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坤卦在六爻之后都有一条说明,乾卦是用六

六爻摇卦后装卦方法_六爻如何装卦_为何六爻要装卦

乾卦和坤卦在六爻之后都有一条说明,乾卦是用九,坤卦是用六。这两条非常重要,尤其是对理解易经卦象非常重要。乾卦卦象是古老的易经传承,文字和易传都是后起的,相对卦象比较晚。但是用九和用六,很难理解,各种解读都不尽人意。也正因此,汉朝出现了很多混乱性的理解,尤其是各种乱七八糟、牵强附会的变卦说。

周易本身对用九的解读。

乾卦经文“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象传》《文言传》共三处解读。也很简短。

《象传》的解释:“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解读“天德”,重要的特性是不可为首。首,领袖,带领,带头。天本身不是实体,当说到天的时候,它实际上是我们感悟出来的道理,自然的道理。道和理我们都是观察和思考所感觉到的内容,但是绝对不可以把道和理看成实体,不可看成实实在在的可依靠的东西,不是这样的。所以天不可以是实体。

第二层是政治含义:政府,官员、朝廷不是独立实体,人民、民间才是实体。易经卦象分为上下卦,上卦是要依附于、服务于下卦,上卦是官方而虚化的,真正的实体是民间、人民。《尚书》所讲“天听自我民听 天视自我民视”。天是没有心的,《道德经》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六爻摇卦后装卦方法_为何六爻要装卦_六爻如何装卦

《文言传》有两处,第一处说:乾元,用九,天下治也。第二处说:乾元用九,乃见天则。“天则”和“天德”是一个意思。天则就是“天德不可为首”,“天下治”,说的是天德的效果,就是政府没有作为,人民实现自治。政府在中国的出现,官方社会、朝廷出现很晚,我们中国经历了很长时期的没有政府的状态,每个人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自然秩序。朝廷出现之后,我们对之前人民自治的历史保留了很多记忆,表示怀念,所以这种思想就促成了对官方世界的一个制约,也就是宪政思想。我们通过历史和传统,对政府形成限制,你不是实体,人民才是实体。

《周易》为什么提及用九,从技术上看,是占卜的成卦方法。占卜就是算卦,需要先成卦。一般是需要抽签,通过一定的数学运算来确定每一爻,六爻确定之后成为一卦,再对这一卦进行解释。

从流传下来的技术看,周易成卦的方法比较复杂,现在也得到了复原,一些书进行了详细介绍,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阅读清华大学的廖平春的《周易经传15讲》,里面给出了详细的成卦方法。《周易》成卦方法中,确定每一爻,有一个简单的函数,函数的值可能会出现四个数字:六、八、七、九。它又这样规定,相对七、八来讲,九是老阳,六是老阴。老阳和老阴属性会变化,老阳会向阴转化,老阴会向阳转化,里面蕴含变化的因素。这意味意味着九中包含着阴的因素和变化动力,它会自动向阴转化,六中也包含着阳的因素为何六爻要装卦,以及向阳转化的动力。

用九和用六仅仅出现在乾坤两卦中,但对所有64卦它是通用的,每一卦在表示阳爻的时候就是用九,在说阴的时候就是用六,在《周易》中表现很清楚。我们抛开这种复杂的解释,来探究实际含义。这实际上是强调易经中的每一爻都是可变的,没有纯粹的静态的爻,这一点我们在易经数学中有所解释。

理解用九和用六就对理解易经非常关键,在整个易经数学中没有纯粹的数字,没有静态的数字,因为易经最关注的数字不是绝对值一二三四五六,是关注数字的奇偶性。它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的一对组合,包含着转化。任何事情都包含矛盾的双方,在任何时候都不存在单方的,阴阳永远是并行存在的。

六爻如何装卦_为何六爻要装卦_六爻摇卦后装卦方法

每一爻都包含阴阳两方面因素,既有阴也有阳,只是在某一阶段阳处于劣势,阴在优势,但阳不可能是零,发展到了某一阶段会发生反转,阴变成阳,这是用九和用六真正的意思。

所以易经中每一爻都是可变的,都是变爻,每一卦都是可变的,都是变卦,没有静态概念,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这是易经所讲的变化,和我们现在所讲的变化不同。西汉之后,人们已经搞不懂这一层含义了,因此,额外搞出了很多变卦说,这就是画蛇添足。易经的变化不是通过变卦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对“变数”来实现的。易经数学中的数是“变数”,本身就包含了变化。

《系辞》中“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个就有点偏离易经变化的思想,因为当你说一阴一阳的时候,实际已经承认了静态的阴,静态的阳。从用九和用六来讲,没有纯粹的阴也没有纯粹的阳,阴阳之间的变化它是一个内在的变化,而不是外在的变化,不仅阴阳是内在的,其变化的动力也是内在的,这就是所谓的自然。这是用九和用六的核心。哲学意义上说事物双方永远是并存的,并且时刻变化的,政治意义上说为何六爻要装卦,政治本身官方集团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独立存在没有意义。“亢龙有悔”也是在表达这个意思。

为何六爻要装卦_六爻如何装卦_六爻摇卦后装卦方法

尽管易经数学是抽象数学,但是,易经数学又与现代数学有本质不同。

现代数学是一种“纯数学”,数字是“纯粹”的数字,数字本身永远不变的,是一种静态的、机械的、死的抽象。“1”是界限清晰的、静态的、死的,与其他的“1”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只能静态永恒存在。而且,“1”的存在还被认为与人无关,与人心无关,是所谓的“客观”的。

尽管1+1=2会带来变化,但是,“1+1”的动力却来自数字之外。“1”本身是没有意愿和动力去与另外的1相加的。因此,现代数学所能表达和模拟的变化,都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

易经数学则不同,它没有“纯粹”的数的概念,它的数字是混杂的、动态的。易经数学中的“1”,不是现代数学意义上“纯粹”的,也混杂、包含着“2”的因素。到后来,表述为,“阴阳”混杂,没有纯粹的阴,也没有纯粹的阳,阴中一定包含着阳的因素,阳中也一定包含着阴的因素。其实阴阳的概念就是由易经数学中所衍生出来的,“阴阳”的基础就是1、2,更准确地说,是1、2所代表的奇偶性。

易经数学的数字,不仅是1、2混杂,而且还包含了变化的动力,内部就包含着由1到2的转化动力。这就是《周易》中的“变数”的概念,意思是数字本身是会变化的。

《周易》64卦每一卦的6爻都是用数字表示的,阴爻用六,阳爻用九,而六和九都是“变数”。所谓的“变数”是指,阴数会自动变成阳数,阳数会自动变成阴数。或者说单数会自动变为双数,双数会自动变成单数。这对已经习惯于静态的现代数学的现代人,是非常难以理解的,甚至是匪夷所思的。

同时,易经数学并非是与人绝对分离的,并非是“客观”的。事实上在易经思维中,压根不存在“客观”一说,这种思维后来发展成为“心物一体”、“心物不二”。

易经数字都是变数,因此每一爻,每一卦的结果都是可变的、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可能为吉,也可能为凶。那么每一爻,每一卦的最终结果,即是吉是凶,将取决于当事人的态度。

因此,《周易》的核心就在“贞”、“孚”,“贞”是守正,“孚”是诚。只要“贞”了,“孚”,最终结果一定是吉的。即便遇到“凶”的情况,也会逢凶化吉。

也就是说,易经数字并非仅仅是对“客观”之物的抽象,而是包含着“心”的因素的,是“心物合一”的。这也是习惯于现代“客观”数学思维的现代人也难以理解的。

下一篇: 从象、数角度解读周易的卦——卦爻
上一篇: 南怀瑾老师:三爻卦易经不够用了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