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都是古人前辈的心血,一梁一柱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建筑是一个国家民生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国建筑在这点上的体现尤为突出,我国不仅雕梁画栋、飞檐峭壁为众人熟知,一些在筑房过程中总结下来的经验规律也更应流传出去,以方便后世。
对于建筑,研究最多的是建筑师们,但最有经验的绝对是民间的老百姓们,他们的经验不来自于书本和理论,而是来自于数千年传承下来的祖辈的经验和结合自身居住的生活经验。坊间有句谚语:“不怕屋后塘,就怕抬轿房。”一句谚语就简练地概括出了人们对于住宅的建筑要求。
“不怕屋后塘,就怕抬轿房”的含义
首先是“屋后塘”,顾名思义,是指农村人们建造的房屋后面有一片水塘。而水塘,也就是独立的一个生态体系,不像河流小溪一样是与外界的水流相交联的,是无法流动的水,俗称“死水”。
这样的水塘对人的居住可谓是极为不利的。尤其在夏天,封闭的水区域难免滋生细菌,气味难闻,成为蚊虫疫病的温房,无论是在医疗条件低下的古代,还是在当下的农村地区,因不卫生不干净的蚊虫水源传播的疾病造成的影响都十分广泛。
再者就是中国对于风水的执迷与讲究。中国是个十分重视风水玄学的大国,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达到“天人合一”的地步。
在人们搬新家或住新房之前,总要咨询一下风水师的意见,房屋是人们安身置命的重要处所,它的风水运向与人们的学业、事业、财运、命运紧密相连。
清代《阳宅十书》中提到:“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屋后塘”从风水上来讲是房屋受水流形势所限,阳宅风水不利生人居住。
其次是“抬轿房”。什么是“抬轿房”呢?想要明白“抬轿房”是什么意思,就得先知道“抬轿”的意思,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画面——四个大汉用木棍抬起一座轿子——这就是“抬轿”。
而“抬轿房”也就是像抬轿子这样中间高,四周向四个角延伸排列的房屋结构,而后延伸为中间高四周低的建筑群,那么中间那所高大的建筑也就是“抬轿房”。
后来“抬轿房”的涵义也明显扩大,除了上述的两种房屋,还有指楼房顶上建有小屋,而周遭都是空地的“中高周低”的建筑。
“抬轿房”给人带来哪些危害
这样的房屋建筑方式有三大坏处是不容忽视的。
第一是它违背了风水中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原则。风水之学,最为讲究“和”,阴阳相调是“和”,正负相抵是“和”,物物生克亦是“和”。
而这里,中高周低是不协调,里凸外凹是不平衡,处处与“和”的风水之学相悖。风水不好,住宅中的人自然也是处处不顺,一片住宅荫庇数代,若风水不好,颠倒了阴阳,那么后世子孙们也不过是在跟着受罪。
第二是违背了“高风穿堂过,伏低草木生”的原则。与地理方面来看也是极为不妥的,“抬轿房”一房立于高地,当强风吹拂,大风刮过,“抬轿房”便如独木立于旷野,无遮无掩,独自承受风力,再牢的地基也会经不住这样的风雨侵蚀,想必要不了多久,这“抬轿房”就会呈现出衰败之景来。
第三是违背了敦儒常理,睦邻和谐之道。住在村里的人们通常都明白一个道理——“远亲不如近邻,远水不就近急”。所以要处好邻里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而在村里修建“抬轿房”,就相当于遮挡了周围邻里的阳光,这也是不符合我国长久以来遵循的坐北朝南的住宅规律。
阳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杀菌消毒、祛湿散热。邻里的阳光被遮挡,也就意味着家里滋生霉菌,环境阴冷,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长此以往,患疾病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建“抬轿房”的人家就相当于是元凶,想要维持一个和睦的邻里关系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如此一来,建设一个“抬轿房”,就相当于在风水、地理,社会人伦等方面绝了自己和祖孙的后路,有百害而无一利。由此,我们就又可以回到这句谚语本身来看了。中华文化住宅风水轿,博大精深,短短数字,意蕴无穷。“不怕……就怕……”的递进方向也向读这句谚语的人传递了一种信息,那就是“抬轿房”的危害比“屋后塘”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怕屋后塘,就怕抬轿房”的解决方案
那么对于这两种不利的房屋建筑,我们有哪些值得考虑的改善思路呢?
首先是“屋后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转变想法,不要死守老宅,要学会融会贯通,另择优址,“良禽择木而栖”,优秀的挑选能力也是实力的体现。当然,对于“屋后塘”我们也可以选择改变“塘”。开挖水渠,连接外河,打破从前那种封闭式区域的死局,让水流流动起来,蓬勃生命之力自然汩汩而生。
接着是“抬轿房”。这种房屋的情况令人想起“六尺巷”的故事。相传清康熙年间,有一位名叫张英的礼部尚书,接到这样一封紧急来信,原来是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因巷子占地起了冲突,于是发起急信问他该如何处理。
张英稍加思考便做了回信,信上言:“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两家各让出三尺,形成了如今的“六尺巷”。
想要彻底解决“抬轿房”的问题,不是也可以仿照“六尺巷”吗?村里地广人稀,不如扩大地基住宅风水轿,不必争高望远,和睦方可长全。
结尾
生活中处处包含着智慧,经验犹如天上之星,抬眼可见,区别只是在于我们是否能发现并且善于总结罢了。民间谚语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项优良传统文化,我们在吸收采纳的同时,也要将其传播出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