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那些“高考”(科举)状元们

今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那些“高考”(科举)状元们,他们在中了状元之后,都有怎样的出息。

1904年7月4日,大清帝国举行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场科举考试。

在1904年的科举考试里,状元、榜眼、探花,也就是全国第一名、全国第二名、全国第三名,是以下这几位仁兄:

状元:刘春霖,河北沧州人

榜眼:朱汝珍,广东清远人

探花:商衍鎏,广东番禺人

以下让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人物方孝孺,他们参加“高考”成功之后,人生都有怎样的出息:

状元刘春霖在考中状元之后,去了日本留学,然后回国,在直隶谘议局、大清谘议院担任议员,然后在北洋女子师范学校担任监督一职。大清亡了之后,刘春霖先后任职袁世凯的总统府、中央农事试验场,再后来,担任直隶教育厅的厅长,1928年辞职不干了,然后就闲居在北平、天津等地,1942年病逝。

1904年最后一届科举状元刘春霖

可见,我们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他的一生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建树和出息,不过当然,由于他有优秀的学养和履历作基础,他的人生状态,始终都可以维持在中产阶级以上。

而榜眼朱汝珍,这个广东清远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出息,民国期间,他在香港主持孔教学院的办学工作,也曾经担任香港孔圣会的会长,然后又担任香港清远同乡会的会长,等等,后来也是在1942年病逝。

1904年最后一届科举榜眼朱汝珍

当年的探花商衍鎏,考中之后,也去了日本留学,然后他去了德国,在德国汉堡一家当时名叫“殖民学院”的大学里做教职人员,一战期间回国,做过大总统府谘议、江西财政特派员等职位,再后来担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解放之后,商衍鎏担任江苏省文史馆副馆长、江苏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1963年病逝。

1904年最后一届科举探花商衍鎏

可见,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的前三甲: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他们“高考”成功之后,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人生建树,没有太大的出息,不过,毕竟是前三甲,他们的人生,确实基本上都可以维持在中产阶级以上的水平和状态。

这其实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看法:高考成功,最多只能保证你中产阶级左右的生活,而你是否能够跻身上流社会、成为成功人士、乃至在历史上留名,则不是由一次高考决定,而是由你这个人的综合素质决定,这个综合素质,至少包括情商、人品、抱负、眼界、决断力、三观、胆量……等等等等。

好。回顾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我们再溯源而上,看看更早一些年份的状元们,他们的人生,又有多大出息。

时光倒流一年,1903年科举考试,当年的状元,名叫王寿彭,是山东潍坊人,他人生的最高职务,是担任山东省教育厅的厅长、以及山东大学的校长,后来在1929年病逝。

建树也不算很大。

1903年科举状元王寿彭

再看一个。

1898年当年的状元,名叫夏同龢,贵州省麻江县人士,考中状元之后,夏同龢先是进了翰林院,然后去日本留学,北洋政府时期,夏同龢曾经担任江西省实业厅的厅长,1925年病死在北京。

可见这个状元夏同龢,也没有太大的出息。

1895年的科举状元,名叫骆成骧,四川资中人,后来也是留学日本,大清倒台之后,骆成骧回到四川,后来任四川高等学校的校长,一直从事教育事业,再后来任教于四川法政学堂,1926年病逝于成都。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骆成骧,也没有太大的建树。

还有1892年的状元刘福姚、1890年的状元吴鲁、1889年的状元张建勋、1886年的状元赵以炯……等等等等,都没有多大的建树,不过,他们的人生,也都可以维持在中产阶级以上。

通观有清一代,真正在历史上留名的状元,其实只有两个:

第一个是1856年的状元翁同龢,他的出名,是由于担任了同治皇帝、光绪皇帝两个人的启蒙老师,不过翁同龢在晚清时期的政治业绩,并不突出,因此在近代史上,名气并不大。

1856年科举状元翁同龢,担任同治皇帝、光绪皇帝的老师

第二个就是1894年甲午年的状元张謇,张謇在民国时期有一定的出息,但在近代史总体来说,也没有太过突出的建树,毕竟论近代史上一流的名人,其实张謇也是排不上名字的。

1894年科举状元张謇,清末民初实业家

我查了一下档案,清朝268年江山,一共产生114名状元,其中真正在历史上留名的,其实就只有翁同龢、张謇两个人,其余的112个状元,都没有太大的建树。

我又查了一下明朝,明朝276年江山,一共产生90个状元,其中在历史上留有鼎鼎大名的,你猜有多少个?答案是:

是的,明朝90个状元,在历史上留下显赫名声的,一个都没有。

而在明朝的历史上,那些做出大事业的、鼎鼎大名的人物,你比如说袁崇焕、张居正、戚继光、海瑞、郑和、严嵩、李时珍、于谦、宋应星、王阳明、方孝孺、胡惟庸、郑成功、熊廷弼、史可法、徐霞客、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等等,

没有一个是状元出身的

明朝当官成就最大的张居正也不是状元出身

同理,清朝也是这样,那些在清朝时期建树较大、名气较响的人,例如说林则徐、刘坤一、李鸿章、沈葆桢、曾国藩、左宗棠、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谭嗣同……等等这些,也没有一个是状元,反而,他们的科举考试成绩,并不突出。

其中林则徐、李鸿章、曾国藩等人,还都在科举考试中,曾经有过落第的经历,例如李鸿章就曾经在1845年的会试中落第。

清朝最有名气的大臣李鸿章曾在1845年的会试中落第

然而这些人,都在他们后来的人生路上,都反超了当年在科举考场上考赢他们的那些状元们。

为什么呢?

其实就是这个原因:一场考试,其实不能真正决定你的一生,真正决定你一生的,归根结底是

你的综合素质

讲到这里,我们应当指出,张之洞是1863年科举考试的全国第三名,也就是当年的探花。

1863年的科举考试(高考),前三甲是这样的:

状元:翁曾源

榜眼:万崇后

探花:张之洞

张之洞确实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有很大的建树,不过,这其实也恰好说明了问题,同一届的状元翁曾源,只当了个“翰林院修撰”中国历史人物方孝孺,掌修国史,一辈子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而同一届的榜眼万崇后,更是默默无闻。

也就是说,当年的第三名张之洞,在人生这个大考场上,完美赶超了当年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这也又一次印证了:考试证明你学习能力不错,但是人生能否成功,则最终要拼的是综合素质、综合能力。

1863年科举探花张之洞

任何的考试,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今天的高考,它都只能考察你一门或几门学科的知识,而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你比如说:人品、情商、眼界、魄力、胆量、决断力……等等,科举也好,高考也罢,这些纸面考试,其实都是考不出来的。

这些综合素质,只能在“人生”这个漫长的、真实的、而且是“开卷”的“考场”里,才能慢慢地、一点点地考出来。

拿我们今天的名人举例说,马云、马化腾、雷军、任正非……等等这些杰出人物,当年论读书考试,都不是特别好的那批。

所以,高考考好了,上了心仪的大学,那固然可喜可贺,但是,千万不要骄傲,因为上了大学,仅仅是人生的起点,以后的路还很长,最终能不能成功,仍然是个问号,前面我列举了那么多的科举状元,他们后来都建树平平、默默无闻,就是很好的警示,记住,要磨练你的综合素质,人品、情商、勇气、魄力等等这些,都很重要,从长远来看,其实比你的考试成绩,更为重要。

如果高考没考好,没能考上心仪的大学,那么也大可不必气馁,高考成功不等于人生成功,高考失败也不等于人生失败,人生成功的路子有千万条。许多40岁左右的人搞同学聚会,都发现一个现象:在老同学当中,当年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有的比当年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混得还要好。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其实说来说去,还是那个道理:综合素质决定人的一生,而不是高考。所以,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高考这种事,尽力了就行,条条大路通罗马,天下哪有绝人之路。

好了。说到这里,我总结一下“高考”和“人生成功”之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一:高考成功说明你的学业优于他人,但并不能证明你的个人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优于他人。

逻辑二:高考成功,大概率决定你的人生至少有中产阶级水平,但你能否跻身社会上层,要看你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

逻辑三:高考成功,只能说明你人生成功的概率,比其他人要高一点点,但概率高一点点,并不代表一定会实现。

逻辑四:高考失败,并不能说明你人生失败,尤其在工商业发达的现代社会,其实能成功的机会有很多,大浪淘沙,综合能力强的人,最终都会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下一篇: 中国历史上的方姓始祖,你知道几个?
上一篇: 蓝裕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师为您带来巨人最新消息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