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堂:易经的哲学原理是什么?

简述易经的天文基础

《易经》是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被誉为“群经之首周易河洛命理,大道之源”。长期以来人们对易经存在着许多误解和偏见,使其科学的一面不能发扬光大,更不能名正言顺的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了易经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对其本源的研究特别是从天文学背景的角度运用辨证统一的观点研究的很不够。今不揣冒昧把个人研究心得写出来,不完备之处敬请斧正。

易经是一个复杂而完备的集哲学原理、核心理论、符号系统和运算法则为一体的能反映天地人运动规律的大体系。

易经的哲学原理是天地人合一的哲学论断,其核心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它有两大符号系统:八卦符号系统和干支符号系统,其运算法则是阴阳五行间的相互作用。

在易经的子系统中,以研究人的身体为重点的中医理论和研究人的社会活动为重点的易经预测理论是最有名的两大系统。把人的经络、脏腑和中药等内容纳入阴阳五行系统即为中医。把父系氏族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点(六亲系统)纳入阴阳五行体系即为各个预测系统,象风水、八字、奇门、相学、六壬等内容。

《易经·系辞》有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可见,《易经》是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学问,是古人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而对天、地、人的哲学总结。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哲学论断。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比作一座恢弘的宫殿,易经是这座宫殿的灵魂,而阴阳五行学说则是中国古文化宫殿的基石和支柱。现代哲学把唯物主义分成三个阶段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而阴阳五行学说被划归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被定义为对世界浅显、直观和模糊的认知,这是有失偏颇的!

现代科学特别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对宇宙黑洞的观察和了解,从根本上颠覆了以牛顿三定律为基础框架的传统物理学原理。同时也是对天地人合一的哲学原理和阴阳五行学说正确性和科学性的诠释和验证。

阴阳五行学说不是无知、迷信,也不是古人的凭空想象,它有其深刻的天文学背景,是古人通过观天察地而得出的科学论断。

一 、观日月知阴阳

周易系辞曰:“易者象也,象者像也,象莫大乎日月”。古人类观察日月的运行特点,是最重要的观天活动。

对地球人而言,太阳的升降和月亮的出没,是最常见的天文现象。太阳升起万物复苏,温度上升,使整个地球具有了升发和温暖向上的特征,也就是易经所说的阳的特点;而日落月升,则使火的影响逐渐减弱,温度降低,大地便具有了收敛和湿而向下的特征,也就是易经所说的阴的特点。

1、观日影绘太极

周易河洛命理_周易命理河洛卦详解_河洛命卦

(周公测日影)

卦字的“圭”旁代表古人在测量天地时筑的一土台,即观象台。卦字当中的一竖代表土台上放置的一个八尺高的标杆,用以测量日影的长短变化和天体间的距离。“卦”字右边的一点代表测量日影占卜的人。放标杆的地方称为太极点(详情可参阅《周髀算经》)。

以一个太阳年为周期,就北半球而言,冬至时日影最长,夏至时日影最短。以冬至时为标杆日影的长度为直径,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点连线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

河洛命卦_周易命理河洛卦详解_周易河洛命理

圆周上任一点P(X、Y)在X轴上的投影即为该日标杆日影的长度,夏至日日影最短,冬至日日影最长,秋分、春分日影长度相等,但变化方向相反。

过P点作X轴垂线与S线所组成的图形的面积代表日影长度的变化特点。太阳围绕地球运行一周(地心说)的圆周运动和日影的长度围绕春分点和秋分点在冬至点和夏至点之间的间谐运动复合以后即为太极图。可以这样认为,易经基础之一的太极图是地球上日影变化的数学模型在平面上的投影。

2、观月亮的圆缺规律—月相知八卦、太极图

河洛命卦_周易命理河洛卦详解_周易河洛命理

月相是最能反映阴阳变化规律的天文现象。

在易经体系中,阳性的事物用符号 — 表示,阴性事物用- -表示。

阴历十五,满月,亮度最大,阳气盛极,阴气衰极,古人用八卦符号表示为为乾;初一,新月,亮度最小,阴气盛极,阳气衰极,计为为坤;上弦月和下弦月则记为坎和离;月相和先天八卦形成了完整的对应。把月亮的圆缺规律(月相)复合起来即为太极图。

太极图是阴阳升降规律最形象的表达方式。而太极图正是古人类测量日影变化规律和月亮圆缺特点后抽象而成的阴阳升降特点在平面上的数学表达方式。高等数学上有一条有名的带子叫牟比乌斯

(即取一条狭长的带子,旋转180°后相连),这条立体带子的正投影即是太极图。

二 、观五星知河洛、五行

天的第二个层次的意义是对太阳系最重要的五颗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运行规律的观察。通过研究五星的出没特点,完成了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界定。

彝族十月太阳历一年十个月,每年从冬至日开始,每月36天,全年360天,余5-6天(冬至、夏至)为过年日。它以太阳运行定冬夏,观斗柄指向定寒暑。现今对十月历的发掘研究,可将中国文明史上溯万年。

按照彝族的十月历所定义的月份,则正月、六月在北半球观察天空,则水星出没在天空的北方。二月、七月火星则出现在天空的南方。三月、八月木星则出现在天空的东方。四月、九月金星出现在天空的西方。而五月、十月土星则出现在天空的中央。

把以上观察概括抽象为一简单的图形即为--河图,河图可理解为人类的坐地观天图。

河洛命卦_周易命理河洛卦详解_周易河洛命理

河图的基本内容为:坎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1、3、5、7、9月在位置上为上方,用白点表示,代表阳。2、4、6、8、10月在位置上为下方,用黑点表示,代表阴。

古人居天观地 — 洛书

周易河洛命理_周易命理河洛卦详解_河洛命卦

洛书即坎一、坤二、震三、巽四、申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492

如右图东357西

816

人在太阳系之外观察地球,以十月历为参照系,太阳系的五大行星在地球上的投影即为洛书。此即人们常说的九宫八卦图。

假如一月份水星入中宫为上方,洛书则变为下图。该图表示的是一月份五星的相对位置在地球上的投影:

957

东813西

462

三 、观二十八星宿知四象、干支

《黄帝内经》中有关于古人观察二十八星宿间的描述。

“星宿”简单的说,就是星球运行的旅馆。二十八星宿是以中天为圆心,把周天三百六十度分成四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七组星团,每组星团都有若干个恒星组成。有天文基础的都知道,恒星和恒星之间,相隔着几万甚至几百万光年的距离。东方七个星团它排列的形状就像一条龙。东方为木为青色,故说东方为苍龙。那么西方的七个星团组成的形状像一只虎,西方为金为白色,故曰白虎。南方七个星宿的图案像一只大鸟,南方为火故曰朱雀。北方的七个星团组成的图案象一只乌龟,因北方为水为黑色故曰玄武。古代观察周天的二十八星宿,然后形象的把它形容为四个动物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周易河洛命理,也即易学里常说的四象或四兽。如下图: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中有关于二十八星宿间的相互作用与十天干的对应关系:“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璧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所谓丹天之气是指红色的气团充盈于二十八星宿的牛宿和女宿之间的空间,也就是天干中的戊癸相合而为红色的火;同理,黄色的土气充盈于心宿和尾宿之间—甲己合为土;绿色的苍天之气充盈于危室柳鬼四个星宿之间;代表金的白色的素天之气,充盈于亢氐昴毕四星宿之间;代表水的黑色的玄天之气,充盈于张翼娄胃四星宿之间。戊和己的位置处于奎璧角轸四星宿之间,戊己则是天地的门户。

四、测日月星辰的干支纪时

1、干支和干支纪时

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相配,组成六十对干支即常说的六十花甲子。例如2010年用庚寅表示。同理月日时也用一对干支来表示。用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纪时系统即为干支纪时系统。

2、二十四节气与月

月所代表的十二地支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真实记录。

二十四节气代表一个太阳年(约365天)中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时的位置特点。古人以北斗七星为参照物,把斗柄所指方向和十二地支相配,从而确定十二地支的方位和特点(正所谓斗柄指寅,天下皆春)。每个月由两个节气组成。

每年从立春开始,一月(正月)包含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以此类推,二月由惊蛰和春分组成。

3、地球自转与时支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平均24小时转一周。古人把两小时计为一个时辰,即晚上11时为一天的开始记为子时,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

通过对易经的天文基础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以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指导、以阴阳五行为其核心理论、以八卦体系和干支体系为语言的,涵盖宇宙万物的以人为本的科学严密体系。易经并不神秘,与封建迷信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易经之所以被披上神秘玄学的外衣,是因为她曾经的“王权专用”身份。

最初,易经是被统治者垄断的神圣典籍,由王朝的史官掌管和使用,只为统治者服务,连诸侯国的君主都无缘一见。直到公元前707年(东周时期,周桓王13年),陈厉公的小儿子陈完出生,由于周王室衰微、王权没落,出现了“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见《左传·庄公22年》),易经才得以流传于天下。而易经的使用又往往伴随着庄严隆重的占筮仪式,更使其显得神妙莫测了!

下一篇: 风水堂:命好为什么还要遭遇厄运?
上一篇: 周易预测详解绝版书《统易数秦宗臻》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号!