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民族的五位开天之皇,五位伟大的革命者
关于中华民族的渊源,《史记》里有记载,也有其他说法,大体为三皇五帝之说。现提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法。中华民族有五位开天之皇,每一位开天之皇都带领华夏族进行一次伟大革命,完成一次次跨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第一位,有巢氏
大约几十万年前、人类群落和老虎狮子的群落没有太大区别。人吃野兽,也被更强壮的猛兽捕杀。相比狮子老虎熊等猛兽,人实在没有优势。就在这种情况下,有巢氏应运而生,教大家筑巢而居,从而幸存下来,群落进一步扩大。那些没有掌握筑巢技术的群落就慢慢衰退了。
从野生两足动物到巢居,这是一场革命吗?当然是,现在觉得习以为常很简单,其实不简单。这个举动意义重大。老虎不会筑巢,猴子猩猩也不会。
第二位,燧人氏
筑巢而居,人群数量越来越多,需要的食物也越来越多,迁徙不像以前那么方便。那么就需要囤积食物周易起源于什么地方,时间一长,食物就会腐败。怎么解决?燧人氏应运而生,教天下人如何用火。火的根本功能在于使食物由生变熟,去腐去臭。保暖是次要功能。因为学会用火的重大意义,史学界把会不会用火当作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
同期其他没有学会用火的民族和部落,因为食物腐败问题无法解决,很多人得病而死,人口数量越来越少,就慢慢的衰退灭绝了。
第三位,伏羲氏
因为人口数量的增加,狩猎已经无法养活这么多人。食物短缺越来越严重,无奈之下,人类只能转型,从狩猎为主变成采集为主,从吃草变成吃肉。
定居,用火,采集,人类的社会性和组织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依靠原有的,象动物群落一样本能管理已经无法适应人类部落。这时候需要一套可以理解和运用的法则来支撑社会运转。完成这项工作人员就是伏羲氏。伏羲氏依据更为久远的河图洛书而创制八卦。从八卦而六十四卦,发明人类社会的第一个管理系统。中华文化自此发端。所以伏羲氏被称为人文始祖。
第四位,神农氏
相比狩猎而言,采集要求的技术要高的多。大部分动物抓来就能吃,而植物则需要判断是否有毒,那些能吃,那些不能吃。完成这项工作的就是神农氏。这就是,神农尝百草。这可是一项艰辛的工作,直到现在植物学家还在进行。因为植物的种类实在太多了。神农氏不仅完成了百草鉴定,还驯化野草成为可供种植的粮食。从采集到农业耕种,这又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华夏族人开始农业种植,食物得以保证,人口快速扩张。同期还停留在靠采集为生的部落要么被兼并,要么被淘汰。
第五位,黄帝
因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人增加了土地就需要增加,为了寻找适合开垦的土地,需要交通工具完成迁徙。车作为工具被黄帝发明。
在黄帝时代,华夏族群开启了大合并。其中最有影响就是黄帝和炎帝之战,此战以黄帝族群胜利告终。自此,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
在黄帝时代,一个划时代的文化大事件发生了,这就是文字的发明。仓颉依伏羲卦画造字,中华民族进入了文字纪事时代,中华文明史由此开启。
2.中华文化起始于伏羲创制八卦。
关于中华文明史的官方表述,中国有着连续的五千多年文明史。这是指从夏王朝开始至今的时间段。上世纪末,国家开展了一项大型文化工程叫“夏商周断代工程”,经过考证确定了夏王朝为中华文明史的开始,才有了现在的表述。其中最主要的有两项:有文献,有器物(文物)。
因为年代实在太久远,留存下来的文献文物太少,也因为我们太不自信,才会把一万多年的文化史,八千多年的文明史说成现在的样子。其实,一万多年前,自伏羲氏依河图洛书创制八卦开始,中华民族就已经进入文明时代,只不过是另一种我们都不懂的符号记事方法而已。八千多年前,黄帝由卦画创制文字,中华民族进入了以文字纪事的文明时代。所以伏羲被尊为人文始祖,黄帝尊为人文初祖。
3.《河图》、《洛书〉《易经》是中华文化总源头
孔子在《周易》系辞里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伏羲氏依河图洛书而创制八卦,再叠八卦而六十四卦。用一套符号系统来说天道地,把天地之道用于管理人类社会,用天道齐人道,以天伦齐人伦。开创了以天地为依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至今。
所以《易经》在文字出现之前是一套用于管理的符号系统,因为本身复杂和时间过于久远,我们现代人不能破译。但其中蕴含的数字关系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
到了黄帝时代,文字出现,除了原有的符号系统外,为了让更多君王掌握这套管理方法,圣人就用文字来描述卦画,并且给每卦命名。到了夏朝易被称为《连山易》,商朝被称为《归藏易》,很遗憾,这两部经书都已失传,只知书名。
到了周朝,周文王以乾坤二卦并建把六十四卦重新排列,并且给每卦写了卦辞。文王之子周公又给每爻写了爻辞。从此,始称《周易》。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对《周易》进行了解读和发挥,把每一卦卦辞和爻辞阐述说明和进一步发挥。并且整理编著了《易经〉的几部著作周易起源于什么地方,总共有十部,后人称为《十翼》。历史上把文王周公写的易经部分称为《经》,把孔子续写的部分教《传》。现流行的《周易》就此形成。
孔子,一代文化大成者,一辈子述而不著,他的核心思想就藏在《易传》里。老子的《道德经》的思想也源自《易经》。而法家、医家、兵家各学派之核心思想无一不来自《易经》。所以,《易经》被称为诸经之首。产生《易经》的河图洛书也有其他的衍生思想,比如五行学说。
孔子之后,历代多有学者注易解易,这些著作形成了中华文化独有的文化遗产,滋养着一代代经学者。
所以, 《河图》、《洛书〉《易经》是中华文化总源头。
4.《易经》不同时代的解读和使用
任何一门学问如果在实践中没有用处就没有价值,也不可能流传下来。《易经》历万年而不衰,自有它巨大的价值。然而时代不同,解读不同,用法也不同。
把不同时代的《易经》放在相应的时代背景下去解读,才能更好理解和还原它的巨大价值。简单总结如下:
伏羲易,依河图洛书创作八卦,叠八卦而六十四卦。用一套符号系统来管理社会。
黄帝易,用文字来说明符号蕴含之理。给卦赋予了文字之意。把《易经》由单纯的符号变成图文并存。
夏商之易,易被更多的赋予了占卜功能。可不要小看了占卜,在那个时代,占卜是国之大事。非一般人所能为。
文王之易,乾坤并建,有了卦辞和爻辞。易之象、数、理、占四德具备。
孔子之易,续写《传》,《易经》由以前“君王之学”变为“君子之学”。用解易注易表达自己的修己治人之思想主张。影响中华文化两千多年。
历代学者之易,孔子之后,易学分为多个派别。象数派,易理派,占卜,风水等等。《易经》被误解,被污化。
现代之易,如何让《易经》时代化和平民化,传承好,弘扬好《易经》,激活这一中华瑰宝蕴含着的丰富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是我辈之责任。
对于诸多解易著作,我最喜欢的就是王夫之。船山先生注易,虽有未尽之意,但先生坚贞卓绝之志,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