困难,实现了异构系统的数据、业务整合,读者在5秒内即可完成借阅、自动打印读者和书城底单、自动汇总借出和还回、待结账报表,成功实现了开封市图书馆新馆与中心书城的数据库对接。
开封市图书馆与开封市中心书城合作,为开封市民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开封市中心书城引进深圳书城的运营模式,并与深圳书城平台进行对接,所有图书都直接从深圳书城总库配送,将先进的书城运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引入开封,让开封市民在第一时间能够阅读更多更新的精品书籍。
开封市图书馆的持证读者都可以在书城内第一时间借阅最新的、喜欢的书籍,个人无需付费就能将好书带回家,只需到期将图书归还图书馆即可,所有图书均由开封市图书馆买单。
图书馆报:为迎接正式开馆,贵馆准备了哪些读者活动?在阅读推广方面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马慧萍:为了迎接开馆,图书馆策划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读者活动,如少儿图书馆的“创客木艺工坊之鲁班小匠”“创客3D打印工作坊”“绘本故事会”等等,图书馆的“开图讲坛”“小小书友会”“诗意年华朗诵会”“孔子课堂”“三余读书会”“智慧空间体验活动”“新东方系列讲座”“古城旧影报纸文献展”“古籍珍品展”等等。
在阅读推广方面,近年来,图书馆一直在全面打造全民阅读推广服务品牌,创建了多个全民阅读推广品牌,如“开图讲坛”“三余读书会”“孔子课堂”“小小书友会”等。同时图书馆也在不断地探索,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也会通过分龄、分众、分层等多种形式,不断打造全新的品牌活动,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爱上经典、爱上阅读。
图书馆报: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贵馆在这方面有哪些做法?在古籍保护方面有哪些有益的尝试?
马慧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华国学书库阅览室,网络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图书馆已经进入全面数字化转型时期,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也正转向数字资源的建设。开封市图书馆在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于2013年开始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目前有电子图书100万种,电子期刊、报纸7100多种,引入清华同方全文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全文期刊数据库、国研网全文数据库、少儿学习资源数据库、动画动漫数据库、新东方学习数据库、3D数字内容数据库等二十多个专业数据库。
古籍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我们馆现在拥有4644种50180册古籍,其中六千多册为善本古籍。201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近年来,我馆在古籍保护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大力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目前开封市图书馆共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上著录古籍两千余种,对每部古籍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数字化,并将著录平台的这两千余种古籍制作成书目表格数据,供到馆读者进行查阅、比对。
在开封市图书馆网站上,我们开辟了馆藏古籍善本栏目,先期重点介绍开封市图书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12部善本古籍,并配录1~2幅古籍书影,使读者足不出户,在网上便能获得这些珍贵的馆藏善本古籍的关键信息。
开封市图书馆馆藏
我馆近几年来大力宣传古籍保护工作,利用馆藏古籍参与我市的重大文化活动。自2011年起至2018年,连续八年成功举办了“开封市首届古籍珍品展”“开封市第二届古籍珍品展——东京梦华地方文献展”“开封市客家文化展暨地方文献精品展”“开封市第三届古籍精品展”等系列古籍主题展览,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开封市图书馆珍藏的古籍地方文献,集中反映了我市悠久灿烂的地方文化。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政府加大了对馆藏古籍的保护力度。
汴梁遗珍——中国开封第三届古籍精品展
为了让珍贵的古籍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这几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尝试进行古籍的开发利用工作。
开封是菊花之城,我们将古籍资源中的菊花元素用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做成精美的画卷和画框,将古籍书影和精美图案印制在袋子上,做成实用的手提袋,并将20套珍贵的古籍书影做成精美的留真,受到大家好评。
开封市图书馆新馆更是将11层整体规划为市古籍保护中心,设置了古籍书库、古籍展厅、古籍修复室、古籍阅览室四大功能区域。
图书馆报:互联网时代传统阅读方式面临挑战,图书馆也在不断寻求改变,在这方面贵馆作了哪些有益的尝试?
马慧萍:图书馆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互联网时代,传统阅读方式面临挑战。开封市图书馆积极探索移动阅读终端建设,配置24小时电子书报自助借阅设备,读者可以在设备上阅览图书,遇到自己喜欢的书目,可以通过扫描书目二维码,在手机终端上阅览,还可以扫码下载APP,登录读者系统,享受手机图书馆的各项服务。
图书馆新馆还开设了智慧空间,体验区引入了各种先进设备:AR益涂墙+AR创意手绘临摹板、触摸式平板电脑、少儿学习一体机、数字互动天文展品、VR游世界体验区、触摸数字体验液晶拼接屏(文化长廊)、AR全息绘本等等。
把优质的阅读内容融于可互动体验的智能设备中,将书本中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成极具趣味的科普体验和真实场景下的实践操作,对于儿童学习和掌握知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书馆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发展,图书馆在馆藏建设、馆舍设计、读者服务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您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马慧萍:目前,图书馆新馆已经建成,各项硬件设施基本齐全,我们拥有了丰厚的资源和优美的环境。接下来的工作,一是要在软件配备上作出更多努力,开展更多新颖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并打造出更多优质的品牌活动,在推广全民阅读和引导优质阅读方面不断探索,为读者提供更多高品质的精准阅读服务。
二是大力推进总分馆建设,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建设“书香开封”的工作中去,打造全市15分钟阅读圈。
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市打造100个集传统纸质阅读、现代数字阅读与学习教育于一体的“城市阅读空间”,将阅读推广到社区、街道、广场、公园中去,让老百姓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加强馆员专业水平的提升,打造一支高、精、专的人才队伍。在深度挖掘图书馆各类资源,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同时,开展图书馆领域的各项业务研究工作,引导本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想未来图书馆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体现在人性化服务的全面升级。CL
记者:叶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